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是从个体出发的课堂
传统课堂,从古至今,几乎都是“自上而下”施行的。数千年来,这一铁律贯穿古今、不曾改变、雷打不动。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加班加点、苦拼硬干、死记硬背,增大作业量考试量,早晚自习全用上、周末假期不放过、夜晚干到12点,题海套路深,刷题刷到手抽筋;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原本是脑力劳动的活儿,活脱脱变成了体力劳动的活儿……师讲生听、人云亦云、风吹一边倒、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守株待兔,固步自封、孤芳自赏、画地为牢……这些问题形成了当下课堂的两大奇观:一是把不同的人培养成了相同的人:罐头来自工厂,长得一模一样;课堂齐步走,伤人不用手;课堂一刀切,伤人不见血。二是培养了一个厌学的民族,2.5本,是我们的人均年读书量。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中考)催生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从个体出发”。纵观教育的发展大势,齐步走、一刀切的教育,正在走向“从个体出发”,走向自主选择:高校有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供选择;高中学科有必修课与选修课;外语有六种选择,不再是一股独大的英语;高考考试学科有12种选择……所有的这些选择,都正在召唤“从个体出发的新课堂”。
是的,新课堂,是从个体出发的课堂!是“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共建一个大同世界”的课堂。
新课堂,是自然与自主的课堂
返璞归真成大道,化繁就简是正途。新课堂,不是演戏的课堂。在这里,没有刻意预设,没有精心安排,没有束缚羁绊,一切均自然流露。新课堂,没有表演,没有伪装;没有老师的一厢情愿、喋喋不休、好为人师,有的是原汁原味、神情专注、始终如一的可持续发展平台。在这里,有无穷的问题亟待解决,有无数颗好奇心需要激发,有无数心灵需要滋养。
新课堂不是“因材施教”的课堂,而是“因材自教”的课堂。新课堂坚信:最好的教育是自育,最好的教学是自学,最好的管理是自理,最好的评价是自评。在这里,教师敢于放权、放胆、放手、放心,无条件地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凡是学生能自己完成的,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试卷讲评。新课堂倡导:父母不要靠,老师不要依,自己命运自安排,自己快乐做自己。志要自己立,书要自己习,自己学习自己抓,自己就是好老师。路要自己走,饭要自己吃,自己事情自己做,自己开辟新天地。新课堂推行完成任务的流程:个体不会对子帮,对子不会小组帮,小组不会全班帮,全班不会老师帮,让每一个学生天天向上、茁壮成长。
新课堂,是人文与安全的课堂
新课堂,不仅仅是尊重人性与个性,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更是人的“体、智、情、创、和”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课堂。在这里,人情有滋有味,个性充分张扬,人脉左右逢源,人气蒸蒸日上,人道备受尊重,人格独立高尚;每个人都志存高远,没有鼠目寸光;每个人都充满爱心,相互帮忙;每个人都专心致志,意志刚强;每个人都气质高雅,精神爽朗。在这里,个性随时可以得到张扬;每一点创新都能得到激励;人格在不经意间得到完善,每一个生命在这里都能演绎出生命的荣光。
在新课堂上,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精于合作、大胆创新;学生不惟书本、不惟权威、不惟经典,敢于质疑、修正、超越、完善。在新课堂上,没有打击报复,没有冷嘲热讽,没有秋后算账,没有后顾之忧,有的是鲜活个性的张扬,而没人乱开黄腔;有的是兼容并包、理解原谅、激励欣赏。


新课堂,是智慧与快乐的课堂
传统课堂的弊病之一是:一看就懂,一做就蒙:一听就会,一做就废;一想就乐,一用就错。为什么?因为:看过听过,不算学过,思过讲过,才算学过,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为落实“一核四层四翼”,新课堂主张:夯实基础,深度学习,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新课堂,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召唤与吸引,更是一种激发与解放,使学生自由地驰骋于智慧的无限疆场。新课堂,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星球,有着适合种植任何一种植物的土壤。在这里,学生胸怀大梦,饱含大爱,展示大智,担当大任,走向大和。在这里,尽可能把“教”留给了人工智能,把“育”留给了自己,让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教中学。在这里,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每一个人的身体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创新创造因素、和谐因素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弘扬。
新课堂,是轻松愉悦的,笑声不断的,无拘无束的课堂。在这里,组织(小组合作)生教生、生考生、生帮生、生评生,是快乐的;唤醒、点燃学生,是快乐的;疏导、引导学生,是快乐的;激励、夸奖学生,是快乐的。在这里,自主学习,是快乐的;自主教学,是快乐的;自主管理,是快乐的;自主评价,是快乐的。在这里,强身健体是快乐的,为理想而奋斗是快乐的;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是快乐的;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是快乐的;观察是快乐的;识记是快乐的;思考是快乐的;想象是快乐的;实践是快乐的,创造是快乐的,创新是快乐的;与自己生命和谐,是快乐的,与他人生命和谐,是快乐的,与万物生命和谐,是快乐的!新课堂,让师生心胸宽广、心情舒畅、心灵透亮、天地欢唱。
新课堂,是做减法和高快的课堂
新课堂,以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为导向,坚持从个体出发,只做减法,不做加法。减掉预习课——人生没有预演,只有现场直播。减掉课后作业——真课堂,当堂完成,不留尾巴,绝不拖到课后。减掉教辅助学——教辅如同拐杖,人生病走不动了,肯定需要拐杖,人康复了,再拄拐杖,就会被贻笑大方。减掉题海战术——新课堂,不是刷题的课堂,更不是玩套路的课堂,而是无情景不解题(解决问题,下同),无思维不解题,无价值不解题,无任务不解题的课堂。
新课堂,是高快的课堂,是“多快好省高”的课堂——多:笑声多,掌声多,欢呼声多;快:快速,快捷,快活;好:设置目标好,达成目标好,反馈目标好;省:省时间,省精力,省资源(水、电、气、食品等);高:高级的,高端的,高质的。新课堂,令人向往;新课堂,使人疯狂;新课堂,让每一个人都风光!
作者简介
孟国泰,浙江师范大学继教学院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研究院原院长、兼职教授,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实验学校总校长,陕西师范大学西部课堂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之“三标课堂”创始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奠基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936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构者、中共中央机关报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封面人物。被誉为“教育创新英雄”“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当代新教育三大体系建构者之一”。
丰湖简介
丰湖,位于广东惠州市城西,又称西湖,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舆地纪胜》卷99有对惠州的记载:丰湖“在郡城西,广袤十里。治平间陈公偁领州,经画作堤截水,今台馆为广东之胜”。《方舆纪要》卷103记载惠州府归善县:丰湖,“(宋)太守林俛叙云,湖之润溉田数百顷,苇藕蒲鱼之利。数万民之取于湖者, 其施以丰,故曰丰湖”。
“丰湖教育论坛”简介
“丰湖教育论坛”由“教育创新英雄”孟国泰先生、“新锐校长”唐渝勇先生联合发起,旨在开辟教育新路,探寻教育新域,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理念、新理论、新认知、新路径、新实践(简称:五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