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小幽默四则
徐志赓 浙江东阳
(一)云海
卷积云是片海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这样的云,这样的天
却让我,
让我自云云人海独独看到你。
海子说,天空一无所有。
它却有云,有海。
你说,你不是两手空空。
我却没风,没你。

(二)八一八 发一发
(幽默诗歌)
非瘟疫情猪冤大
误杀成千上万家
八月夏秋高身价
猪友交流奖车了
难忘2018
猪市风云加大
站在2019
养猪兄妹悲喜交加
悲: 猪病无奈清栏
喜: 猪价超越史篇
坚定信念向前
再创历史新片
择机不晚
盲目伤感

(三)幽默故事
老和尚与小和尚
两个和尚在江边看到几只逆水而游的鱼。
小和尚:“鱼真傻,逆水而游,多辛苦!”
老和尚:“它们在享受奋斗的快乐。”
小和尚:“顺水而行,不是享受更多快乐吗?”
老和尚:“你看那片黄叶,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随波逐流。逆水而游,才能享受真正的快乐。”
然后老和尚把鱼捞起来,回去炖炖吃了。

(四)老人别忘“精神营养”
在今天的商品经济社会,很多人都瞪大眼睛,一会儿追这个,一会儿攆那个,但终究离不开两个字——名和利。因此,许多人一生都被这名缰利锁捆得牢牢的,有的为此透支了健康,甚至有的为此过早地付出了生命。遗憾的是,他们都忘记了这些都不过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19世纪德国大哲学家叔本华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他说,人类现在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就是拿自己的健康去换取身外之物。
这话说得一针见血。
现代人很重视生活质量,尽量吃好、喝好,但却忘记了精神上的营养。我们现在太多地追求了物质上的享受,而忽视了自己精神上的营养。那么,什么是精神上的营养呢?著名指挥家、钢琴家滕矢初在哈尔滨理工大学演讲时说,我觉得音乐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不管是学理科的还是学文科的,都具有陶冶内心的重要作用。滕先生这里说的音乐教育,即是精神营养的一种。我认为,音乐、文学、艺术、美术、影视、戏剧等一切关于真、善、美的教育,都是精神营养。如在闲暇的时候读一读古往今来的名篇佳作,经常欣赏一些高雅的影视、戏剧作品,多听听优美的音乐,深入了解一下音乐产生的背景,在纷繁的信息时代里进行一些精神上的保养,不妨从中国本身的文化里先汲取营养。
许多离退休老同志都喜欢到公园里去聊天,但他们“谈论的都是下一代”,“担心的都是社会风气败坏”,“发的牢骚全是痛恨腐败”。牢骚满腹,意见多多,尽是不开心的事。所以,我就觉得,每个人都要可怜可怜自己的精神,给自己每天哪怕是30分种的时间,好好地静下心来,听一听音乐,欣赏欣赏美术、雕塑、建筑、书法,读一读悠闲的诗歌、散文……在这种安静、舒适的心态里去寻找一种意境,在这种意境里使自己身心得到平衡,精神得到保养。如此持之以恒,我们就会远离忧虑,远离烦恼,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永远充满阳光。
当然,老同志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也是补充精神营养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但目的一定要明确,那就是锻炼身体,愉悦精神。前不久,在电视上看到两个老年秧歌队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互相较劲,互相唱对台戏的镜头,心里很不是滋味。都六七十岁的人了,何必因玩斗气?扭秧歌不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大家乐呵吗?互相捣乱,水火不容,心里憋着气,那不是没事找事,没病找病吗?还有在舞厅里,老年人因舞伴问题出现纠纷的事也时有发生。老年人的心理很脆弱,嫉妒心比较强烈,因此,我认为,作为老年人还是少进娱乐场所为好。
我一向主张,老年人在晚年的生活中,应时刻保持平静的心态,多参加些平淡的活动,多做些悠闲的锻炼,在音乐中忘却纷争,在读书中抚摸人生,多一些轻松愉快,少一些忧愁烦恼,天天做一些精神保养,你就能颐养天年,你就能健康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