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香四溢库尔勒
作者:陈希文
三伏酷热,暑气蒸腾。七月十八日晚十一点半,老伴与小区四姊妹去咸阳火車站,乘座绿皮火车向新疆出发了。新疆幅员辽阔,山河秀丽,风光迷人。来此游览早就是她们的人生夙愿。尽管伏天炎热,暑气弥漫,旅程遥远,但当我们去车站送别时,姊妹们心情激动,喜笑颜开,似乎要去西域观赏秀美的人间天堂,完全忘记了这酷暑炎热的时节。看来,人的愿望将要变成现实时,就会忘记烦恼和忧愁,甚或不顾一切。
咸阳 距新疆2504公里,旅行专列近乎行进2天2夜才到了首站库尔勒市。稍做休整,当天下午她们就乘大巴车进景点参观。
几天下来,先后参观了布尔勒市区及周边的罗布人村寨、达西村,游览了塔里木河丶女神湖、莲海世界,观赏了大沙漠的旷野及驼队,还去了温宿县参观雅丹地貌等。她们每到一处,就拍照、发视频,即传回于我,让我及时分享着快乐。当谈及库尔勒是有名的“梨城”时,她重点就库尔勒梨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了较深入地了解,让我欣慰。
库尔勒市是个县级市。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气候条件独特,日照时长,热量充足,温差较大。库尔勒市及周边好多县镇村,都是库尔勒梨优质生长的适生区。梨的生长期一般在4至6月,成熟期在8至9月。
库尔勒市因盛产弛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而闻名。这种梨以其甘甜多汁、皮薄肉脆、果香浓郁的特点受到广泛赞誉,成了该市的标志性产品,人们誉为“果中珍品”和“果中王子”。库尔勒梨种植历史悠久,西汉时期張汉通西域时就被带到新疆种植。库市不仅因梨而得名“梨城”,且入选全国农业“名牌产品,”成为当地振兴乡村的支柱产业。当下,香梨种植55万亩,优质果率达到85%以上。近年来果农因果脱贫致富率达到98%以上。库尔勒梨不仅在国内是抢手果,也深受国外消费者的青睐。老伴电话说,她们沿途看到的梨园和陕西的苹果园一样,满山遍野,铺天盖地,望不到边。沿途参观,一片片碧绿旺长的果树已硕果压枝,泛着绿波,不断传来青脆的果香。听到这喜讯,我也为新疆果农丰收再望的喜悦而感动。
老伴又介绍道,库尔勒梨发展前景广阔。已入选“全国农业精品果”,连续多年评比位居梨类第一名。2023年产量超过30万吨,品牌价值达到171亿元。近几年来,当地政府狠抓香梨产业集群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不断开拓市场,完善仓储保险、果品加工、农旅融合等产业链环节,多年使香梨在市场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当地企业及科研机构,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香梨进行深加工,已开发出秋梨润肺膏、维萃牌香梨含片等25个产品,满足了市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这些得力举措,将进一步巩固库尔勒作为香梨主产区的地位,也让发展的红利惠及更多的农户。
大美新疆,名不虚传。山河壮美,风光秀丽。姊妹四人接连几天徒步观山赏水,坐游船,听介绍,也不觉得劳累,得到的是一次比一次更多的惊喜。晚上休息在宾舘,有位大姐说,返回时其它东西可以少买,但每人必带一箱库尔勒香梨回去。这是难忘的标志性赴疆留念。又有位大姐说,能否将库尔勒梨树种带回关中平原,让其生长结果,香溢三秦沃野。大家回应她的说法,我们返回时有专列护送,还可以带上小梨树苗回去。
作者简介:
陈希文,陕西乾县人。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員,咸阳市职工作家协会顾问。一生务过农,当过铁路工人,从事党政工作四十三年。曾先后任过乾县团县委书记,乡镇长,党委书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委宣传部长。后又调任永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等职。多年的职场生涯养成了酷爱学习,勤于思老,务实敬业,笔耕不辍的好习惯。曾出版文论专集《情怀》和纪实文学《驿路心雨》。《品茗幽香》《人到中年》《青出于蓝》是作者花甲年后的散文诗歌专集,真实地记录了退休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弘扬了主旋律,充满了正能量,对后代人的学习、成长、进歩、做人有一定的励志作用。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