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华诞看今朝文学作品征文043
故乡的蜕变:时光里的温情与辉煌
巩天宗
岁月匆匆,光阴的故事在指尖悄然流淌,我已经离开我心爱的故乡整整四十七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目睹了故乡孝妇河畔家乡惊人的转变,特别是在住房条件、交通状况、生活品质、医疗服务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显著改善,这一切让我感慨万千,心生赞叹。

我的故乡位于桓台县荆家镇孝妇河畔,一个曾承载着上万人生活痕迹的村庄,如今已旧貌换新颜。忆往昔,民风淳朴,生活拮据,家庭的餐桌常年缺乏色彩,半年糠菜半年粮,是那时艰苦生活的写照。夜,是煤油灯下的昏黄;晨,是窝窝头与咸菜的简单。改革开放如破晓的曙光,照亮了这片土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记得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故乡的房屋大多是低矮的土坯房,冬天冷夏天热,而今,一家家砖瓦四合院,沿街住户是一栋栋商住二层楼,宽敞明亮的居室不仅遮风挡雨,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个温馨舒适的家园。绝大多数家庭都住进了带有独立卫浴和厨房的新居,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
生活质量的提升显而易见,冰箱、洗衣机、电视机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的覆盖,让信息传递瞬息万变,让娱乐方式多样化。乡亲们的饭桌上,菜肴丰富,营养均衡,生活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越。

医疗条件的改进,让健康有了坚实的保障。乡村卫生诊所覆盖到村,设备齐全,医生的专业,让人们不再为疾病忧心。体检与预防成为习惯,健康意识深入人心,人们的寿命因此延长,生活质量也因此提高。
教育资源的投入,让孩子们拥有了更好的未来。新建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梦想与希望在心中发芽。

记忆中,77年恢复高考前,村里通往外界的道路坎坷不平,出行颇为艰难,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更是泥泞不堪。在八十年代初,我逢年过节,从济南每回一趟家,本是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需走一天一夜。现如今,柏油马路如织,公交车穿行其间,方便快捷。私家车也渐渐多了起来,成为了许多家庭的标配。出行的便利让距离不再成为隔阂,让亲情友情更为紧密。
煤气管道的入户,让取暖、烹饪变得轻松。冬季取暖室内达到18度以上,餐桌上的菜肴愈发丰盛,色彩斑斓,过上了向往已久的城市人生活。曾经简陋的居室,现已配备了专属的洗澡间,冬暖夏凉,洁净卫生。生活质量的提升,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更是精神的升华。
走在故乡的街头巷尾,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的是自信与满足。孩子们的笑声更加灿烂,老人们的目光更加和煦。教育的重视,让知识成为改变命运的钥匙,乡亲们的奋斗,谱写着新时代的赞歌。
最为震撼的当属农业机械化的大潮。遥想当年,耕种收割全凭人力与畜力,农民们辛勤劳作,汗流浃背。而今,各种农机具的广泛应用,让农活变得轻松,让丰收成为常态。播种与收割,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轻松愉快的事情。过去麦秋两季,从收割到入仓都在一个半月开外,现在仅需二到三天。农民们的脸上,总是挂着满足的笑容,那是对美好生活的自豪与喜悦。桓台是江北第一个吨粮县,现在夏秋两季顿粮已成为常态化。
故乡的生活节奏随之放慢,人们开始注重享受生活,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文化娱乐活动日益丰富,夏日晚上广场舞蹈翩翩,戏台上唱腔悠扬,图书馆内书香四溢。乡亲们在闲暇之余,品味生活,享受宁静,他们的笑容中,透露出的是幸福与知足。
故乡的孩子们,从小就沐浴在知识的阳光下,学校设施完善,师资雄厚。他们的眼眸中闪烁着对外界的渴望与好奇,他们的梦想比天空更辽阔,比星辰更闪耀。我相信,未来必将属于他们,属于这些正在茁壮成长的新一代。
故乡的老人们,享受着晚年的幸福,子女们的孝顺,社会的关怀,让他们脸上的皱纹都洋溢着满足。60岁老人每年都能享受免费查体一次。目前村里还有两个百岁健康老人,她们两人除了领取正常的老人补贴外,每人每年还能享受到4000元高龄补助。他们见证了故乡的变迁,享受着时代的红利,他们的存在,就是故乡历史的活见证。
故乡的环境也在变化,绿树环绕,河水清澈,鸟语花香。垃圾集中存放,不再随地乱扔。故乡,已由昔日的灰暗色调,变为今日的五彩斑斓。
在这四十七年的风雨兼程中,故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蜗居一角到广厦千万间,从泥土路到康庄大道,从缺医少药到医疗先进,从书信往来到信息秒传,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时代的进步,都在彰显着乡亲们不懈的努力与追求。这些成就,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也是我们共同的荣耀。
故乡啊,你是那永恒的守候,无论我漂泊何方,无论我身处何境,你都是我最深的思念,最真的期盼。你的每寸土地,每一片树叶,都刻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我爱你,爱着你的古老与纯真,爱着你的进取与辉煌,爱着你在岁月长河中越来越美的容颜。你是我生命的起点,是我旅途的焦点,是我永远的归依,是我永远的骄傲。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漫长,你都是我前行的动力,是我心灵的寄托,是我永远的热爱与期望。
写于2024年7月20日

作者:巩天宗,书法家、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干部,现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鲁商集团分会副会长,山东原古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附:
今朝杯“75华诞看今朝”主题征文启事
温泉花乡,生态商河——这是千年古县鼓乡商河的金字招牌;
兴业福地、宜居之城,这是全国千强镇、全国镇域经济500 强——商河县玉皇庙镇由来已久的两张金色名片;
济南今朝酒业、济南飞鹤玻璃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这是商河县“薪火相传,创新发展,争做新时代奋斗者”的优秀企业代表……
75年风雨兼程,75年同舟共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从“站起来”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峥嵘岁月历历在目。
忆往昔,你我曾经风华正茂,指点江山;看今朝,祖国大好山河,岁月陈香。为庆祝祖国七十五周年华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展现盛世今朝的风采,特举办今朝杯“75华诞看今朝”主题征文活动!回顾与祖国一同奋斗的岁月,回味今朝陈酿的醉美芬芳;分享与祖国一路成长的故事,传播盛世今朝的赤子情怀。期待您的如椽之笔挥洒最诚挚的祝福与赞美。
一、活动主题
“75华诞看今朝”——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二、举办单位
主办: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承办: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商河县玉皇庙镇人民政府
商河县作家协会
协办:济南今朝酒业 济南飞鹤玻璃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山东秋澄印象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3月31日起至2024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邮箱、微信:王连勇 13210500123 shwyn.j431@163.com A05318478
诗歌投稿邮箱、微信: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