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树》读后感(之一)
文/王文
读完张清亮的散文《皂角树》,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充满岁月痕迹和温馨回忆的世界。这不仅仅是一篇关于树的散文,更是一部关于家庭、关于成长、关于时光流转的深情之作。
文章开篇,作者便以奶奶家那两棵皂角树为引子,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童趣和乡村气息的场景。皂角树,这个在现代生活中可能并不常见的植物,却在作者的笔下焕发出了别样的生机。它们不仅是奶奶家的标志,更是作者童年时光的重要见证。
随着文章的深入,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皂角树深厚的情感。春天,皂角树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摇曳生姿;夏天,皂角树上挂满了形如镰刀似的皂荚;秋天,皂角成熟,奶奶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打下皂角,晒干后用来洗衣服。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场景,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生动和温馨。
除了对皂角树的描写,作者还巧妙地融入了家庭生活的细节。奶奶的身体不适,爷爷在外工作,哥哥陪伴奶奶熬药,这些情节都让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而奶奶用皂角做药引子、用皂角树的汁液治疗伤口等细节,更是让我对皂角树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和敬意。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通过对皂角树的深情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的感慨。皂角树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却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作者心中永恒的风景。这种坚韧和生命力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和身边的人。
总的来说,《皂角树》是一篇充满情感和哲思的散文。它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和童年的深深眷恋,也让我对生命和时光有了更深的思考。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棵皂角树将继续在作者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者系教研室教研员)
《皂角树》读后感(之二)
文/吴铭
张清亮的《皂角树》一文,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深受触动。以下是我对这篇文章的几点读后感想:
1. 童年的美好回忆
文章开篇便以奶奶家那两棵皂角树为引子,瞬间将我带入了作者的童年世界。皂角树不仅是童年的玩伴,更是那段无忧无虑时光的象征。春天嫩绿的树叶、夏天满树的小黄花、秋天成熟的皂荚,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童年的欢乐。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些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时光。
2. 家族的记忆与传承
文中通过皂角树的叙述,串联起了家族的历史和记忆。从奶奶用皂角做药引子、洗衣服,到爷爷和大伯们从事皮毛行业,皂角树见证了家族的兴衰与变迁。这些故事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更让我体会到了家族记忆和传承的重要性。每一个家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去铭记和传承。
3. 生活的艰辛与坚韧
文章中还提到了作者在童年时期经历的一些艰辛时光,如奶奶身体不适、国家百废待兴等。然而,在这些艰难的日子里,皂角树却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依靠。煮熟的皂籽充饥、皂角叶汁治脚伤,这些细节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智慧。这不禁让我反思,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智慧去面对,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张清亮在文章中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皂角树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生活上的帮助,更在精神上给予了他们慰藉和力量。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让地球母亲能够持续为我们提供生命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5. 对亲情的怀念与珍惜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表达了对奶奶的深深怀念之情。通过对皂角树的回忆,作者勾起了对奶奶无尽的思念。这种亲情的力量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亲情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给予我们温暖、力量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散文《皂角树》让读者懂得了,作者这一代人童年的美好、家族的记忆与传承、生活的艰辛与坚韧、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以及对亲情的怀念与珍惜。相信这些感悟将会伴随我们走向未来的岁月,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