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读《和周世钊同志》(七律)——品读毛泽东诗词感悟之十
文/傅少森
湘江水涨短流连,岳麓登临叠嶂烟。
考察农村深一线,重游故地感千绵。
春光极目生机旺,笑面频樽厚谊延。
结束援朝忙建设,山河展眺喜眉前。
附原作《和周世钊同志》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简要解读
1955年是形势发展喜人的一年,朝鲜战争早已结束,第一个五年计划已进入第三年,国家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就,农村合作化运动发展迅速,诗人对此尤为关注。当年6月,作者到湖南考察农村合作社情况,时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周世钊陪同作者游览长沙岳麓山,后写了一首《七律·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随信件寄给作者。10月4日作者回信并附有和诗,诗人与周可谓厚交。
此诗上半首写景,格调明快,用春江、层峰、绿洲、青野等描绘了诗人久别的故乡一派春意盎然景象。下半首写情,平易、亲切,感情真挚。情随景至,情景交融,颇具感染力。这是一首酬和诗,景中含意,意景结合,用词精炼,供人回味无穷。结构上对仗工整,读来极其平顺。诗人呼吸到了一种朦胧无边、充满生机的青春气息,并很好地用诗句作了表达。
(2024.7.12.)
作者简介:傅少森,安徽合肥人,长期从事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高级职称,著述数部,业绩与诗词联文等作品多有获奖及入编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