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西蟾
文/吴华
周四还是下雨,已经超过计划三天时间,决定不再等待雨中去探秘玉皇顶,淫雨霏霏,快中午时才问到山脊路口。左边一条土路上顶,右边代销点前一棵大黄葛树郁郁葱葱,怀疑大树后面平平的山顶上曾经有庙宇。
路牌写着全村花椒树一千亩,修到山顶的公路两边山坡旱地都栽满果树花椒树。玉皇顶号称是井研最高山峰,却淹没在周围大土堆似的丛山中,并不显得陡峭险峻。
带着失望返回河坝子,准备第二天去西蟾寺观礼大雄宝殿上梁。走到玉蟾茶馆喝茶充电,联系赵老师。赵老师邀约陈画家下山来聚会。三人又到赵老师家中吃饭喝酒玩手机。
玉皇顶的文章暂时没思路,心里不甘心,吃饭时让赵老师联系西蟾寺住持可不可以傍晚上山,或者住一夜。朝晖夕阴,才能看到寺庙最美的景色。
骑行十分钟到青龙水库尾段,石梯步旁边草丛中有两人垂钓,没有想象中的点燃一支冲天箭,“嘘”地一声在天空中炸响,水边已经停着一大一小两只船。来的刚刚好。大的是水泥船,前后都系着长绳泡在水中。野渡无人舟自横,不用撑杆,拽绳拉船船自行。
二三十步陡坎后还是爬坡,换成二三米宽的水泥路,路里外都是树。夕阳西照,山腰寺庙的红墙黄瓦掩映在一片山林中格外醒目。我们知道那就是西蟾寺。路上隔一段就堆着山崖垮塌下来的石块土堆树干树疙兜。
庙门留影后进去,住持和木工师傅正在膳堂用餐,连忙起身请我们入座。
住持带我们到庙里四处走看介绍,进紫铜阁喝茶。紫铜阁有两个房间,第一间打坐拜佛、喝茶、睡觉,第二间是画室,四面墙上挂着裱好的字画条幅。门口有一副住持自拟的对联:子面龙须吟白雨,童心虎骨啸苍天。
住持在西安书画院时,中国楹联大师为他草拟过一副“紫气东来天边客,铜墙铁壁艺中人”,横幅也是“紫铜阁”。紫铜是地名梓潼的谐音,以前他曾在梓潼庙里学佛,很怀念那里。
仔细端详师父,和几年前在黑龙龙女寺见过的住持不同,于是开始发问,才知道的确是换了人。现在住持法号释宗觉,辽宁人,私自离家出走来四川江油东安乡福严寺,后被送到到成都昭觉寺参学。又行脚十余年,再于二零一三来到仁寿县坚守西蟾寺至今。
父母都是军人世家,父亲后来当警察,自小对他管教严格。他出生时还有个双胞胎弟弟,外貌一模一样,吃食比他强,连续七天腹泻拉肚离世。父亲从此性情大变,对他很粗暴,一说就发火,一发火就暴力,关禁闭。幸好他自幼强身健体动作灵敏躲过一次次伤害。禁闭房间也能拉开钢条跳窗出去。因为从小爱好写写画画,十九岁到煤矿工会当干事。学习传统文化,反复拆分自己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得到“四川”二字,知道自己的未来应该在四川。二十四岁时,地方和另外一个寺庙投庙未果后,果断买票乘火车到“四川”。火车上邻座背着一个小孩,交谈得相当投机。邻座在四川江油下车,他也跟着下车,去了福严寺。庙里搞修建,他饿着肚子帮忙干活七天差点饿昏,终于以诚心感动住持收下了他。住持出门云游,安排他在庙里临时管理。他买来笔纸记录庙里的点点滴滴。住持回来一问,他才出示记录。住持师父送他到成都昭觉寺学习。由于天资聪慧,一学就会,三个月后师父让其独自行走各大庙宇参修。
在少林寺门前打坐三天,写下四句后方得释永信方丈和尚会见,随即安排他去白马寺学习。庙里安排他住杂物间,他收拾的非常整洁。离开白马寺以后,释永信还打听他的消息。
行走十余年,历经磨难坎坷艰辛,但他以苦作乐,书画广结善缘,痴心不改,自在生涯。
西蟾寺,接他的婆婆居士贫穷年老身体不好还抢着背行李物品,让他落下感动的泪水。他感受到了这方居士的善良热情,让他有了游子回家的感觉,感觉这里才是他的家。他俗名叫罗金龙,这庙山脚下是青龙湖,与他名字相应。信念愈发坚定,这里就是他的家。他招来自己的两位弟弟,一起清除杂草建房铺路。二弟三弟后来也跟着出家。
夜里梦见青龙湖水淹没的白塔露出塔尖,塔尖上还有莲花。醒来后做好记录,召集徒弟商量筹建。缺少经费,他就到成都青羊宫现场写字作画。其中一幅作品卖了一万元。现在白塔已经落成,取名正觉塔。在他心中,正觉塔就是法报化三身佛祖的代表,是众生的希望。
这次大雄宝殿维修重建,是眉山市佛教协会会长上洪下法大和尚的慈悲,四处筹集而来。其中,昭觉寺监院师父也倾囊相助。会长时不时来西蟾寺检查指导,关心大家生活起居和工作安全。
学佛以来,拜师众多,得到过很多师父的帮助和学习,师父多演变成“一”;五千年人类文明史,佛法浩瀚博大精深,他始终觉得自己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所以取名“一尘”。
心安即吾乡。一尘大师头顶十二颗戒疤,代表是十二因缘。大师来到西蟾寺就把心安在这里,坚持住庙十一年了。他一来就把成都昭觉寺的规矩沿用在西蟾寺,一直默默地无私奉献,历经十余年的曲折磨炼,而今站住了脚跟。
我一直分不清玉蟾寺与西蟾寺的区别联系。一尘大师说,福建的福州有寺庙叫西禅寺,是“禅”字,规模很大。玉蟾寺带“玉”字,玉与女性有关,玉蟾寺流传“刘海”的故事。相传崇祯皇帝在上吊歪脖子树前,悄悄安排卫士把妹妹转移到西南偏僻的玉蟾寺,那里现在还有皇姑洞,就是崇祯皇帝妹妹修炼的地方。
在山的西面新建庙宇供卫士分散居住,不引人注目。所以“西蟾寺”的“蟾”与“玉蟾寺”的“蟾”字相同,但历史现在只追溯到二百多年其余不详。玉蟾寺的历史却有一千多年,确实没有搞懂。寺与寺之间差距如此悬殊!玉蟾寺在青神地界一山之隔,西蟾寺座落在仁寿地界。
一座庙宇的兴衰关键在于住持。船载千斤掌舵一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仁寿青神两交界的偏僻山区,远离城市,用啥产业才能带动当地婆婆大娘居士老百姓脱贫致富过上辛福生活?如果没有特色产业特别的项目,办好一座庙宇,兴起旅游观光健康养生,也能造福当地群众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幸福美满。乐山大佛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天色暗下来了,惦记着青龙湖边的车子,我们一行快步下山。湖对面两盏大灯照射近河陡坎,也许是菩萨照亮了前行的路,我们在心里默默地感谢。回到县城的家里,我还在一路回想:山脚下草丛中嘘地一声射出一支响箭在空中炸响,湖对面草丛中过来一只迎接我们上山进庙的小船。“西蟾寺”在落日余晖的斜照下金光闪闪......
吴华,幼年放歌天池山中,后执教乡村中学,辗转于局机关、多地乡镇政府,奔波于县城和乡村,作品多发于省市县报刊,终因江郎才尽,遂湮没于尘世。
青神县河坝子“爱情山”七夕征文启事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在2024年七夕节即将来临之际,为提升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爱情山】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三苏文学特举办“爱情山”七夕征文,欢迎文朋诗友们积极响应,多多支持。
1、“爱情山”七夕征文时间从即日起至8月10截至,在8月12日揭晓获奖者名单。
2、投稿请注明:“爱情山”七夕征文。
3、“爱情山”七夕征文的体裁不限,诗词、歌、赋、散文、小说、随笔等均可。
4、“爱情山”七夕征文作品将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展示。
5、“爱情山”七夕征文设一等奖一名,要求浏览量3000以上,点赞、在看各500以上,奖红包100元。
二等奖2名,要求浏览量2000以上,点赞、在看各400以上,各奖红包80元。
三等奖3名,要求浏览量各1000以上,点赞、在看各300以上,各奖红包50元。
6、在“爱情山”七夕征文期间,作品打赏在10元以上的,打赏的80%归作者,20%作为奖励红包,如有赞助,奖励红包将同时提高。
7、在“爱情山”七夕征文结束之后,所有参加征文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今日头条《三苏文学》专栏、VV平台上陆续展示。
欢迎文朋诗友们投稿支持,投稿请加微信/ZWB612462,作品发私聊窗。
三苏文学社
2024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