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感悟】择日(40)
在青年时代,人们为追求梦想会招来很多烦恼。中年以后,拥有了足够的人生自由却又想追求思想上的自由。
我喜欢唯美的东西,喜欢简单地存在,对太严肃,太深沉的东西不太感兴趣。
眼下,真是个非常时期,没有人能预测这些事物将来会经历怎样的命运。一个时代所产生的影响,会造就和经历具有这个时代特色的命运。同时这个时代本身也在承受着自己的命运。
有时在想,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会不会还与我在读同样的书?那本我读了几十年的书,现在还在读,但感悟却真的不一样。
人们的思想、行为与感情有时会自然而然地合并同类。而同类人之间更能彼此了解与信任。一切会更明朗、更纯净、更符合契约。会理性有序,中正平和地存在着。彼此没有过多的奢望,但却有很多相似之处。外在的自然界的一切,能在诗化后融汇到现实之中。没有太多的利益得失,能洁身自好地长久相处。以交谈的方式互相取暖。注重于伦常与德行的修为。故而,这种人际关系应该是久而不衰的,并且会令人羡慕地存在下去。
中国人,自古就很注重品德的修养,所以一些违反道德的东西,总是会有很多人站出来指责,我认为;这应该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而且,我越来越觉得这些美德是人类同共的财富。是通过几千年的新陈代谢遗存下来的,这些准则,我们都应该自觉地去遵循。好的东西,就必须借鉴。先人留下的,富有教益的东西,是值得,也必须得到我们的尊重。
溯源千年之外,再相比当下,我们在品德修养上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这无需我赘言,大家有目共睹。如果把我们的言行仅仅以违法乱纪来衡量,这可能显得太低级了。但,尽管如此我们有一部分的高级知识分子,高级领导干部,也未能做到“知止”。这些人本该是社会主流的领引啊。
是的,他们缺的不是这方面的知识。而是缺少对自我的真正认识。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忘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只是过多的用语言来证明自己对国家、对社会的忠诚,而行为却与其背道而驰,这些人的言行,对社会不仅没有任何进步的意义,所产生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
故而,当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首先应该修正自己的方向,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或许这样,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
晨曦,2024年7月于贵阳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