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城市素描(20)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穆棱
作者:龚强
在伟大祖国的东北边陲,有一座日渐崛起的魅力之城,它如同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镶嵌在中国与俄罗斯的边境;远古肃慎人 在这里劳作生息,海东盛国的旌旗在这里猎猎飘动;契丹辽朝在这里设置东京道,女真人的骏马在这里纵横驰骋;东北抗联的篝火在这里熊熊燃烧,五星红旗引领26万穆棱人策马追风……这座城市的名字源于满语“骏马”,它就是厚积薄发,蓄势腾飞的穆棱。它是中国最具安全感的百佳县市,它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誉称;它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市,它是黑龙江省乡村产业振兴的典型……
穆棱,古韵绵长,历史悠久,穆棱,锦山秀水,人杰地灵。穆棱境域,远古时期是肃慎居地。东汉以后,是肃慎的后裔挹娄、北朝的勿吉、隋唐的靺鞨疆域。渤海时期,穆棱地域为牧马场。五代十国时期,为契丹 女真属地。辽时为女真 东京道疆域。金为女真别部。属上京路。元至顺元年(1330年),为辽阳行省开原路的辖地。明永乐四年(1406年),设治麦兰河卫,隶属奴儿干都司。清初为穆棱路,属东海窝集部。清雍正四年(1726年),属泰宁县。 雍正七年(1729年),泰宁县裁撤,仍属宁古塔副都统。清宣统元年(1909年),为穆棱县。民国二年(1913年),穆棱县设县公署。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穆棱县政府改为穆棱县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1日,穆棱县民主政府建立。1949年3月,穆棱县民主政府改组为穆棱县人民政府。1995年4月8日,撤消穆棱县,设立穆棱市。穆棱,自然资源丰厚富集。有231万亩耕地,水资源总量13亿立方米;有红豆杉、黄菠萝、核桃楸等名贵木材,蓄积量达2.2亿立方米,71%森林覆盖率;蕴藏黄金、红兰宝石、煤炭、石墨、沸石、玄武岩等诸多矿产,地下资源富集。风力资源蕴藏量达130万千瓦以上,有“中国风电之乡”的美誉。
穆棱,文化底蕴厚重丰盈。穆棱“小四方山城”,由石城和土城联接组成,土城在东侧山腰,石城在四方山山顶,城中有广场,城门宽阔居中,山城构筑奇特,呈不规则多边形;石城墙依山势修筑,渤海、辽金时期遗迹、遗物,经考古确定。穆棱“粮台山古城”,因清朝钦差大臣吴大澂督办边务时在此设立招垦局和粮仓得名;山顶平坦,略呈方形,北墙东侧为城门旧址,城墙依山用土筑成,粮台山古城建于约4000年前,最早期器物与鹦歌岭考古时期相同;中期器物距今2000年左右,晚期器物大约与渤海时期相同,经辽、金一直延续到满清。
两城遗址在黑龙江实属罕见,获国家一级保护古文化遗址殊荣。国家东北虎豹公园,六峰湖自然保护区、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风光绮丽,灵山秀水,出文化精英;宋青松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蒋开儒《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神州大地传颂。这里是歌词创作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它还有全国文化先进县的盛名。中东铁路历史文化穆棱陈列馆,以我国中东铁路历史文化题材的最大展馆著称;在这里可以回望19世纪末沙俄强迫清政府同意“借地筑路”那段屈辱的历史;了解中国东北“丁”字形铁路穆棱路段的建设、发展和历史沿革过程;馆藏内容详实丰富,还包括“先民的足迹、中东铁路概况、中华民国前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七部分内容。以史为鉴,传承文脉,读史明智,经世致用。
穆棱,产业集聚全面振兴。木制品、塑料及麻纺、农产品加工、矿产和建材、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五大优势产业,是穆棱产业的强大支撑;木制品产业,中俄边境地区最大的木制品产业集群,塑料及麻纺产业,中国塑料产业创业基地、全国麻纺纱总锭数单体城市占有量第一城;农产品加工产业强大,132万亩沃土获得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认证;荣获中国晒烟之乡、中国大豆之乡、国家级品牌农业示范县、中国农业生态示范市、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市等多项殊荣。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格力AI智能家电、星鹏储能、空气源热泵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正加速聚能;2个风电场、1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5000吨超临界电站阀门制造企业省内称雄;建材企业群、石墨加工企业潜力巨大,动力十足,聚力腾飞,7处煤矿企业整装待发,勇创佳绩,书写恢宏……
这就是激情无限、潜力无限、动能无限的穆棱;
这就是魅力无限、前景无限、风光无限的穆棱……
(参考资料来源:穆棱市人民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