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竹
文/白水一夫
冰霜不折节,风雪任侵怀。
纵使为筠帚,脏污必扫埋。
【七绝】.竹
文/白水一夫
破土幼芽埋草茅,身躯嫩弱受人嘲。
安知已有凌云志,气节长成品自姣。
点评:如诗
《五绝·竹》
这首五言绝句语言简洁有力,立意鲜明。
优点:
1. 通过“冰霜不折节,风雪任侵怀”,生动地展现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中坚守节操、不屈不挠的品质,给人以坚韧不拔的印象。
2. 尾句“纵使为筠帚,脏污必扫埋”,进一步强调了竹子即便在平凡的用途中,依然能发挥清扫脏污的作用,凸显其奉献精神。
不足:
整体表述较为直白,在诗意的含蓄和韵味上稍有欠缺。
《七绝·竹》
优点:
1. 结构清晰,起承转合较为自然。开篇描绘竹子幼芽时的艰难处境,“破土幼芽埋草茅,身躯嫩弱受人嘲”,为后文的转折做了很好的铺垫。
2. “安知已有凌云志,气节长成品自姣”,成功地展现了竹子虽起初弱小却胸怀壮志,最终成长为有气节、品质美好的形象,富有积极向上的力量。
3. 全诗在立意和表达上,更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不足:
个别词句稍显平淡,如“受人嘲”的表述相对常见,缺乏新意。
【五绝】竹(新韵)
这首五绝从韵律方面,新韵的运用较为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
通过“虚心腰杆挺”“坚韧耐严寒”描绘出竹子虚心且坚韧的特质,形象生动,让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竹子的外在形态和内在品质。“自古文人仰”一句,强调了竹子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凸显了其文化价值。最后的“节高傲世间”,将竹子的气节之高展现得淋漓尽致,升华了主题。
整首诗语言简洁,用词精准,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竹子的美好形象与高尚气节,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受。但在表达上,稍显直白,若能在个别词句上增添一些巧妙的修辞或更独特的视角,或许能使诗歌更具韵味和感染力。
【七绝】竹(新韵)
文/穆焕明
疏影摇枝君子风,靓姿野陌自葱茏。
尤崇绿叶除烦热,清逸虚怀缕缕情。
点评:如诗
优点:
1. 意象鲜明:通过“疏影摇枝”“靓姿野陌”等词汇,生动地描绘出竹子的形态和所处环境,给读者以直观的感受。
2. 品格赞颂:“君子风”“尤崇绿叶除烦热,清逸虚怀缕缕情”等表述,突出了竹子所象征的高尚品格,如清雅、虚怀等,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赞美之情。
3. 韵律和谐:在新韵的框架下,诗句的韵律较为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
可提升之处:
1. 表述新意:在描绘竹子的形象和赞颂其品格方面,语言稍显常见和传统,缺乏独特的创新和深刻的挖掘。
2. 意境拓展:整首诗的意境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使读者能更深入地感受到竹子的魅力和精神内涵。
五律~竹
文/罗晋华
翠竹怀清梦,昂然展素襟。
幽姿分野径,瘦影醉疏林。
劲节横空立,纤枝听雨吟。
此身堪作范,骚客仰贞心。
点评:如诗
从竹的象征意义来看,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内涵。它常被视为虚心、有节、正直、坚韧等高尚品质的象征。在这首诗中,“翠竹怀清梦,昂然展素襟”体现了竹子的虚心和高洁;“劲节横空立”则突出了竹子的有节和正直;“此身堪作范,骚客仰贞心”更明确地表达了竹子作为高尚品质的典范,被文人墨客所敬仰。
不足之处在于,整体语言稍显平实,个别词句的雕琢不够精妙,缺乏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奇表达。
【五律】竹
文/小乌
暮暮与朝朝,临川傍野桥。
芳邻初霁染,故土晚烟飘。
春近随疏散,秋来任寂寥。
一番风雨后,晴翠不曾消。
点评:如诗
这首以“竹”为主题的诗,在诸多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韵律方面,节奏和谐,读来音韵优美,富有节奏感。诗人通过描绘竹子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中的状态,展现了竹子的坚韧与从容。“暮暮与朝朝,临川傍野桥”,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自然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芳邻初霁染,故土晚烟飘”,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雨后初晴和傍晚时分竹子周围的景象,画面感十足。“春近随疏散,秋来任寂寥”,体现出竹子在不同季节里的不同姿态,无论春的生机还是秋的寂寥,竹子都能泰然处之。“一番风雨后,晴翠不曾消”作为结尾,有力地突出了竹子历经风雨却依旧青翠的坚韧品质。
在表现手法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竹子的形象更加生动可感,也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对竹子的赞赏之情。
然而,整首诗在语言表达上稍显平淡,个别词句的雕琢还可以更加精妙,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但总体来说,仍是一首富有意境、情感真挚的佳作。
【七律】竹
作者/朦胧
流水如歌溪岸荣,百花围绕翠竿倾。
莹莹碎玉隙间照,点点新光枝上眀。
经历雪霜仍挺拔,蹉跎岁月自更生。
一身清气留心底,甘作家笤扫俗情。
点评:如诗
此七律格律严谨,押韵和谐,读起来音韵流畅,富有韵律之美。
首联“流水如歌溪岸荣,百花围绕翠竿倾”,描绘出竹子生长在溪边,周围百花簇拥的繁荣景象,画面优美。颔联“莹莹碎玉隙间照,点点新光枝上眀”,通过对光影的细腻描写,展现出竹子所处环境的清幽与宁静,富有诗意。颈联“经历雪霜仍挺拔,蹉跎岁月自更生”,赞颂了竹子坚韧不拔、自强自立的品质,立意高远。尾联“一身清气留心底,甘作家笤扫俗情”,进一步升华竹子的高洁气质,表达其甘愿奉献、清扫俗情的精神,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善用环境烘托和托物言志,使竹子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情感抒发自然而真挚。
不过,整首诗在遣词造句上,部分词句略显平实,缺乏一定的新奇和精巧。比如“百花围绕翠竿倾”“甘作家笤扫俗情”等表述相对直白,若能在语言的锤炼上更下功夫,会使诗作更具艺术魅力。
【七律】竹
文/翛然
翠影轻摇映碧天,盘根劲节立林渊。
风摧叶动枝条韧,雪压身弯意志坚。
老箨精雕能婉曲,初篁细炒作佳筵。
松梅为友心相照,秀骨凌云百世连。
点评:如诗
首联“翠影轻摇映碧天,盘根劲节立林渊”生动地描绘出竹子的翠影摇曳与扎根林渊的形态,展现其高大挺拔之姿。颔联“风摧叶动枝条韧,雪压身弯意志坚”通过描绘竹子在风摧雪压下的坚韧表现,凸显其顽强的意志,富有感染力。颈联“老箨精雕能婉曲,初篁细炒作佳筵”从实用价值的角度介绍了竹子,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尾联“松梅为友心相照,秀骨凌云百世连”以竹与松梅为友,突出其高雅的品质和长久的传承。
从表现手法来看,运用了拟人、象征等手法,赋予竹子以人的意志和情感,使竹子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富有灵性。
然而,这首诗也有一些可提升之处。比如在颈联对竹子实用价值的描述,与整首诗的抒情格调稍有出入,显得略为突兀。在语言表达上,部分词句还可以更加精炼和富有诗意,以增强整首诗的艺术魅力。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较为出色的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