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片瓜田
文/蔻子
夏天,天热的像下火,烤得西瓜叶一片一片耷拉着脑袋。
我追逐着小路上的荫凉,游走在西瓜地的左左右右。
我家的西瓜地是一块儿种庄稼的西地改建的,混在一片小麦地里。三十年前的农村,一个高中生、一个初中生、一个小学生,一个有三个学生娃的家,学杂费、住宿费、吃饭穿衣的钱等等大大小小的钱,足够土里刨食儿的父亲母亲紧蹙眉头,在每一个愁得睡不着的夜晚琢磨来琢磨去的。于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每年种一季西瓜成了我家的不二选择。西瓜熟了,卖一车瓜就是一把现钱,现把现,比种小麦、玉米、豆子来钱快。
白天,看瓜的是我。
晨曦微露,父亲快步往家走。他赶紧回家吃早饭,还要下地干活儿呢。我接班儿,逡巡在西瓜地里。
两亩多地的西瓜,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像一块儿波光粼粼的翡翠,镶嵌在黄土地上。拇指粗细的瓜秧缠缠绕绕,曲曲弯弯,盘旋向不知何处的地方。瓜秧上密密的细小绒毛和新长出来的瓜叶上的细小绒毛,在晨光里、在微风里颤动、闪烁,轻轻对我笑呢。满地西瓜叶漾起层层高高低低的绿色涟漪,白色塑料薄膜搭建的仅容一张小竹床的瓜棚,像泊在碧波里的一叶小舟。
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我踩着田垄,盘点西瓜们。
西瓜并非个个滚圆。有的椭圆,像一个小猪娃儿懒洋洋卧在瓜叶之下;有的像拳头,一身绒毛张牙舞爪支棱着,泛着油光的浅绿,像弟弟刚洗完澡的脸蛋,瓷明,我妈说那是“瓜妞儿”;有的长歪了,不是脑袋歪就是屁股歪。我爸说这样的瓜不能卖,歪的部分没有瓜瓤,买的人吃亏。当然不能扔,全家人会一起吃了它;有的西瓜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白,像爱美的大姑娘脸上搽的粉,花皮西瓜的翠绿就显得朦朦胧胧。我妈说那是快熟的瓜……
瓜田像一个产妇,安静不语,殷实满足,任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西瓜,在怀里赖着长着闹腾着。
我最稀罕的当然不是西瓜——只能看、不能吃,有啥可爱的?我常常快步从北到南,奔向我心心念念的地儿。瓜地南头儿靠里的西瓜里头种着几棵甜瓜,我们叫小白瓜儿,其实,我每回要找的是它们。一看见它们我两眼放光,蹲下来一个个细细瞧慢慢瞅。哪一个颜色发白了,哪一个白中透着微黄,哪一个还是青瓜蛋儿……我认真地从为数并不多的几个瓜中,挑一个颜色最白的,一手摁瓜,一手拽蒂,三下两下抹掉上面沾着的或湿润或干燥的土,“咔嚓”一口——甜啊,真甜!甜里透着新鲜,透着清香,透着清晨的阳光。
渐渐升起来热起来的太阳,像一颗明亮的水果糖,悬挂天上。
我拣一块儿最大的荫凉地,坐在小板凳上,看我的书,写我的作业。一个板凳高,一个板凳低,高的放作业本,矮的是我的宝座,课本摊在地上。田间的小路被村里人的脚印、架子车轱辘来来回回、年年月月碾得溜光,只有成年累月呆在车辙里的土,软乎乎散发着盛夏的味道。
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像一张单调的画布,铺展在我身前、身后。田地里的大人们,是画布上的点缀,有的离我很远,只是一个个小点儿,像洒在大地上的一粒粒棋子;有的离我很近,可听见他们热烈或稀疏的谈话。
中午时分,太阳变得毒辣。树荫吝啬地给每一棵树镶了一圈儿窄窄的斑驳的裙边儿,静默或摇晃的裙边儿容不下个儿不高不算胖的我。我挑挑拣拣,这棵树下换到那棵树下,太阳不依不饶地烤着我,像大冬天坐在熊熊燃烧的一堆火前。我的脸发烫,脸上脖子上脊背上的汗水一行行往下流,欢快地不知疲倦。我像我爸刮胡子一样,频频用食指勾着下巴颏,从左到右勾出一“勺”又一“勺”汗水,一次一次甩出去,砸向地面……
瓜地里的西瓜,一个个明目张胆地瞪着我。西瓜叶像使劲儿合起来的降落伞,软塌塌地垂着。西瓜们再也不用若隐若现探头探脑,大大咧咧无忧无虑地晒起了太阳。它们那么舒坦,我忍不住正眼细看,它们啊,仿佛比早上长胖了一点儿!我心里有一簇小火苗儿愉快的忽闪了一下!
无垠的旷野,西瓜和我,我和西瓜,相看两不厌。
徘徊复徘徊,火热复火热。书本、作业本、钢笔无精打采地瘫在小板凳上,我在一棵又一棵树下寻觅着一丝一毫的清凉。太阳不紧不慢,直白的火热一动不动或被微风裹挟,近处和不远处声声知了叫,尝试着打破这一潭无边无际、静默无语的水。我宛如水中一条静止的鱼。
仿佛很快,仿佛很慢,在焦躁与期盼中,太阳从头顶一点点西斜,火热从身上一丝丝退掉。
当太阳从刺眼到温柔,西瓜叶不知不觉撑开了伞,像清晨一样神清气爽,西瓜们又重新躲了起来。三三两两荷锄、扛锹、拖着耙子的男人女人被夕阳镀上了一层淡金色,却豪迈地染红了西边的天空。我合上书本,凝视绚丽无比的天空,时间绘制的灿烂画卷,尽情招展。
这一天,又是没有人来买瓜,没有人来偷瓜,没有猪或羊来吃瓜,陪伴我的除了瓜,还是瓜,更有一页不被打扰的时光……
“二妞儿,赶紧回家啰!”夜色里父亲快步向我走来,大声喊。
我背上装书装本儿装笔又装花卷馍的书包,踏着淡淡夜色、顶着天上的一钩银月,往家走。
家里地里忙了一天的父亲,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天晴,母鸡看鸡娃一样整夜守着瓜地,他不允许一家人的希冀有任何闪失。
听,西瓜叶与西瓜叶挨挨挤挤,沙沙、沙沙,在细数收获的喜悦……
作者简介:
蔻子,本名寇兴华,70后,原河南省许昌县长村张乡三桥(三券桥)村人。大学文化,机械工程师。业余时间从事写作,系许昌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