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总是淡淡的
作者:刘汉江
常说:人过四十而不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一旦进入四十岁以后的天空,就不再有年少时的轻狂和麻木,看人看事都比较明智、理性、通透,处事立言就会逐渐变得从容、谨慎、淡定。
虽然现在的我仍然不老于世故,也说不上十分理性。但对照四十岁以前的我,感觉变化还是很大的。就比如说交朋友,年轻的时候喜欢上一个人,就会如胶似漆,形影不离,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恨不能变成一个人,仅凭感觉和想象,结果往往不能长久,一语不合,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
随着年龄渐长,人生的历练也更加丰富,几十年磕磕碰碰地走到今天,碰到过许许多多的事,遇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也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就拿最难捉摸的感情而言,看上去越华丽,包装的成分就越多,越浮于表象就越不靠谱,就像一大堆虚假肉麻的奉承或者虚情假意的寒暄远不及一句轻声的问候实在、真切。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情感会以不同的方式和状态呈现,有同学情、战友情、同事情、兄弟情、夫妻情、父子情等等,朝夕相处在同一个锅里盛饭,在同一张床上睡觉的夫妻,相濡以沫,患难与共,夫唱妇随,情深似海,但在平常生活中也不会表现出太多的亲昵,一切都是简单、自然、平淡;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最炙热最深沉,但也不会放在脸上,而是埋在心底,孩子犯了错误,父母照样板起面孔、声色俱厉。否则就是溺爱,对孩子成长、成才不利。
再说生活中的朋友,感情越深、结交越久的朋友,平时没什么事一般不会过从甚密,各忙各的工作,各忙各的家庭,哪怕一年半载也不见得聚头,逢年过节也仅是打个电话发条短信而已,但假如你有事需要他们出手相助的话,他们绝对挺身而出,义不容辞,不遗余力,我的挚友高承、宣江当属此类,明里暗里帮了我不少,要谢他,淡淡一笑,谁对谁啊?!倒是平时常在一起吃吃喝喝、勾腰搭背、嘴上称兄道弟那些所谓朋友,一旦你有事相求,就会编出若干的借口和理由,溜得比兔子还快,一个也不沾边。
大爱无言,真水无香。其实许多时候,无论爱情还是友情,浓情总是淡淡的,无需粉饰,不事张扬,像一池湖水,一汪明月,一种静静的守望!
【作者简介】
刘汉江,男,散文作家,1968年生,汉族,江苏盐城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热爱文学、音乐,崇尚朴实自然,追求真诚唯美;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数十年笔耕不辍,数百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生命回响》、《凝望月光》、《金色童年》等,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多次获奖,现任企业高管,盐城市亭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