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郎奇遇
文/张爱军
办公室北边以前住着一个老先生,80多岁了,是个眀公,就是阴阳先生。身体硬朗,长得仙风道骨、鹤发童颜,尤其是那双眼睛炯炯有神,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他经常来我这里聊天,说的都是一些神秘莫测的事。一次给我讲了一个据说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已经过去60多年了他还记忆犹新。村里的一个特色产品叫手工面。制作工艺复杂,对环境温度、工人技术要求极高。成品中空,就是挂面是空心的,口感劲道、韧性极佳,深受食客青睐。那时他也就20来岁,跟村里其他人一样,也是个靠贩卖手工面为生的货郎。每天起早贪黑,天不亮就挑着满满一担子手工面出发,等居民开门时,他已经开始沿街吆喝了。
有一年快过年了,他把最后一批面都装到货箱里,想趁着年前买个高价,再买点年货过年。一来路途遥远,再者要买东西也多,等他往回走时天已经黑了。没有什么月光,四面黑乎乎、雾蒙蒙的,想着都是熟路,也没什么顾虑,凭着记忆往回赶。等到进了一片小树林,走着走着发现不对了。说是小树林,其实就是老辈子为了防洪筑的大堤,本地人称土埝子。时间长了成了乱葬岗,上边都是坟头。坟头上种着树,在加上鸟雀啄食,未消化的种子落地又长成了小树,慢慢地就成了小树林。不知走了多久,货郎发现印象中树林没这么绵延不断、路也没这么长,走的腿都酸了,怎么还是看不到头。迷路了?不可能,多少年了,每天都从此过,按说闭着眼睛都能走出去。莫不是遇见鬼打墙了?听老人说遇见鬼打墙,要是没外人打破,就会困在里边,一直走直到累死。想到这里,他放下担子,准备抽袋烟歇会儿再走。
他席地而坐,刚划着洋火想要点燃烟袋锅,突然远处飞过七八个绿莹莹的火球。本来火球飘飘摇摇就要离开了,被这洋火的光亮一惊立马停住了。其中那个最大最亮的火球呼啸着急速向他扑来,电光石火之间就在离他三四步的地方戛然而止,围着他旋转,仿佛在观察他,想伺机而动。洋火都烧到手了他才醒悟过来,急忙朝着火球又是磕头、又是作揖口里也没闲着碎碎念:“我不是故意冲仙家,只是因为路远,回来的迟了,实在是走不出这小树林了,还请大仙给指条明路,回家后必然烧高香答谢”!管它是神、是鬼、还是仙,先尊称仙家,礼多人不怪,对方也可能给几分薄面!那团火停止旋转,在原地上下飞了几下,然后就慢慢向着一个方向飘去。
货郎愣在原地,不知道火球是何意。火球又飘了回来,停了停再次向远方飘去。货郎这时才醒悟,鬼火这是在给他引路啊!于是急忙挑起担子深一脚、浅一脚跟在鬼火后边。鬼火仿佛知道货郎担子沉重走不快,就这么不紧不慢在前边飘飘摇摇。也不知过了多久,鬼火倏然停止,在他面前顿了顿,然后急速往回奔去,瞬间不见了。此时前方隐约传来雄鸡报晓的啼鸣声。一缕阳光从远处地平线上升起,眼前豁然开朗。他终于看到了熟悉的道路与村庄。
回到家后,他给村里的老人提起此事,老人家都煞有介事说他这是遇到了“灯笼鬼”。“灯笼鬼”常常替人引路,帮人摆脱困境,是个好鬼。你得烧几支香以表谢意。
转眼过完年,货郎又挑着担子去卖手工面,经过小树林时特意去看了看。小路边不远处,密密麻麻的一串脚印围着一个大土疙瘩,边上的草都踏平踩到土里了。那天晚上他肯定是围着这个大土疙瘩转圈,怪不得走不到头。他想到这里,放下担子,掏出一炷香点燃了插在地上,拿出一大沓纸钱和一包挂面一起烧化了,心中默默祷告,感谢“灯笼鬼”救命之恩。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遇见这样的事。当然,也没那么晚才回家了。
故事讲完了,听得我心里直发毛。老先生熟练地装了一袋烟,深深地抽了两三口,使劲一吹,烟灰落在地上。他在鞋底上磕了磕烟袋锅,然后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人有善恶,只自己心术正,什么都不可怕!”
作 者:张爱军,邢台市襄都区人,业余文学爱好者,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