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 心 長 抱 真 情 凝 注
一一梅振才會長大著《梅振才詩集》讀後
撰文/唐風(紐約)
心,身之臟器也。甲骨文的心字作蓮花狀,含美好寄寓。說文解字注釋是,心,藏神也。也即是情感、精神寄托之所在。世之所謂心者,有名利心,慈悲心,亦有詩心。大率而言,名利心屬於現實功利層面,能激勵進取,也會誘使墮落。慈悲心屬於道德哲學層面,能平衡心理,升華境界,可引導向善。而詩心則屬於精神與審美層面,利於怡情養性,抒發情感,豐富人生,活出精彩。芸芸眾生中,多的是名利心,當今之世慈悲心的人不多,擁有詩心的人相信也少。詩心並不專屬於詩人,崇尚藝術,熱愛生活的人大多有之。但真正的詩人,必定有一顆詩心。近讀梅會長大著《梅振才詩集》,沈浸濃郁,含英咀華。梅公正是我心目中那位長抱詩心,傾注真情的詩人。
梅公生於廣東台山,這里古時為嶺海名邦,近代是著名僑鄉。俊彩星馳,餘韻流風;文蘊厚重,儒風蔚然。奕世名賢,祖上是北宋重臣,大詩人梅堯臣;丹桂有根,父親是辛勤園丁,曾執教邑中多所名校。在環境薰陶,家學淵源浸潤下,舞勺之年,已初嘗詩味。省城之行一首《游廣州六榕寺》七律,稚氣中透出靈氣,得到父親「孺子可教」的獎賞。從此吟興大增,詩藝日進,如倒吃甘蔗越吃越甜。
古人云,夫詩者,所以持人性情。而真情至性,乃為詩藝之本。梅公性情中人,富傳統儒家思想。以之發為心聲,直抒胸臆,深沉而廣衍,中閎而外肆。天生一枝健筆,獨往獨來,能收能放,無不達之意,無不舉之詞。堂宇恢宏,超然大氣,是故為讀者所喜愛,為名公所推崇。在下有緣先睹為快,幾經披覽,不忍釋手。幾點所得,在此分享:
一.體裁允備,駕馭輕熟。
大著巨卷如板磚厚重,藍緞燙金精裝,歐楷自署書名,一見頓生閱讀欲望。576頁,2000多首詩詞,創作跨度近七十年。其中諸體兼備,涵蓋了格律詩詞的各種體裁:五言絕律、七言絕律、詞牌數十個。含小令、中調、長調。還有楹聯、集字集句詩、廻文詩聯等等。揮手即來,要什麼有什麼,儼然一部當代詩詞的百科全書。格律體的旨要,平仄、音韻、粘對、對仗、章法,梅公文心秀口,長於修辭,通曉聲律,無不駕輕就熟,如探囊取物。梅詩最初引起我關注的是他的《臨江仙·九一一華裔悲壯曲》系列8首。那時剛來美國不久,兩聲巨響過後。一雙姐妹樓轟然倒塌,心裡頓生惆悵恐懼,讀到這組悲壯曲,震撼之余安定情緒,看到了希望。這組詞收入詩集第39一43頁,有小序引入:
又是天涯雲起時,且裁近事入新詩。
百年華裔辛酸史,再續一篇悲壯詞
悲情慘景,刻骨銘心,浩然正氣,重現眼前。當時一口氣讀罷,作者的高大形象已印在我心中。
二.內容深邃,涵涌廣博。
古人有「讀萬卷書,走萬里路」之說。欲成為詩人,必具才、識、學。見識閱歷,影響詩觀,決定詩的層次。梅公少年學霸,資質過人;燕園修學,風華正茂;結識名流,切磨箴規。雖弱冠之年遇上史無前例,然能化消極為積極,借串聯之機游覽河山,陶冶情操。去國之後視野拓寬,交游日廣。以詩人眼光觀照社會,思考人生,記錄行蹤,則生活中之一切皆可成詩。於是就出現了詩集中包羅萬象,無體不備的各種吟唱詠嘆:抒情、寄興、敘事、酬唱、詠志、題贈、記游、輓悼等等。抒志見懷抱,述懷見性靈,寓興則旨遠辭深,論事則推見至明。或托古以方今,或體物而窮理。然於不同題材中,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真情」二字。我喜歡梅公的旅游行吟,這類詩多急就,靈感一來,出口成章,尤見功力。其中一首《憑吊陸秀夫陵墓》:
漫云慘史了無痕,青徑山坡正氣存。
今日猶聞悲壯曲,我來南澳吊忠魂。
蒼莽雄直,格高調壯,撼人心魄,窺杜攀韓。此類多七絕五律,最得山川海岳正氣之助。
三.意境高遠,理氣兼勝。
《文心雕龍》有言:「尋聲律而定墨,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 意境是詩人通過意象組合所描繪的場景,與詩人主體情感融合而產生的整體意象。可以說意境的深淺與意象的表達有密切關係,駕馭自如,始出佳構。詩之基,其人之胸襟也。故前人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之說。觀梅公詩集二千余首,洋洋灑灑,恢奇磊落,才思藻芬。合眾長於一爐,而睥睨於騷苑。在他前後二卷十二篇目中,我尤喜歡『師友文緣』『四海唱酬』『旅遊吟草』一類。且看《詩山論道》一詩:
陶都今論道,諸子百家雄。
逸興三杯外,深談一席中。
繼承循格律,開拓出新風。
古灶長明火,詩花煅更紅。
借參加省文化沙龍詩詞研討為題起興,𣈱述詩觀,辭約而旨達。尤其結句以所在的石灣古灶,燒瓷比喻煅詩,形象生動,意境不可謂不高遠。
四.文采斐然,韻律隽永。
詩詞藝術,體現人間真善美,為詩之道自當講求意境辭藻。若立意為「魂」,體裁為「骨」,則文辭為「肉」。所以練意必練句,練句必練字。可見詩為妙藝,涵濡宏深,愛之者多,能之者少,精而通之,百無一人。梅公治詩嚴謹,參古定法,望今制奇,精鶩八極,心游萬仞,今時之古賢也。請看他20年前的一首《秋興》:
廿載蘋城百事匆,潛心太極自從容。
金雞獨立金風道,野馬分鬃野菊峰。
虛實屈伸循易理,剛柔進退步中庸。
新涼未覺豪情減,且看霜天挺勁松。
自杜甫秋興八首後,歷代效法者多,但突破者少。梅公此詩自出新意,首聯寫的是旅美20年間,尋夢奮鬥之外,太極是其所愛,且習練從容得心應手。頷聯二個術語對仗工巧,金雞金風,野馬野菊,把晨練場景形象呈現人前。頸聯包含道、儒二家之學,通過虛實屈伸,剛柔進退,參透人生哲理。結聯進而升華,季節邁秋,人過中年,然胸中豪氣,如蒼松干雲。
還有題曾嶸大師《洪流鑄古今》巨畫:
國魂何處尋?壺口聽濤音。
萬里聲猶壯。千秋氣未沉。
臨淵驚虎嘯,踞石效龍吟。
焦墨傳神韻,洪流鑄古今。
梅公此詩,如壺口湧瀑,氣勢如虹。讀其詩如臨其境,正所謂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里。這類銜華佩實,突發奇想,雄強俊邁之作,在詩集中比比皆是。
《梅振才詩集》今春已在國內南昌及家鄉台山兩地舉行過發表會,反應熱烈洛陽紙貴。近日將越洋運抵北美,紐約僑學界正在為發表會籌備造勢。海內外詩人紛紛吟詩作詞,表達對梅公的敬仰與祝賀,琳琅滿目,各擅勝場。其中荊楚才女盧素蘭老師一首七律,概括全面,很有代表性,前四句尤其出采:
清音一卷仰雄才,奔放情懷豁眼開。
八十春秋追古雅,二千珠玉飾仙台。
把我想說的都說了。我因前有《東風第一枝》獻詞,今次且借句遙祝:「詩者持也,持其志以養其氣,養其氣以永其年。」期頤之齡,再來一次續集發表會!
2024.7. 14 於悠然居
作者简介:
唐風,诗人,作家,兼修文史,涵泳国学。纽约华文作家协会,美洲中华书法学会,中国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为冰心文学网站特邀顾问兼撰稿,上海格律诗词社专家委员会委员,纽约诗词研究导师,无邪诗社导师。喜探索辨微,求古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