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人生之”半”
文/诗远(山东)
杭州灵隐寺有一副充满哲理的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人生在风华正茂时,血气方刚,总憧憬着有完美无缺的人生。但经风历雨,步入人生黄昏后,回眸一下走过的征程,就会淡然很多。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其实就是一半一半。一半清醒,一半糊涂。一半现实,一半理想。一半成功,一半挫折。半,这是人生的真实写照。。半,这是人生的真实写照。半,还是人生中处事的哲学。半,也是最美的意境。
半,乃现实之常。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人生中,哪有十全十美,?有十全十美的人生理想,但芸芸众生,有谁会有十全大美的理想人生?“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情歌王子仓央嘉措幻想着“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那只能是一场梦。千古词圣苏东坡感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想开了,看淡了,心也释然了。
人生只有三天。要想得开,放得下。昨天你可以回忆,但是已经回不去,好的一半,不必沾沾自喜,差的一半,不必自叹自怨。明天的你只可以展望,毕竟还没有到来。不知又有什么样的一半。活在当下,今天也是一半白昼一半黑夜。平淡地度过一昼一夜,就是最好的你。
人生中有婚姻。世上哪有完美如初的婚姻?多是一半。走进婚姻殿堂,没有天生合适的两个人,只有彼此迁就相互包容的两颗心,但并非都能包容。婚姻不只是花前月下爱的诗与远方,也有柴米油盐的烟火气。婚姻不仅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也可能有冷风冷雨。婚姻不仅有一同变老最美夕阳红,也可能劳燕分飞。
人生中有工作。世上哪有完全如意的工作?多是一半。
您可能会适应本职岗位,得心应手。您也可能不熟悉不适应,在任务面前,茫然无措。
你优秀时,可能会有台前的鲜花与掌声,也可能会有背后的忌嫉的冷箭。你落伍时,可能会有人雪中送炭,也可能会有人落井下石。
你成功时,会有人惊叹你飞得那么高,但很少有人心疼你飞得有多累。
人生中有生活。世上哪有永远鲜花盛开的生活?多是一半。
你生活也可过得光明如烛的时段,也有可能一片昏暗,一地鸡毛的的时段。。可能是一片希望的田野,稻谷飘香,也可能是一池发臭的污水,尾鱼不生。
你生活中有时可能会讲述春天的故事,也有时可能会诉说冬天的无奈。
半,乃哲学之妙。“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半”字哲学的文化彰显。
“半”字哲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尤其儒学中重要的组成。它强调“过犹不及”、“中庸之道”,主张追求平衡、和谐。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度,过则不及,不及则失。它提示人们: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必事事追求完美,应更加坦然地面对人生,以“半”的视角看待事物,以“半”字哲学为人处世,才能活得自在过得从容。
以“半”字处世,就是要求在工作婚姻生活中,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时,要把握分寸,不偏不倚,留有余地。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不善示弱,锋芒毕露功绩赫赫而招致妒恨,也可以避免因不敢示强,过于保守不思进取而错失机遇。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功成身退,泛舟江湖,享受人生。
张良为刘邦夺得天下后,隐居林泉,名垂青史。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人人尽知。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大将们功高权重,重演“皇袍加身”,便通过一次酒宴诱导石守信将官交出兵权,,从而收回了大将的兵权。而石守信等大将,也很明白,为太祖打下了江山,该功成身退了,也都欣然离职,回家赋闲养老悠哉乐哉了。
这些中国历史上,半字哲学运用的范例,也值得后人鉴学。弄明了,学懂了,人生也就坦然了。
半,乃意境之美。“半”的美妙,是留白,是空间,是冰轮之半圆,丽人之半露
唐代白居易诗中,尽展半之美。
有诗云:“半江瑟瑟半江红”,残阳照水,波光粼粼,一半碧绿,一半丹红。红绿相间,色彩迷人。
又有诗云:“犹抱琵琶半遮面”,怀抱琵琶,半遮半掩,风韵泻倾,欲说还休。
晚清重臣曾国藩最爱一句话:“花未全开月未圆。”
最好看的花,是半开。最美好的月亮,是月半。
月盈则亏,花开近败。繁盛之后,则是枯萎凋零。盈满之后,则易云遮雾绕。
一半花开,一半月圆,是东方之美的最好诠释,是最美的意境。
作者名片→
诗人,作家,新闻媒体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理事,山东沂蒙文化研究会理事,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东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