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真谛,铸就经典人生
——评田继光先生的诗歌《岁月与人生》
作者:陈东林
田继光先生的《岁月与人生》,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诗歌的殿堂中绽放着独特的光彩。从诗歌美学的角度审视,它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以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语言,描绘出岁月与人生交织的绚丽图景。
开篇“挽留不住岁月,你就好好陪伴着前行;追赶不上时光,你就默默顺应着飞跑”,语言质朴却饱含力量,通过“挽留”与“陪伴”、“追赶”与“顺应”这两组对比鲜明的动作,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仿佛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在时光长河中奋力奔跑,却又能坦然面对的身影,这种动态的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和岁月过日子,讲究同频共振,同质相吸;与时光度人生,就得寸阴是惜,见缝插针”,此句内涵深刻,节奏明快,同时展现出诗歌的韵律之美。作者以“同频共振”“同质相吸”这样形象的词汇,赋予了岁月和人生一种和谐共生的美感。诗中“岁月有时候踉踉跄跄,那都是习以为常。不平凡的人生,才有不平凡的价值”,体现了一种对不完美和挫折的包容之美。岁月的坎坷并非是灾难,而是孕育不平凡价值的土壤,这种对挫折的审美态度,让诗歌具有了一种深沉的魅力。
从人生哲理的层面解读,这首诗宛如一位智者的低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启示。它告诉我们,面对无法阻挡的岁月和时光,不必过度执着和抗争,陪伴与顺应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是一种对生命规律的尊重,让我们学会以平和的心态接纳生活的变化。“同频共振,同质相吸”“寸阴是惜,见缝插针”,强调了我们要与岁月和时光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既要顺应其节奏,又要珍惜每一刻去创造价值。这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指明了方向,提醒我们要把握当下,积极作为。
而“不平凡的人生,才有不平凡的价值”,则激励着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追求卓越,勇敢面对挑战,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它让我们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逃避困难,而在于在困境中崛起,创造出独特的价值。“其实岁月并不漫长,时光也不迷茫。充实了,刹那过往云烟;坚定了,胜过一切浪漫”,传递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只要我们内心充实、信念坚定,便能超越时光的束缚,不为过往所累,不为未来所惧。
整首诗以岁月为轴,以人生为墨,绘制出一幅既有美学价值又富含哲理深度的画卷。它让我们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引导我们在岁月的洗礼中,不断追寻生命的真谛,铸就经典的人生。

陈东林,男,1960年生。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唐宋诗词专业出身,原工信部高级职称资深评委,江苏省南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大陆《诺贝尔文学奖批判》一书独立作者,红学批评家,曾经负责长达六年时间的《现代诗研究》栏目稿件终审。创作的新体诗和古体诗,在《丝路诗刊》《今日头条》《现代都市头条》《长阳之声》发表。出版著作有:《诺贝尔文学奖批判》《金庸作品批判》《琼瑶作品批判》《冷眼看王朔》《澳门旋风》《澳门风情》。还有六十多篇学术论文,在多种学术期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