主办单位:安徽省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
1.李青
〔正宫·醉太平〕仲夏随吟
云浮碧空,雨霁疏风。纳凉信步小桥东,柳堤绿浓。半池翠盖游鱼动,数枝红藕清香送,几声蛙鼓水光融,悠闲道中。
评:此曲描写仲夏雨后的一段时光,作者首句从大处着笔,雨来的快走得也快,雨停了,蓝天有白云飘荡,走出家门,凉爽的风扑面而来,漫步走在柳堤上,小桥流水,被雨濯洗的垂柳,绿意葱葱。侧目池塘,荷叶田田,荷花点点,看到的是锦鳞游动,闻到的是阵阵花香,听到的是此去彼长的蛙鸣。这样的场景是作者的心情惬意十分,从悠闲两个字中,就可以看得出作者陶醉在眼前的诗情画意之中。此曲文词优美,言简意赅,一气呵成,读起来丝滑般流畅。
2、李德新
焦岗湖赏荷雨中泛舟
雨赏荷花淀,飞珠乱入舷。
听蓬敲密鼓,看水溅重烟。
似觉舟前橹,如摇境外天。
往来三两折,不忍下游船。
评:首联点出主题,颔联从视觉、听觉着墨,听到了敲打在船篷上密集的雨点,湖面上急雨斜飞,雨和气形成雾气,谜一般重重,给人带来视觉的冲击,颈联由此延伸,风雨中飘摇的小船如入仙境一般。尾联笔锋一转,写出雨中湖游感怀,在作者眼中不是雨阻止他不能下船,而是这样的雨景太美了,来回走了三四次,都不愿离开。起承转合,环环相扣,听觉视觉都得到了美的享受。
3、李朝晖
夏至
潮热难熬梅雨时,荷塘最是惹人痴。
万千红粉万千恋,不忍轻浮采一支。
评:起句点明时间,正值暑夏闷热难熬的梅雨时分,一个暑热的气息扑面而来,但是,承句笔锋一转,在这样的日子里,却有一块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那就是荷塘。碧波荡漾,接天碧叶一望无际,葱葱绿叶中荷花点点,红红的花蕊不时有芳香随风飘来。这么美好的景色怎能狠心去采摘呢。作者没有过多铺垫,单刀直入,从具体的物象描述,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4、韩彩娥
清平乐·夏至时节
番茄红透,蝶舞熏风后。枝上杨梅堪煮酒,累了添杯玉手。炎夏日子偏长,荷花出水溢香。最是农耕时节,稻田布谷声扬。
评:这是一首描写季节的小令。上片从具体的物象:番茄,飞舞的彩蝶,枝上熟透的杨梅入手,描述果实的采摘。上片是以写实的手法,下片则是采用虚笔着墨,天长花香,布谷声声,进一步阐述夏至时节的好时光,小令以简练清纯见长,回味无穷。
5、郑贤永
夏至
草间蛙鼓叶间蝉,月季新开雨后鲜。
矮凳依门风飒爽,闲悠云影过窗前。
评:一首小小绝句,容纳丰富的物象,草间的蛙鸣声,藏于叶间的蝉,雨后盛开的月季花,这些物象都在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诗的每一个景都是为情而生,前两句的景物描写,都是在衬托主人公的心情,尾句一个闲字,不仅仅是云影,还包含诗人矮凳依门风飒爽后的心情。字虽不多,字字精炼。
6、聂向晖
夏至
雨急涨山溪,雷神初发威。
匆收几株艾,打湿一身衣。
红藕姿奇逸,流萤光细微。
稻花香十里,蛙鼓伴星稀。
评:首联直接奔题,一个急,说出夏天雨的态势,一个初字,表达出雷点的开始发威。两句话概括了夏至的到来,紧接着颔联承接首联,道出雨速度之快,匆匆忙忙才收几株艾蒿,猛烈的雨就打湿了自己的衣服,匆收,打湿,形象地描绘出雨来的速度。颈联宕开一笔,从白天的红藕,夜里的流萤,相对而行,尾联又以景语结束,风飘稻花十里香,池蛙声声伴星稀。文脉一气呵成,诗意耐人回味。
7、李继山
夏晨
蝉噪朝晴风遁形,东升红旭酒初醒。
箨龙揭杆频飞甲,雏燕争枝欲试翎。
万顷秧肥时雨盼,半湖伞绿鼓蛙聆。
桑拿遛步靴无露,汗煮短纱心自宁。
评:这是描写夏天的一个早晨。首联写静态的景物,接着颔联还是写景,通过对竹笋和雏燕一静一动两个物象进行状态的刻画,更加形象。颈联外延,虚处着笔,加大对夏天的燥热的侧面描述,进而为转承,为人物的出现做好铺垫,诗中的景不单单是为写景而写景,都是为抒情做衬托,埋伏笔,正所谓的景为情生。通过对外景的描写,尾联诗人转到人的行为上,早晨桑拿天的散步,虽然靴上没有露珠,但是闷热的天已经汗流浃背,汗煮短纱,一个动词煮,用的甚妙,心自宁,表达了诗人良好的心态。
8.朱曙光
一剪梅·夏日闲吟
昨夜风声又雨声,滴答三更,辗转三更,一帘幽梦总难成。既恼蛙鸣,也盼天晴。 雨霁云开晓日升,岸柳垂青,翠竹流莺,水村山廓享安宁。醉美滁城,千古梅亭。
评:上片是对所在环境的景物描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雨不停的下着 ,风不停地刮着,滴答三更,辗转三更,有一种雨打芭蕉闲听愁,倒是有愁又无愁的心事,既恼窗外池塘的蛙鸣,又盼望明天的天气赶快晴朗吧,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这个为下片做了铺垫,因为作者想出门。下片峰回路转,雨停了,天晴了,后面的岸柳垂青,翠竹流莺,水村山乡,这些所看到的景象,都是触动作者内心的物象,也为感情一触即发做的酝酿。总的来说,这阙词文从字顺,表达清楚,一层一层由忧愁到愉悦文脉贯穿。
9、张信旨
〔越调·小桃红〕莲
亦白亦粉水中花,美丽江南价。拽得诗文入得画,几仙家,因它胖的腮帮炸。万千思大,罗盘无那,多抱脚脖丫。
评:字不在多,能清楚把所要表达主题表达出来,文从字顺,让读者明白表达的是什么,就可以说,是好作品的基本了,这篇文字不长,把莲写的惟妙惟肖,拽的诗文入画,胖的腮帮炸,语言没有矫揉造作,寥寥几个字,就把莲的色和行状勾勒出来了。
10、刘慧男
夏日即景(通韵)
暑来万物靓衣新,月季凌霄各自芬。
最喜稻菽又丰产,平畴处处晒黄金。
评:这是描写夏日的一首绝句,起句亮明季节和季节的物候特征。第二句承接一个物新,推出两种花卉的幽香,三句一个最喜,引领读者抛出一个比月季凌霄更使人喜欢的事件,那就是稻菽已经成熟了,并且丰收在望。结尾以景句收尾。使作品更上一个高度,平畴处处是黄金。
11.朱祥
客居雨巷
犹忆当年羁客身,清茶为友墨为邻。
隔窗滴答深深巷,别院萧疏寂寂春。
隐约洞箫明月夜,悠扬禽鸟惠风晨。
此生若得偷闲处,还作江南听雨人。
评:这是一首以倒叙方式来记忆当年客居江南的律诗。首联直奔主题,回忆当年客居江南,以茶为友,以墨打发时光的情景。颔联延伸首联,用当时所处的环境的一组镜头,深巷隔窗听雨,小院寂静萧疏,来衬托诗人复杂的心情,虽然孤独寂寞,但是心情也不糟糕,有一种随遇而安,他乡是故乡的感怀,因为从颈联可以看得出来,诗人的心情就是这样,雨后阵阵悠扬顿挫的箫声,随月夜柔风飘来,清晨又有丝滑如玻璃玉质的鸟鸣声悦耳,这么美好的时光,还分他乡故乡吗?所以诗人不由发出,此生若得偷闲处,还作江南听雨人的感慨。
12、李广慈
夏夜
日落月升空,丹霞似火红。
流萤穿岸柳,促织唱花丛。
茶饮消炎夏,扇摇来爽风。
太和多秀色,醉我白头翁。
评:生活的满足,来自于自己的知足。一杯茶,一把扇子,听蟋蟀唱和,看流萤忽东忽西飘荡。多么惬意的生活。诗人首联点明时间,颔联铺展开来,天空飞的,草丛隐藏的,用景铺垫,给读者营造一个安逸的环境氛围,颈联再次宕开,人物开始出场,茶饮消炎夏,扇摇来爽风,寥寥几笔,把人物场面刻画出来了,最后一转,由此感慨,被这夜色陶醉了。中两联对仗工整,一静一动,使诗的悠扬顿挫顿时油然而生。
13、唐涛
听蝉有忆
听蝉疑入梦,篱院槿花红。
苔色柴门雨,桐阴草屋风。
乘凉眠石碾,认字问家翁。
最恨手机响,儿时忆未终。
评:首联点中主题,单刀直入,听蝉不断的鸣叫,诗人似睡非睡,似梦又非梦,为回忆做足铺垫,中两联自己进入回忆中状态,仿佛看到经年的雨使青青的绿苔长满小院,茂盛的的梧桐树下爽风习习,仿佛还看到那时的自己为了乘凉,赤身躺在门外的石碾上,每每读书有不认识的地方,请教家长,那种农家小院,浓浓亲情,让人十分留恋,正当意味浓浓的时候,手机铃声响起,打断了回忆,让人依依不舍。诗人如抽丝剥茧一般,把往事一层层展示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作为参与者一起回忆,这种叙事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14、杨丽萍
夏之韵
红莲舞碧池,彩蝶戏青篱。
雨霁天初爽,云开叶正滋。
熏风香径闹,细柳画檐垂。
树密争高处,蝉声早在枝。
评:由于主题所指广泛,诗人采用双启式手法,实笔通过两个物象红莲、彩蝶的动作,舞碧池,戏青蓠,使读者眼前一亮,接下来采用虚笔对远处进行描写,雨停了,云开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颈联又拉回眼前,一个动词闹,写出风在蹊径的状态,一个垂,更是突出细柳柔柔的美,中二联一静一动,一实一虚,把夏季的物候特征,描述的惟妙惟肖,尾联又以景收笔。整首诗以一帧帧美丽的画面展示在读者面前。
15、李开英
仲夏赴濮塘赏荷
徒步濮塘寻美景,重游故地倚兰亭。
霞铺两岸芙蕖粉,影落一溪杨柳青。
侠蝶飞飞花径舞,鹭鸶缓缓墨池停。
谁人放逐歌三路,黑夜归来醉七星。
评:这是一首徒步游玩的律师,诗人首联说明游玩的时间地点,这是一个曾经到过的地方,可以说是故地重游吧,颔联接着首句的寻字开始看到远处的景观,彩霞照在两岸,更加衬托池塘的荷花越发美丽,青青的杨柳倒映在明镜的水面,粉的芙蓉,青的杨柳,使人心旷神怡。颈联还是随着诗人的步伐继续写景,蝶飞在花丛间,鹭鸶在池塘徘徊。颔联用虚笔使静态物象动态化,颈联则是用实笔着墨,从而使游玩的兴趣更加高涨,兴高采烈,不禁有人一路放喉高歌,这样更使得诗人留恋,为最后久久不愿归去作了最完美的诠释。

本期书法家简介:
张善明,一九四五年生於安徽萧县,现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入选《中国当代书法艺術大赛》《中日书法交流展》多幅春联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被辑入《中国当代名家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