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市源于儒教的“举仁、由义、崇礼、尚智、诚信”“五常”。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放荒开垦,陆续建立举仁、由义、崇礼、尚智、诚信五个甲社,遂将此地概称 “五常堡”,设治时沿袭“五常”之称。汉、晋属夫余,隋属靺鞨,唐属渤海都督府,辽属东京道,金属上京会宁府,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辖区。今五常县北部地区,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为反击罗刹(沙俄)储备军粮,于今五常县北拉林镇扩建官仓,俗称“拉林仓”。1744年(清乾隆九年),设置拉林阿勒楚喀副都统,驻拉林城,隶属宁古塔将军。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分设阿勒楚喀副都统,拉林、阿勒楚喀两副都统分地管辖。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裁撤拉林副都统,设一协领驻扎该地,由阿勒楚喀副都统兼管。1869年(清同治八年),设置五常堡协领衙门,隶属吉林将军统属。今五常市南部地区,1881年1月25日(清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吏部转呈奏准,于五常堡南30里欢喜岭设置五常厅,并于山河屯设分防经历,于蓝彩桥设分防巡检,均归五常厅管辖。隶属吉林分巡道。自是旗民分治。1909年4月9日(清宣统元年闰二月十九日),吉林行省总督、巡抚奏请,将五常厅升改为五常府,同年6月2日(农历四月十五日)批准,改厅为府,1910年1月19日(清宣统元年十二月初九日),五常府知府启用关防。隶属吉林省西北路道。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3月2日,吉林行省公署通令,改五常府为五常县。1914年6月,隶属滨江道。1929年2月,裁撤道区,由吉林省直辖。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划归滨江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初隶哈南专区,后归松江省直辖。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由黑龙江省直辖。1956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拉林县,并入五常县。1958年8月,划归松花江专区管辖。1960年5月,划归哈尔滨市领导。1965年6月,划归新设立的松花江专区管辖。1993年8月28日,五常撤销县制,改为县级市。
五常,三面环山天然遮挡,自然天成形成屏障,盆地开口正面朝西,含笑接纳温润气浪;松嫩平原暖湿气流,直接注入回旋飘荡;黑土型、草甸型、沼泽型水稻土,酸碱度、有机质、微量元素适量;溪浪河,拉林河、牤牛河贯穿全境,阡陌水系纵横如网;天然河水丰沛充盈,确保稻田灌溉水量;无霜期140天,年均日照时间超长;优质晚熟品种水稻,成就了千里稻花飘香!正如国际权威人士断言,同纬度地区五常水稻天下无双;支链淀粉含量高,富含速溶双链糖;大米颗粒丰盈饱满、色泽清白半透明状;饭后从不回生,饭粒润泽闪亮;香味浓郁爽口、质地坚实泛光;米饭稍黏油润清淡、绵软略甜满口飘香!曾经的“五常大米,帝王口粮,珍贵贡米,米中之王”,如今早已在寻常百姓的餐桌上;五常大米稻之翘楚,富甲天下美名传扬;五常大地土肥水美,稻花金浪神州飘香。
曾日欢喜岭,今天之五常;山水风光秀美,大地万千气象;89座超千米高峰巍峨耸立,271座大小山岭层峦叠嶂;龙凤山、磨盘山两大水库润泽五常大地,297条河流滋养稻米之乡;第一高峰大秃顶子领衔群峰,第二高峰凤凰山载誉龙江。超尘净土凤凰山,幽雅恬静不寻常;青山绿水滴翠露,遥想昔日舞凤凰。鬼斧神工石刀山,刀座刀身分两厢;花岗岩石刀线条清晰,刀刃与刀劈砬子隔岸相望;刀背依山体底蕴深厚,“石刀飞峙”寓意悠长;龙凤山国家森林公园,誉载龙江九大风景名胜榜;天高气爽碧波荡漾映衬着群山雄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展现盛世辉煌。
春回五常,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无限风光;盛夏五常,满目荫绿,郁郁葱葱,艳阳高照,林涛绿浪;金秋五常,层林尽染,五花山色,千里飘香;冬日五常,又是一番景象;天地云烟氤氲,漫天六花飞扬;雪霁风舞寒宵,冰棱雾凇繁霜;万物洁白无暇,千顷良田着装;静谥温纯呵护,来年稻花更香。
赞曰:
碧波翠岭环抱五常,
花红柳绿满目芬芳,
塞北奇峰云雾缭绕,
沟渠纵横万千气象,
蓝天绿水风景如画,
景致胜似江南风光,
沃野千里五谷丰登,
誉满神州稻谷飘香,
政通人和众志成城,
雨顺风调百业兴旺,
三大产业全面振兴,
五常人民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