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常曙光
在单位上班,我一直居住陋室。妙趣多多。
曾记得,住在小白楼上,秋夜可听蟋蟀弹琴,伴着琴声遐想,妙不可言。有时,半夜醒来,打开灯写作,有好奇的蚂蚱飞进来,停在我的书桌上,查看工作。我微微一笑,对不速之客的造访表示欢迎。夜晚,有了这些好友的陪伴,我怎舍得关灯,独自酣眠?于是,奋笔疾书,排遣情怀。
白天,喜欢看窗外。有几个老头老太太,悠闲地坐在石头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他们皱纹纵横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甜蜜。最美不过夕阳红,真是入画的一景!窗户下方,一只丝瓜的藤蔓爬过墙头,挂下一个绿绿的长丝瓜,像是特意给我送上的见面礼。此番美意,感激不尽!
在这间陋室里,没有空调,没有电扇,冬天像冰窖,夏日赛蒸笼。墙壁上的窟窿很多,都有线头,晚间偶尔啪啪冒些火花,我可一睹奇观。某个夜晚,灯泡竟烧成了黑球。
书桌上,摆着一束塑料鲜花,五颜六色。时常洗一洗,插在瓶子里,像真的一样,似乎还能嗅到花香呢。再看斑驳的墙上,有雨水留下的欢快“足迹”,还有同学们折的纸鹤,剪得栩栩如生的纸花,更有同学们简单的祝福语,字迹是那样工整,心愿是那样纯真!
后来,学校住房紧张,我被发配到了大操场。
操场蓬蓬勃勃,耸入云天的,是玉米。像一个个直挺挺的卫士。
原来,地主们不满意学校的租价,以这种方式抗议。
我穿过玉米地,来到最南头的“小别墅”(原是供教师留守子女玩耍游乐之用,里面有沙堆)。偌大的操场,住了我们三个光棍汉。
又是一间陋室。或许是天赐良缘,我与陋室再次牵手。
中午睡不着,拿过笛子吹一番。《爱江山更爱美人》,这支曲子,大气磅礴,我一边吹,一边摇头扭腰,自我陶醉。幸喜,在陋室,终于可以自乐一番。一曲罢,王婆自夸:真是宛转悠扬,荡气回肠。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李老师听吧,哈哈大笑,烟卷也夹不住,掉在地上。
我们三个,在陋室中打牌,大声说笑,饿了,就掰几个嫩玉米棒子,煮了吃。想吃野菜,就去草丛中寻找马齿苋,煮过之后,放盐,略酸,爽口。
这里远离教学区,清净自在,仿佛蓬莱仙境!
不过,好景不长,一帮人闹事,拆了操场的围墙。学校为保卫我们的安全,租了两只狼狗,拴在卧室不远处。两只狗,双目放出凶光,稍有风吹草动,便洪亮地吠叫起来。奏响夜的交响曲。
陋室留给我很多美好的回忆。
可惜,陋室不是壳,我也不能像蜗牛那般背着它到处走。不然,我怎么舍得弃它而去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吟咏着刘禹锡的《陋室铭》,我默念:拜拜,我的陋室。
作者:常曙光
简介:爱好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