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林一禅,1958年出生,湖北省当阳市人。做过农民、工人、文学期刊编辑、编辑部主任。创作有近体诗、现代诗歌、小说、杂文、文艺评论等作品一百多万字。
简评慕弘的书法作品
林一禅
慕弘,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会员,荆门市书协副主席,三楚书法院院长,中国三楚传媒网总编辑。也是多年的老朋友,多次相逢于文化活动,很欣赏其书法才艺。
几天前,在研讨会上又见慕弘,便笑呵呵的寒暄:“走近老弟,立即感觉翰墨飘香,沁人心脾,浸透骨髓,洗礼灵魂。”此话并非客套恭维,而是情不自禁,一语道破慕弘书法内涵丰富的玄机,可以说笔走龙蛇,牵引潮汐。风韵飘逸,精气神凸显,灵动不失法度。
书法家无不师从古碑名帖,无不涉笔楷书、隶书、行书、草书而有所擅长,情有独钟,逐渐形成个性、特点、特征,即自我、这一个,或者叫独特的书法风格。乍看大方之家的作品长相模样类似近似大体一致,仔细观察则各具特色、各有千秋。譬如说慕弘书法作品犹如他的嫡生子,一脉相承其文化基因,这个亲儿子的属性只能属于慕氏,别无取代。
昨天上午八点时分,电脑一开机就涌出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原来是慕弘的宝贝儿女。了不起呀!年龄小,获奖多,馆藏多,还漂洋过海走出过门呢!他们的爹也被评选为体制内优秀人才,其书法论文曾荣获市文艺最高奖。慕弘应邀给中小学生讲书法课,他的儿女都是书法课代表,也是学生们模仿的对象。慕娃娃的综合素质包含力学、美学、哲学、人文、艺术等等,用舞蹈表现笔法,用肢体展示结构,用动态诠释章法,尽情演化天地之道。
那些小精灵蚕头燕尾,纵横列陈,做翰林体操,外拓、中行、内擫,阴阳交汇太极,万象变化其中。时而提按搭裹,刚柔并济;时而抑扬顿挫,挥洒自如;时而绞转折回,旁逸斜出;时而弧线飞白,藏而不露;时而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时而行云流水,龙翔凤翥;时而气贯长虹,势若奔雷;时而铁画银钩,直逼公孙大娘弟子舞剑;时而阒谧无声,万籁俱寂;时而跏趺坐姿,仿佛进入菩提禅境。感慨如星辰点缀夜空,如绮霞灿烂清晨,如羽衣霓裳奇幻,如瀑布飞挂万仞绝壁,如崖柏根雕阅历千古,如玉佩含天地灵气,孕日月精华。
慕弘,雅号:痴书斋主、百忍堂主。寓意痴心不改,忍受孤独寂寞,痴与忍正是法书修行之佳境。他私淑民国高僧弘一法师,钟爱其手迹墨宝如痴如醉浑然忘我。好一个忘我,禅意若即若离若隐若现,成就了慕氏禅书尺素。禅意书法并不简单,非淡泊者不为,非涵养者不为,非贤德者不为,非慈悲者不为,非觉悟者不为。显而易见,慕弘具备这些条件,功到自然成。他的作品体式有别,却又别具一格,其结字如结缘,意象、意境因缘和合而生。笔意着落处,形神兼备。笔墨枯似古柏盘根、老藤缠树、松枝遒劲,笔墨湿如喷泉洒脱、金缕柔韧、软玉圆润。线条流畅,开示大直若愚,大巧若拙,字里行间不乏哲理思辨。
古隶演变成楷书,据说还有一个典故:在孔夫子的坟墓旁边,子贡栽种了一棵楷树,躯干峻拔,枝叶破空,裁云镂月。楷树与楷书谐音,虽然穿凿附会,倒也不伤大雅。慕弘偏重弘一书法体,当然还要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褚遂良等各家字体,大凡造诣颇深的书家概莫能外,那么慕氏作品就另有叶脉根源,即华夏国粹书法传承。无妨借鉴他人之语引用点评: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蔡邕)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结,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 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神不外散。(朱和羹)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张怀瓘)
网上有一副对联《撇捺人生》:“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意思是做人要放得下又拿得住,若将下联尾改为“即归真”,那就超凡脱俗了。笔墨讲究起收、阴阳、方圆、提按、顺逆、藏露、转折等等,与其说写字,不如说书写人生。世俗人起步从零开始,要放得开收得住。阴阳调和则平衡,方圆成规矩秩序,提按者升与降,顺逆而知进退,藏露以待时机,转折乃灵活应变。等把字练好了,人生就彻悟通透了。慕弘修为书墨必先放下,舍得者有舍有得,放下的是世俗名利,舍弃的是精神枷锁和心灵缧绁,获得的是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慕氏笔力显张力,颇具骨力质感,笔画峻峭挺拔并发裁云镂月之势,笔韵悠然达古传神,笔趣陶然赏心悦目。慕弘乃性情中人,亦或是沉潜之人、半隐之人,笃定以书培德,以书载道,以书信誉,以书坦诚,以书教育,以书春风化雨,以书未来薪尽火传。
2024年7月16日
沈潜翰墨幻亦真
林一禅
慕弘,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会员,荆门市书协副主席,三楚书法院院长,中国三楚传媒网总编辑。也是多年的老朋友,多次相逢于文化活动,很欣赏其书法才艺。
几天前,在研讨会上又见慕弘,便笑呵呵的寒暄:“走近老弟,立即感觉翰墨飘香,沁人心脾,浸透骨髓,洗礼灵魂。”此话并非客套恭维,而是情不自禁,一语道破慕弘书法内涵丰富的玄机,可以说笔走龙蛇,牵引潮汐。风韵飘逸,精气神凸显,灵动不失法度。
书法家无不师从古碑名帖,无不涉笔楷书、隶书、行书、草书而有所擅长,情有独钟,逐渐形成个性、特点、特征,即自我、这一个,或者叫独特的书法风格。乍看大方之家的作品长相模样类似近似大体一致,仔细观察则各具特色、各有千秋。譬如说慕弘书法作品犹如他的嫡生子,一脉相承其文化基因,这个亲儿子的属性只能属于慕氏,别无取代。
昨天上午八点时分,电脑一开机就涌出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原来是慕弘的宝贝儿女。了不起呀!年龄小,获奖多,馆藏多,还漂洋过海走出国门呢!他们的爹也被评选为体制内优秀人才,其书法论文曾荣获市文艺最高奖。慕弘应邀给中小学生讲书法课,他的儿女都是书法课代表,也是学生们模仿的对象。慕娃娃的综合素质包含力学、美学、哲学、人文、艺术等等,用舞蹈表现笔法,用肢体展示结构,用动态诠释章法,尽情演化天地之道。
那些小精灵蚕头燕尾,纵横列陈,做翰林体操,外拓、中行、内擫,阴阳交汇太极,万象变化其中。时而提按搭裹,刚柔并济;时而抑扬顿挫,挥洒自如;时而绞转折回,旁逸斜出;时而弧线飞白,藏而不露;时而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时而行云流水,龙翔凤翥;时而气贯长虹,势若奔雷;时而铁画银钩,直逼公孙大娘弟子舞剑;时而阒谧无声,万籁俱寂;时而跏趺坐姿,仿佛进入菩提禅境。感慨如星辰点缀夜空,如绮霞灿烂清晨,如羽衣霓裳奇幻,如瀑布飞挂万仞绝壁,如崖柏根雕阅历千古,如玉佩含天地灵气,孕日月精华。
慕弘,雅号:痴书斋主、百忍堂主。寓意痴心不改,忍受孤独寂寞,痴与忍正是法书修行之佳境。他私淑民国高僧弘一法师,钟爱其手迹墨宝如痴如醉浑然忘我。好一个忘我,禅意若即若离若隐若现,成就了慕氏禅书尺素。禅意书法并不简单,非淡泊者不为,非涵养者不为,非贤德者不为,非慈悲者不为,非觉悟者不为。显而易见,慕弘具备这些条件,功到自然成。他的作品体式有别,却又别具一格,其结字如结缘,意象、意境因缘和合而生。笔意着落处,形神兼备。笔墨枯似古柏盘根、老藤缠树、苍枝遒劲,笔墨湿如喷泉洒脱、金缕柔韧、软玉圆润。线条流畅,开示大直若愚,大巧若拙,字里行间不乏哲理思辨。
古隶演变成楷书,据说还有一个典故:在孔夫子的坟墓旁边,子贡栽种了一棵楷树,躯干峻拔,枝叶破空,裁云镂月。楷树与楷书谐音,虽然穿凿附会,倒也不伤大雅。慕弘偏重弘一书法体,当然还要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褚遂良等各家字体,大凡造诣颇深的书家概莫能外,那么慕氏作品就另有叶脉根源,即华夏国粹书法传承。无妨借鉴他人之语引用点评: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蔡邕)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结,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 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神不外散。(朱和羹)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张怀瓘 )
网上有一副对联《撇捺人生》:“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意思是做人要放得下又拿得住,若将下联尾改为“即归真”,那就超凡脱俗了。笔墨讲究起收、阴阳、方圆、提按、顺逆、藏露、转折等等,与其说写字,不如说书写人生。世俗人起步从零开始,要放得开收得住。阴阳调和则平衡,方圆成规矩秩序,提按者升与降,顺逆而知进退,藏露以待时机,转折乃灵活应变。等把字练好了,人生就彻悟通透了。慕弘修为书墨必先放下,舍得者有舍有得,放下的是世俗名利,舍弃的是精神枷锁和心灵缧绁,获得的是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慕氏笔力显张力,颇具骨力质感,笔画峻峭挺拔并发裁云镂月之势,笔韵悠然达古传神,笔趣陶然赏心悦目。慕弘乃性情中人,亦或是沉潜之人、半隐之人,笃定以书培德,以书载道,以书信誉,以书坦诚,以书教育,以书春风化雨,以书未来薪尽火传。
2024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