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
高质量发展鼓舞人
——由机器人拔胡萝卜说开去
刘冀人
钢身铁骨神抓手,
金灿萝卜田头收。
三中全会洒甘泉,
丰收颂歌唱神州。
先说说所附小视频中的胡萝卜,不像是真的,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经常帮大人种、收胡萝卜,不见胡萝卜有长那么整装硕大的。
而使用机器人拔胡萝卜倒完完全全可能,在中国农村已普遍使用无人机等先进机具耕做的今天,机器人拔萝卜技术只能算是小儿科,算不上多么高级。
但担心使用机器人收割胡萝卜等农副产品会抢了打工者的饭碗,这顾虑完全多余。你可以去搞收藏储运呀,可以去卖胡萝卜呀,去洗胡萝卜、煮胡萝卜、给喜欢生吃胡萝卜的大熊猫等动物喂食呀……可干的事多去了,而且你反倒可身兼数职,多挣几份钱,有啥可愁的呢,高兴还来不及呢。
扯的远一点,早就有无知、短视者怨声载道甚至于骂骂咧咧,什么搞人工智能,发展电商“抢了摆地摊老太太的饭碗”呀,“搞无人加油站工人干什么去呀”,“搞无人商店、无人宾馆,服务员不就失业了吗”,等等,奇葩谬论层出。
科学技术越发展,越是给人们多添饭碗,让人们端上新的镶金边的饭碗,而扔掉那用了几辈子的粗磁破口旧饭碗,並盛上满滿的香喷喷的白米饭肉浇头,岂不更美哉!
刚刚闭幕的党的三中全会号令响起,我国社会将大踏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人换思想地换装,我们要迅速转換脑筋,不可再榆木疙瘩一根筋,还停留在秦皇汉武文物池,满面灰土,那才悲耶,可笑耶!
(2024年7月20日晨)
刘冀人简介:
中石油东方公司退休干部。毕业于海军工程学院,曾为解放军《人民海军报》记者、编辑,中石油《石油物探报》总编辑,主任记者、副处级。退休后在北京继续从业20年,历任《中国改革报》《中国贸易报》《中华合作时报》《中华建筑报》《中华合作经济》(杂志)、北京海洲公司网站等7家媒体部门主编。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等媒体发表评论、杂文等文章约4000余篇。近几年又在网络公众号《荣耀中国》《人文与思索》《今日头条》等平台发表诗文60多首(篇)。百度至今收藏其《王麻子破产风波思考》(通讯)《顺义农民的“顺义”之路》(调查报告)等多篇文章。
刘冀人联系地址:河北省涿州市新安小区100号楼4单元102号
手机号:13621225121(微信号同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