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王道清
光阴荏苒,时光如痕,在大家不经意间,具有历史意义和广泛影响的红军长征胜利已有七十年,这是不同寻常的光辉岁月,也是令人感悟、感慨的历史征程,七十年的时间,七十载的前进之路,执着的追求,不平凡的过程,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也是可喜可贺的。长征精神永远激励中华儿女不忘历史教训,砥砺前进,奋发有为,艰苦奋斗,向着光明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代伟人当年书写的有关长征的著名诗句,一直在许多国人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也有深远的影响。诗中几个关键之处,不仅是长征过程中的历史记载,也是长征精神的有效宣传。乌蒙磅礴走泥丸:《汉书·蒯通传》有云:“犹如阪上走丸也。”意为事情像山坡上流动的弹丸那样顺势便易。毛主席在这里,是将乌蒙山比喻成滚动的泥丸。在古汉语中,“走”是跑的意思,我们现在的“走”,在古汉语中是“行”。这一联是回顾红军长征的历程。诗人毛主席,仿佛站在昆仑之巅的巨人,俯视着五岭和乌蒙山。在豪情万丈的毛主席眼中,蜿蜒绵延的五岭,就像是大河中腾起的小小浪花,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就像在红军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则在长征途中,红军经过金沙江和大渡河的高度概括,前一句是讲当年红军被几十万敌军包围于此,只有渡过金沙江才能,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顺利与大部队会师。此时,敌军防止我军渡江,把沿途的船只均已烧毁,没有船红军该如何渡江。红军到达时,动河里打捞上一条破船,加上缴获敌军的一条船,一共两条船,想要将三万多人摆渡到河对岸,显然来不及。后来,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又找来了5条船,总共能用的就只有这七条船。七条船渡三万人。23名船工,人休船不休,每天吃六顿饭,红军吃豆子,经过七天七夜努力,悄无声息的将三万红军渡到了河对岸。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巧渡金沙江,红军没有费一兵一卒,一枪一炮,成功跳出了敌军的包围圈,没有人员伤亡的重要战役,怎么能不叫人心里温暖呢?后一句大渡桥横铁索寒——为什么“寒” 红军在过大渡桥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战斗打响前,红四团一天一夜,不眠不休黑夜直奔240公里,到达泸定桥。此时,泸定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军拆掉了80%,只剩下13根碗口粗的铁链,要想过桥,就得从铁链上爬过去。对岸有敌军炮火,脚下只有13根铁链,怎么办?如何过桥?红军选出了22名勇士,率先过桥,后面跟着铺上木板,22名勇士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和强悍的战斗力,最终以牺牲三名队友的前提下,顺利夺取对面敌军阵地,大部队顺利过桥这一战役创造了奇迹,但是其中的凶险怎能不让人胆寒呢?大渡河的胜利,为红军顺利突破障碍,继续前进,赢得了先刺,也为最终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曾几何时,在以前的教科书或其他相关书籍上,“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这些话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也是有广泛影响的,之所以称长征是播种机,关键在于长征的过程中,在沿途所经过的十一个省、区时,红军战士身体力行,用行动和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生动传播了革命思想和长征精神,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上述三句话是毛泽东关于对长征的精辟论述,穿越八十五个春秋,今天读来依然魅力无穷。
1935年11月6日,在陕北甘泉县象鼻子湾村的漫天大雪中,面对着300余名红军战士,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雪地讲话”,鼓舞全军士气。
在长征的两年时间里,各路红军共进行重要的战役战斗600余次,击溃了国民党数十万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围追堵截。长征中的作战,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进行的殊死搏斗。各路红军以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顽强战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腊子口,取胜直罗镇……不仅如此,长征还谱写了一曲人类征服自然的凯歌。红军战士挖野菜,吃树皮,翻越皑皑雪山,走过茫茫草地,革命的铁流始终滚滚向前。
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认真学习长征精神,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不断把弘扬长征精神与革命理想、具体实践有机融合,善于找到两者的最佳契合点,用生动、质朴的革命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断提升长征精神的艺术境界,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奉献,执着追求,为助力现代化建设而不懈努力,使伟大的长征精神焕发出更加绚丽的时代光芒。
个人简介:王道清,男,汉族,江苏扬州江都人,中共党员,江苏省委党校干部函授学院大专毕业。在追求文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懈努力,让文学融入生活,善于发现其中的真、善、美,并用文字热情予以讴歌,同时借助于文学的力量,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和人生内涵,为此孜孜以求,奉献力量,无怨无悔。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