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孟国泰先生在“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体系中,提出了教育的“新五乐”,即: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对于“智乐”的内容,他是这样表述的:注意集中、观察敏锐、记忆快准、思维灵动、想象宽广。现就“智乐”内容,创作小品文系列(十三)——尖锐的东西,一般都窄小。
用锥子刺东西,一刺即破。锥子的锋利,来自于它的尖锐,是它把所有的锋利都集中到一个点上,这就是尖锐的力量。但尖锐的东西,一般都窄小。
人的专注,有如锥的尖锐,它把人的努力集中到一个点上,产生一股锐不可挡的力量。当人专注于一件事时,事情就容易取得突破,取得进展,也就容易促成一件事、成就一件事。所以,我们常劝人做事要专注。
成功的人,往往都是专注的人。但专注的人,因为专注于一点,也就罔顾其他,视角小、眼界窄,而看不到专注之外的风景和风险,不仅错失了许多美丽的人生风景,也容易钻牛角尖,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给自己和事业带来损伤和损失。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了十九年,天天写,每天要写一丈长的手卷,赶上哪天有事,没写够,第二天就得补齐。“日力不足,夜以继日”,为了投入更多的时间,就得少睡觉,司马光特意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警枕”,那个枕头就像个圆木头,睡觉时一翻身,脑袋就从上面滑落,也就惊醒了,便接着写。最终写了300多万字,从公元前403年的战国初期一直写到公元959年五代后期,也就是宋朝以前,一共1362年的历史。
坚持做一件事情,直到成功,你就会成为你想成为的样子。
对爱来说,专注是一件好事,它让我们不三心二意、不朝秦暮楚、不移情别恋,爱一个人,就终老一生。但爱过于缠缠绵绵,过于卿卿我我,过于“专注”,也容易让爱流于狭隘,而看不到众生,看不到这个世界,而缺少对众生和世界的关爱。
对于学习,也要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处理好了,学习就能事半功倍,处理不好,只能是事倍功半,或博而不专,或专而不博。孟国泰先生在《博专歌》中,把两者的关系阐释得十分精准和深刻:有专无博,困在原点;有博无专,浮在表面;不专不博,必定肤浅;博专结合,左右缝源。

黄小平简介
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责编: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