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追忆父亲之三
1981年7月,父亲从铁路客运工作岗位上退休回到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南边的青神县老家,结束了与母亲“牛郎织女”的两地分居生活。
那年,我还不到17岁,接父亲的班,到西安铁路局安康分局安康列车段工作。比我大7岁的姐姐已出嫁。两个弟弟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
父亲退休回到老家,正好赶上生产队土地包产到户,他成了家里最主要的劳动力。每天与母亲一道在田地里辛勤耕耘,比在铁路上工作还要更加辛苦。凭着勤劳和节俭,两年后家里盖了7间新瓦房,当时在村里算是“豪华”的建筑。我理解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从参加工作起到我1988年成家之前,我每月的工资除了留下生活费,全部都寄给了母亲。
几年后,最小的弟弟也参加了铁路工作,成为客运列车上一名乘务员。至此,我们姐弟四人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和独立的生活,不再需要父母经济上的帮助。也就是从那时起,看到父母日渐衰老,我们经常谋划要让辛苦操劳的父母过得幸福快乐。
父亲在工作单位时,出了名的勤俭节约,一直保持“五个没有”:一没有留过任何发型,头发长了剃成光头,省了理发钱;二没系过皮带,裤子用布绳拦腰一扎,省了买皮带钱;三没有花钱买过衣服,一年四季都穿单位发的工作装(铁路服),省了买衣服钱;四没有戴过手表,但上班从来没有迟到过;五没有穿过皮鞋,永远都是穿单位发的劳保鞋或母亲做的布鞋。所以,我们姐弟四人商量,首先消灭父亲的“五个没有”,让父亲享受快乐的晚年幸福生活。但是我们的“好意”,却遭到父亲坚决的“反抗”。我们说服父亲不再剃光头,留个既精神又好看的发型。父亲却说,留光头提神醒脑又舒服,早晚洗脸顺带用毛巾往头上抹一下全都干净了;买好皮带让父亲系上,父亲说不习惯,用惯了布绳扎裤子。我特意为父亲买了块手表,可父亲戴在手上看了看就取下来,说戴手表既不舒服还担心损坏了,别扭。至于皮鞋,买回来了他也不穿,说是上山下地干活不方便,坚持只穿上海牌胶鞋(这是父亲身上唯一的名牌商品)和母亲做的布鞋。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父亲多年养成的这些勤俭生活习惯,不过他工作时的“五个没有”,退休后有一个不得不改变了。父亲在单位工作时上下班都穿一身工作服,退休带回家的铁路服穿烂后只好“被迫”穿便装了。1996年春节,我回老家过年,给父亲买了一件呢子大衣,成为父亲的“礼服”。平时舍不得穿,走亲访友时才穿。直到2003年父亲去世,这件大衣竟然还是半新的,让我感伤不已。
一次我休假回老家看望父母,早上刚起床,就见父亲手持竹筢,身背一背篓发黄的树叶从外面回来,他喘着粗气、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我奇怪的问父亲一大早,哪儿来的树叶?父亲笑着不答。母亲对我说,你父亲闲不住,享不来福,一年四季无论天晴,还是刮风下雨,每天凌晨天不亮就出门上山拾柴禾,房前屋后到处都堆满了,家里放不下就给你姐姐家背去,劝他休息一天不去都不肯。
我心疼地对父亲说,您何必这么辛苦呢?为何不像邻家的老人一样去钓鱼,或去茶馆喝茶摆龙门阵呢?钓鱼工具和喝茶开销包在我身上。父亲当即一口回绝了我,说那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
父亲为何就享不来福呢?第二天早上我悄悄地尾随父亲来到山上,只见父亲将背篓和竹筢轻轻放下,双手一颗接着一颗地抱着碗口大的松树、青杠树用力摇动,顿时树上“哗哗”落下许多发黄的树叶和干了的树枝。父亲见我来到山上兴奋不已。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一颗接着一颗地抱着树摇动,一会儿时间,地上满是落下发黄的树叶。我和父亲用竹筢将树叶筢拢在一起,装了满满一背篓。
回家的路上,父亲对我说,山上空气好,附近几座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山给我们的“财富”永远都取之不尽。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给家里拾了柴禾,一举两得。父亲还对我说,他喜欢家乡的绿水青山,一天不到山上运动出点汗就感觉身体不舒服,每天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们认为非常辛苦的事情,父亲却觉得这是一种享受。原来父亲对幸福的理解这么简单,我彻底理解了父亲,我告诉母亲和姐姐、弟弟,父亲愿意做的事情我们都不要去干涉和阻止,只要父亲觉得快乐就好。
父亲退休后无论走到那里,常常向乡亲们炫耀:托共产党的福,退休不工作了,还每个月领59.63元工资。许多人投来羡慕的眼光,夸他是有福之人,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父亲听到夸奖心里感觉比吃了蜂蜜还甜,父亲就是在这种非常知足和自我陶醉、洋洋得意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后来父亲的退休工资年年都有所增长,他却记不住了,别人问他拿多少钱的工资,父亲总是自豪地回答说退休前拿72.84元,退休后拿59.63元,工资都是孩子母亲保管着。至今村子里附近的乡亲们,说起父亲都记得这两个数字,因为他们听父亲唠叨过无数次了。
我每年休假回去,父亲都会认真的问我退休工资还增长吗?我每次都会鼓励父亲多保重身体,只要健健康康的活下去,就会亲眼看到退休工资一年比一年多。2002年春节我回老家,父亲特别兴奋的告诉我,他的退休工资又涨了,收入已接近1000元了,同时反复追问我退休工资还涨吗?我肯定的回答:绝对还会涨!前提是您要坚持活长命百岁,退休工资肯定能突破一千、二千、三千……父亲高兴极了,连声说一定努力活长一点。
2003年3月,我接到大弟弟电话,父亲被老家县医院诊断为食道癌,已经到了晚期。噩耗传来,如五雷轰顶和乱箭穿心,我怎么也不相信健康的父亲突然得了癌症,我急忙从陕西安康赶回四川老家。
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被病魔折磨已日渐消瘦。我流着泪责怪父亲,为啥平时不注意保养身体,答应过我好好活,还不到72岁,退休工资还没涨到1000元,怎么就不坚持了?父亲断断续续的回答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子欲孝而亲不待。无论我们做子女的怎么尽心尽力和万般不舍,父亲还是在2003年6月8日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父亲的一生,我们认为艰辛、不易,没有享受幸福。但父亲临终前告诉我,他一生虽然坎坎坷坷,但总的来讲充实快乐、幸福,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撰稿人: 李安全
作者简要情况
李安全,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籍贯四川省青神县,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7月参加铁路工作,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西安铁路局、郑州铁路局、中铁快运、成都铁路局工作,从一名普通铁路职工,成长为铁路基层站段领导干部,2013年7月从中铁快运调入成都铁路局安全监察室工作至今。工作中大部分时间长期从事文字工作,主要负责单位文件、电报起草,以及年度总结和先进材料、通讯报道撰写等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至今撰写的各种体裁文章数百篇先后被国家、省、市报刊和杂志刊登。
邮箱3751439749@qq.com
青神县河坝子“爱情山”七夕征文启事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在2024年七夕节即将来临之际,为提升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爱情山】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三苏文学特举办“爱情山”七夕征文,欢迎文朋诗友们积极响应,多多支持。
1、“爱情山”七夕征文时间从即日起至8月10截至,在8月12日揭晓获奖者名单。
2、投稿请注明:“爱情山”七夕征文。
3、“爱情山”七夕征文的体裁不限,诗词、歌、赋、散文、小说、随笔等均可。
4、“爱情山”七夕征文作品将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展示。
5、“爱情山”七夕征文设一等奖一名,要求浏览量3000以上,点赞、在看各500以上,奖红包100元。
二等奖2名,要求浏览量2000以上,点赞、在看各400以上,各奖红包80元。
三等奖3名,要求浏览量各1000以上,点赞、在看各300以上,各奖红包50元。
6、在“爱情山”七夕征文期间,作品打赏在10元以上的,打赏的80%归作者,20%作为奖励红包,如有赞助,奖励红包将同时提高。
7、在“爱情山”七夕征文结束之后,所有参加征文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今日头条《三苏文学》专栏、VV平台上陆续展示。
欢迎文朋诗友们投稿支持,投稿请加微信/ZWB612462,作品发私聊窗。
三苏文学社
2024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