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7.20,农历甲辰六月十五,余陪同从北京远道而来的丝路艺术名家吴刚先生至漓东潜径村研学访游。途经碧岩阁,得赏漓江之秀色。于吾而言,潜经村乃为熟悉的陌生之地,名常忘之,唯记得此地白姓居多,昔为新桂系军阀白崇禧之诞处。其村落古旧,村头古木参天,风光甚佳。上一年,才闻得有银董同道于此开办了工作室,传承传统文化,余早有访意,奈何事多,一直未及成行。此番恰逢丝路艺者吴刚自京来桂采风研学,遂决往之。19日夜深,方电联银福忠董座,银董爽然应诺,是以行程顺遂。
(上图)潜经村白氏宗祠。阳小惠、覃积孔、吴刚、周正龙(右起)
潜经村多姓白,回族,言有数十户,百人有余。祠堂乃近年有修补,建筑数百平,兼具徽派之韵与桂北之风。堂内宽敞大三间,有三五成群之老者,或围坐打牌,或相聚闲谈,欢声笑语......
走出祠堂,沿祠堂屋后村落察之,吾惊其变。缘工作之故,多年前曾来此调研。彼时,村尚处原生之状,多为破败朽木之屋......概因发展旅游之故,现已作修整,虽“修旧如旧”,然亦整洁优美,诸多屋舍、路旁有悬牌匾示客,取名优雅,颇有几分文化气息。其中有一屋名曰“潜经书院”,乃吾友银福忠所办。
在“潜经书院”,见到密友银总,热情邀吾等入内,切瓜煮咖,甚为热忱。桂林三伏,酷热难耐,食银总之瓜,饮其咖,解渴甚妙。银总事业做得很好,亦是市级人大之代表,吾之旧时同道,是一位颇有文化情怀之人,犹喜摄影,技术一流。愚以为,银总创办书院,亦是文化情怀所致也。
中午,银总于漓江边一农家乐置餐,菜之味与漓江之景皆不可言,边食边赏漓江之美色,且听银总将那漓东之旧事,娓娓道来,此餐吃得畅快开怀。
^阳小惠、覃积孔、吴刚、银福忠董事长、龚志林(左起)

^熊家桥(建于明代),银总称之为“玉带桥 ”,很象古时皇帝腰间佩戴的玉带。
饭后,言犹未尽,银总亲驱车携吾等实地考察位于湘桂古商道——花江上元、明、清时所建之古石桥,银总称其乃桂林文化之魂也。据银总介绍,漓东仅花江旧岸,此类古石桥,亦有40余座。余观花江古桥,蔚为壮观奇妙,感慨万千,遂赋诗一首,以表情怀如下:
花江古桥
花江旧岸古桥悠,
昔日繁昌入眼眸。
岁月沧桑风韵在,
今朝过桥念情稠。
^我们漓江边散步,此时,从磨盘山码头起航的游船正接二连三地出发。

^漓江边小憩。(左起:吴刚、裕笑)

^东岸桥,这是桂大路边一座建于清代的古桥。
^在潜经书屋里,听银董讲白崇禧与潜经村的故事。银福忠(左一)吴刚(右二)龚志林(右一)覃积孔(右三)周正龙(左二)(摄影:裕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