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对工作、对亲情、对自然充满无限热爱的林业工作者!
《畅游石龙山》
文/李树林
七台河市区郊外的森林多是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如今难得一见郁郁葱葱、莽莽苍苍、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了,可石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却是例外,多年前就被保护起来,因此,那里的原始风貌保存得完好,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很值得一去,可我一直没成行。
6月末的一个休息日,我和小区的几个球友相约而行,踏上去龙山的征程。我们一行10人乘坐一辆中巴车,带上些野餐用的东西,清晨就出发了。刚出市区,因为正在修公路,因此,汽车在崎岖不平的便道上颠簸前行,可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情致,车内的欢声笑语早已淹没和冲淡了一切,我们一路上说着、笑着、唱着,感觉一会儿就来到了龙山林场。
从林场到公园是一条新修建的水泥路,车行的很快,眨眼间,我就被眼前的绿色迷住了。放眼望去,一望无际,层层绿色托举着蓝天,映衬着白云,好一幅天然的立体画面。你看那挺拔的松柏、摇曳的垂柳、翠绿的常青、婀娜的柞椴,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树啊、草啊、花啊,争奇斗艳,五彩缤纷。但给你印象最深的、也极具生命色彩的还是那绿色。于是,便想起朱自清笔下的《绿》中的一段佳句:我若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定能明眸善睐了;我若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定能临风飘举了……作家写的是绿水,而我则用来形容青翠欲滴的绿树、青草也不为过。
车蜿蜒前行一段后,便来到一处较平坦的开阔地停下了,似乎是人工修整过,四周绿树环抱,高低错落,惟有此处较平坦。接下来就要步行了,下车后,稍作休息,带上饮水便登山了。绿树掩映下的木制长廊、凉亭、小屋古朴典雅,登山的台阶也是用木板一块连着一块钉上去的,人走在上面很舒服,感觉浑身上下都在接触着大自然。途中最大的感受就是被绿色包围着,我们仿佛是一叶小舟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中。偶尔抬起头,一线蓝天点缀着白云,阳光也似乎有意躲着我们,仅仅是为绿叶留下稀疏斑驳的倩影。树下的绿草,不与参天大树争高低,可它们丝毫没有掩饰自身的美丽,尽情地向大自然展示着青春的梦想,编织着美好的未来。忽然,从草丛中蹦出的一只青蛙,招来淘气的女生的青睐,伸手欲抓,却又怕惊着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一蹦一跳地找寻自己的乐园。微风习来,阵阵芳香沁人心脾,远处的鲜花,有红的、粉的、黄的,姹紫嫣红,在绿色的衬托下,格外显眼,它们在向大地极力展示自己的美丽。调皮的女生,生怕踩着小草,也像青蛙似的一蹦一跳去采撷,她们手捧着鲜花向大家炫耀,笑脸和鲜花一样灿烂、迷人。
不知不觉再往前走着,猛然间,一片整齐挺拔的白桦映入我们的眼帘。那白色的树干、翠绿的叶子、鲜绿的小草、五颜六色的鲜花、蔚蓝的天空,偶尔的几声鸟鸣,简直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人间仙境、世外桃园!让你仿佛处在童话般的世界里,久久不愿离去。此时,真想在此处拥有一座小屋,每日和大自然相伴,或者变成一只小鸟栖息在这绿色的家园里。活泼的女生们像快乐的天使,时而手舞足蹈,时而引吭高歌,时而漫步沉思,时而仰天抒怀。欢悦的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时而高,时而低,时而急,时而缓,在寂静的山林里好像有人在弹奏出动听悠扬的乐曲。
我陶醉于上天奉献给人世间的大自然之中了,我更珍惜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无价之宝。与喧闹城市中的车流、人群、高楼、马路相比,这里可谓是世外静土,你在这里可以不想一切世俗的东西,尽情地去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人世间的什么功名利禄,你争我夺,在这里全都成了过眼云烟,心中永驻的全部是宁静与美丽,纯朴与清新。倘若我们的大地都保护的这样该多好!倘若人世间都如此清静该多好!
再往上走,路途有些崎岖难行,木板台阶也变成了青石板块,走一段就气喘吁吁了,脚步立刻放慢,好像小舟行进在大海里遇到起伏的波浪。我们不得不暂时驻足,蓄势待发。其实,人生的路也如此,越往前向上攀登就越艰险,越需要执着和勇气。终于爬到顶峰“四方顶”了,这里全是裸露的石块,一块挨着一块,一块压着一块。据说,这是天然形成的一条绵延千余米的“长龙”,石龙山即因此而得名。我们暂不去探究它的来历,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足以令人惊叹!
下山的途中,我们小憩在一处听涛亭间,在大家的鼓动下,我登亭远眺,情不自禁地又朗颂起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于是,我有感而发,心中默念: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可爱的龙山,那挺拔的青松,是大地的栋梁,刚正不阿的个性,正是中华儿女的品格,树林中的花草,正悄悄地点缀着大地,在永恒的尘世间,我甘愿做一棵小草。
中午时分,我们一行聚集在山角下的长廊里,听脚下潺潺流水奏动听小曲,闻林中阵阵鸟鸣唱悦耳轻歌,禁不住开怀畅饮,尽情欢笑,不仅是因为我们玩得开心,而且是因我们的家乡有这样宁静和谐的地方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何时我能再游石龙山!
二OO七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