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的小木屋,装满了小霞对故乡、对童年、对老师的无限的眷恋。来到小木屋的人,都是我的亲人,敬请分享小霞的情感故事,让森林里的小木屋带给您一段美好的回忆!今天继续为您播放《我的老师》系列《枫叶红了》。敬请收听! 枫叶红了
--仅以此文追忆我的恩师陈彭寿先生
文/李桂霞
这两年因为工作忙,因为身体不好,因为看孙女儿,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很少上网,特别是QQ,因此,与陈老师的联系少了,只有过年过节或老师过生日时问候一下。那天,苏畅同学给我留言,让我去群里看看,说陈老师走了。我的心咯噔一下,脑袋嗡嗡的。打开手机,泪水已经把手机屏幕模糊了。我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陈老师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可是,微信群里已经有人在悼念陈老,请他一路走好。于是,我打电话给凤云,当年是我介绍凤云认识陈老师的,我不常上网,有些事就电话问她,她向我证实了这一切是真的。
我这一天心里念叨着陈老师,晚上孙女儿睡了。我做完家务就十点多了,可怎么也睡不着。
回忆认识陈老师后的点点滴滴,百感交集。虽然最近与陈老师交流少了,但是时时刻刻不忘陈老师的教诲,师恩难忘啊!如今与陈老师永别了,再想听他说话都没有机会了。
一次偶然,我在一个网友的空间看到网名“枫叶红了”的作曲老师,因为他给这个网友谱了曲,我好开心啊,一直想找个谱曲的老师帮我谱曲,这两年写了那么多歌词,虽然偶尔有网上的一些老师给谱曲,但是都不很熟,也不好意思提出不同意见,这回好了。东北人么,爽!主动加他好友,知道了他就是鸡西的陈彭寿老师。请老师到我空间看看,给我谱曲。没想到,陈老师相当热情。不仅给我谱曲,还教我唱歌,甚至每个字的发音他都一遍一遍的教我。声母韵母怎么读,指出我读出来的字韵母不到位,好像这个字没有读完整。我太感谢陈老师了。一不收学费,二不图名利,这么认真的教我,让我感动的不知道说啥。
陈老师给我谱曲的第一首歌是《俺的家》,然后是《雪乡美》。甚至我三十年前写的歌词《春天就在我心里》,也被他都找到给谱了曲。刚开始,陈老师谱了曲,我就学唱,后来,他谱的太快了。太多了,我又不识谱,所以就落下好多没学会。再后来,我得了咽炎,嗓子都不能发音了,就再也没学唱。我心里很着急,总觉得对不起老师。老师总是安慰我:“别急,等嗓子好了再学!”就是这么好的老师,我们从2013年春天相识,一直到2018年5月2日,五年的时间,我们也只见过三次。
第一次借鸡西新年联欢晚会为由,专程去看望老师和毛阿姨,两位老人的热情让我感动,两位老人热爱生活的态度,值得我学习。那天 ,我到陈老师家楼下,给陈老师打电话,他老人家就马上下楼来接我了。陈老师从楼梯口一出现,我一眼就认出他来:老人家精神矍铄,步履矫健,用神采奕奕来形容最恰到好处。我快步走上前去,握住老人家的手,陈老师请我上楼。
一进门,看见毛阿姨正从厨房里出来,边走边问陈老师菠菜烫好了吧?然后热情地招呼我进屋。我看见毛阿姨慈祥的笑脸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见到了自己的老人一样,用老人家的话说是一见如故。和陈老师、毛阿姨聊了一会儿,陈老师去厨房里做饭,我说真不好意思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给我做饭吃,我请你们出去吃吧,他们说你不来我们不也得吃饭嘛,我想也是,那干脆我给你们做饭吃吧。我洗手拿过菜刀,切西葫芦,阿姨拉着我的手说咱不干,让你老师干,咱俩进屋玩,弹钢琴唱歌。毛阿姨是去年看电视里一个外国老太八十岁学弹钢琴的事迹后,也在七十八岁的高龄时开始学弹钢琴的,并且弹得那么娴熟,她弹一首《小城故事》我就随她的琴声唱了起来。阿姨边弹边教我指法,哪个是C调,哪个是1、2、3,并且一再让我试试。我感觉和阿姨之间那么亲密,我无拘无束地弹了起来。饭好了,我们吃饭,饭后,毛阿姨收拾碗筷,坚决不让我收拾,让我跟陈老师进屋弹琴。陈老师又教我怎么样下载音乐软件,还有电脑模拟电子琴。我惊讶老人家的博学,更惊叹老师的新潮,这些玩艺儿应该是年轻人会的,他老人家全会,他平时给我谱曲用的软件,都是从网上下载的,还有伴奏,他想用什么乐器,就选择什么乐器,非常方便,打谱也是电脑自动的。我太羡慕老师了。老师的电脑里专门有一个我作词的文件夹,里面全是我的歌,他打开一首《牡丹江我可爱的家乡》让我跟着伴奏唱,我唱不上去,他就给我降调。我知道有些歌用原调唱比用降调唱效果好,但是,陈老师就是将就我,我能唱啥调,他就给我做啥调,完全像在哄孩子。我好感动好感动的,我真想我是他们的孩子,甚至嫉妒他们的女儿和儿子,有这样的爸妈。
我给毛阿姨带的羊奶粉,给陈老师带的茶叶,我说是孝敬二位老人的,毛阿姨告诉我,陈老师不能喝茶,胃切除快三十年了。唉!难怪老师这么瘦。可我以前从来不知道老师的身体状况,从来没问过,只知道和他们说自己糖尿病啥的,老师和毛阿姨一直都关心我,我汗颜、无地自容。
我和陈老师去参加晚会,毛阿姨不去,她让我回来住,我说已经订好宾馆,下次来就回家住。陈老师是这次晚会上年龄最大的,他被请上台讲话。我是外地来的。主持人请我上台讲两句。陈老师鼓励我上台唱首歌,我可真想唱一首陈老师为我谱曲的歌,就是怕唱不好,给老师丢脸,只简单的说了几句。
第二次是去鸡西是听歌词讲座,坐在台下听陈老师讲课,我记下了厚厚的笔记,他是从作曲家的角度谈歌词,他的认真执着非常值得每个人学习。那天中午听完讲座,鸡西诗人学会韩主席等诗友们请我去饭店。陈老师说,这回人少,你唱首歌给各位老师听听。我这次可真长脸,听了老师的话,唱了老师为我谱曲的那首《我是你的朋友》。得到了各位老师的一致好评,老师鼓励我的同时,还不忘纠正个别发音。
第三次是在穆棱歌词大奖赛会场。匆忙的见了面,没说几句话,因为都在听从北京请来的老师讲课,然后鸡西的诗人们集体返回,我也搭乘牡丹江音乐学会王老师的车回牡丹江了。从此,再也没见到老师。
陈老师虽然身体不好,但总是精神抖擞。陈老师给我谱的曲有五十多首,每当我有新歌词写完,他都最短的时间内谱成曲,他知道我也就是把写歌词当成一种娱乐,所以,就总是将就着我,让我自娱自乐,让我学唱,他说唱歌锻炼身体,愉悦心情。我唱歌的特点是高的上不去,低了下不来。可是老师谱的曲,我几乎都能唱下来。我为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幸福。我能认识陈老师是我此生的幸运。
因为认识了陈老师,就认识了鸡西一大批优秀的诗人。让我学到了那么多知识。因为认识了陈老师,让我学会了怎样面对生活,把平淡的生活过得诗情画意,让平凡的日子有了韵律。因为认识了陈老师,就认识了毛阿姨,她老人家让我学会了面对年龄越来越老时应有的从容。
感谢陈老师,感恩陈老师,愿陈老师的天堂之路铺满鲜花,一直有音乐相伴。陈老师太累了,不为别的,就为音乐,就为让这些一分钱学费都不交的学生多学习音乐,老师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好好歇歇吧,老师!您一路走好!
这是陈老师刚去世的第一天晚上,我为了追忆陈老师写的。
今天,就为大家播放到这里,恳请各位亲人们继续支持鼓励,继续在森林里的小木屋里,收听小霞的情感故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