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们开进罗布泊核试验场
郑朝平
南京军区赴西北执行核试验任务的防化混合营一行数十台装备车辆和两百五十余名官兵,1977年8月1日从南京启程经过铁路输送和摩托化开进,一路跨长江过黄河越天山辗转数千公里,终于安全抵达位于新疆南疆的国防科委第21核试验基地生活区——马兰。
在马兰我们进行简短地休整,主要是进入场区的保密教育和观看高等级的核试验纪录片等等。这次不用打开被包直接就住在马兰招待所,大伙都开心的不得了。
8月12日清晨我们从马兰招待所启程向着核试验场摩托化开进。核试验场(简称场区)位于罗布泊西端,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一个江苏省的面积大小。那里地形开阔,远离城镇,附近有水源,又不在地震带上,是全世界条件最好的核试验场区之一。马兰生活区到罗布泊核试验场区还有数百公里的距离,出了生活区数十辆由指挥车、防化侦察车、洗消车、淋浴车、后勤保障车等等组成的车队,沿着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浩浩荡荡一路往东,防化侦察车上电台鞭状天线一甩一甩煞是好看,假如当时有无人机航拍的话那一定非常壮观。一路上除了我们车队在行进外基本上没有碰到其他车辆,路况好又没有什么情况,有的带车干部一时疏忽大意竟然自己先迷糊着了,导致有些驾驶员也跟着打起盹来,当时带车干部有几个没有写在纸上的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想办法不让驾驶员打盹(预防打盹的小妙招还真不少)。开进途中你会发现不时有车子离开公路冲向戈壁滩(大多是因为驾驶员打盹所致),碰到熟悉的人不免会停一下车关切的问一声:没事吧?就像商量好的一样得到的回答大都是:不碍事,停下来歇歇吃袋烟。好在柏油马路与戈壁滩之间属于“无障碍接触”,既没有挖排水沟也未见高低不平,所以不用担心冲出公路会发生交通事故。我们经过甘草泉、东大山、五分站就离开了柏油马路,通往各个营地的道路就是被称之为“搓板路”的由两道车辙形成的路,所谓搓板路就是在戈壁滩上,由于汽车碾压自然形成的高、低相间类似洗衣服搓板的道路。上了搓板路车队行进也就每小时30、40公里的车速,颠的人浑身骨头就像散了架似得。有的人甚至被颠的咬到舌头,直抱怨这是什么路啊!也有人调侃说坐了一个星期的火车正好给爷松松筋骨,还有人神叨叨的借机练起了什么抖抖功。这时只见一辆基地的车快速超过我们冲到车队前头,跟带队的车喊了一声:“跟我来”一脚油门搓板路上旋即卷起一阵沙尘,我们因为对路况不熟悉,不知道去往我们驻地该如何走,只得硬着头皮加速跟上,嗳,您还别说随着车速的加快颠簸感逐渐减弱了。后来才知道基地的同志们总结了对付搓板路最有效的绝招就是加速快跑,时速80公里以上一切都OK啦。过了黄羊沟我们连被安置在距代号为720指挥部不远一个叫东风村的地方,就是我们此次参与核试验保障任务的临时住所。那是几幢半地下的房子,房顶厚度超过70厘米,据说不仅可以抗寒、保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核弹袭击的伤害。安营扎寨妥当之后,我们连向720指挥部递交了决心书,我们从南京来参加核试验的每一位干部、战士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好坏,不仅仅代表他们个人,他还代表着整个混合营,代表着防化学兵第16团,关系到整个南京军区荣誉。拔到这个高度兵有士气好带!晚饭时分广播大喇叭里传来女广播员甜美地声音,她正在播送着我们连队的决心书。
夕阳的余辉里,连队在戈壁滩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赛诗会,干部带头战友们各显神通纷纷拿出自己的诗作,抢着登台抒发自己的情怀。三排长席云杰献诗一首:“天上无鸟,地下无草。为了祖国,我们来到。”停顿了一小会儿有人小声问:还有呢?他答道:没啦!说着就往台下走,此时掌声响起来又有人上台献诗啦。原来下午席排长找我说:文书帮我弄几句诗。我说:我刚完成一首,你拿去念吧。结果他只抄了两句就说:够了够了,起身就跑了出去。四十二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现将我写的小诗完整的抄录下来献给我亲爱的首长和战友们,共同庆祝我们伟大的共和国七十华诞。
祖国啊我们为你而骄傲
天上无鸟,地下无草。
为了祖国,我们来到。
今进场区,保障核爆。
精心组织,稳妥可靠。
我们就像群振翅高飞的小鸟。
明出戈壁,凯旋捷报。
过眼云烟,铭心不表。
我们愿做那默默无闻的小草。
献身国防,青春年少。
英明领袖,谨遵教导。
主席思想,阳光普照。
神州八亿,四化同搞。
壮哉中华,美丽富饶。
祖国啊我们为你而骄傲!
赛诗会一直持续到天完全黑下来,实在无法看清诗稿了才告一段落,尽管还有不少战友兴致勃勃手拿诗稿准备登台,连长开始下任务了:明天是进入场区训练施工的第一天,首战必胜要来个开门红。赛诗会结束了,留下些许遗憾。还好后来战友们利用业余时间拿着诗稿相互间有些交流,我也借机抄录不少“大漠抒怀”见识不少“边塞诗人”。记得赛诗会上有位战友朗诵一首有关搓板路的诗,当时就有人议论:这家伙是个快枪手,上午刚刚走过的搓板路,下午就作成诗了。赛诗会上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首诗是:“头顶蓝天脚踏沙,茫茫戈壁是我家。喜看烟云腾空起,打破苏美核讹诈。”以至于我在四十多年之后还能把这首诗完整的背诵出来。之所以印象深是得益于这首诗的作者张正浪副指导员,他曾命我将这首诗以行书体用红油漆“涂抹”在一块假山石上。假山石和张伟等战友精心制作的南京长江大桥模型耸立在我们位于气象大沟洗消场的一隅,四周扦插着战友们从很远的地方采来的骆驼草和红柳,还有战友因地制宜用水囊做成喷泉成为场区的一景,基地张司令员视察后称赞我们的洗消场“具有国际水平”。
“具有国际水平”这句话的深意参加过“714”核试验任务的战友们都懂得。核试验保障任务完成后,位于气象大沟的人员洗消站荣立集体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