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鹤架山
◎ 红榜作家 彭 翠 萍

2024年农历六月初六早晨,濛濛细雨似纷纷扬扬的泪花,轻轻地飘洒在静谧的503乡道上。车上的雨刮器像忧伤的手指,不停地擦拭着挡风玻璃上泪痕般的细雨珠。道路两旁的银杏树,尽管叶片被雨水冲刷得青翠欲滴,但看起来格外庄严肃穆,像伫立在旷野哀悼亡母的孝子。
我爱人驾车,带着我以及爱人的弟妹,我们一行四人,怀着哀伤的心情,前往鹤架山。婆母已仙逝一周,火化后骨灰寄存在殡仪馆,等待明年清明送回公婆的老家四川安葬。我们此行目的,是为已故婆母在鹤架山举行“头七”的祭奠仪式。
车辆在雨中慢行,我的思绪也随着雨丝轻轻地在寂静的乡道上滑行……
一周前的那些早晚,我和爱人,频繁地走在通往人民医院的路上,去看望在肿瘤科住院治疗的八十多岁的婆母。那时的婆母,尽管病魔残酷地将她老人家的身体折磨得骨瘦如柴,但是,每当我们走进病房,婆母的脸上会有一丝笑容闪过。当我握着她老人家枯瘦的手时,婆母会感慨地说:“你的手真暖和!”
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的婆母,味觉丧失,痛觉特别敏感。婆母2023年11月20日因感冒咳嗽,我带婆母就医,做了肺部检查。第二天,我独自去医院取检查结果,请医生诊断。当我第一时间从医生口中听到“肺癌晚期“这四个字时,犹如晴天霹雳,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八十多岁的婆母,在我眼里一直是一位刚健且自律性强的老人。婆母退休前是湖北省工程建筑公司土石方分公司的电焊工。婆母将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带到了生活中。管理家庭事务,安排一家人的饮食起居,井井有条,如她老人家的焊接技术一样,严丝合缝。婆母是一位追求完美的人,严于律己。
早年,婆母和公公一起,协助我和爱人抚养和教育我们的女儿,为我们分忧解难;十年前,公公确诊糖尿病,婆母和我们一起,陪公公就医治疗,做透析。婆母以古稀之年日渐孱弱的身体,操劳公公一日三餐的饮食起居和药品服用。婆母喜欢锻炼身体,每日早起早睡,总是以充沛的精力,有条不紊地开展每一天的日程。
爱人在工厂上班,我在商场上班,我们都是爱岗敬业的好员工。铁人一样的婆母,一直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最强有力的后盾。拿到诊断结果的那一刻,我在医院大厅以泪洗面,默默静坐了半小时。婆母为家庭可谓鞠躬尽瘁,终于病倒了!怎能不叫人心痛!
自从确诊,婆母没有睡一个好觉,吃一顿好饭。对放疗和药物敏感的婆母,食物刚下喉,时常呕吐不止。夜晚,身上用于肺部积液排水的切口和导管,让她老人家不能随意平卧或侧卧,只能选择没有切口和导管的一侧依靠垫枕侧躺。在半年多的治疗历程中,婆母忍受着种种因疾病带来的机体功能骤然衰退的困扰,坚强地与病魔抗争,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遵从医嘱,始终心怀康复的执着愿望。
半年多的就医之旅,从放疗治疗到靶向治疗再到免疫治疗,婆母先后十多次住院,病体日趋虚弱。热爱生命的婆母,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表现出极其顽强的求生欲。
婆母最后一次入院治疗的时间,是2024年6月28日晚间10点。我和爱人以及爱人的从襄阳赶回家的妹妹,我们一起陪同婆母前往医院就医。途中,坐在轮椅上的婆母,虽已卧床十多天,但还是很珍惜能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满怀好奇地张望着马路两边的店铺。一路上感叹着说了一些话。说这么晚了,那些面馆灯火通明,人气那么旺,竟然还在营业。那口气,有被疾病禁锢在床上而终于重见天日的喜悦。之前,我们也曾陪着婆母从医院到家,多次来来回回地经过这条店铺林立的街道。当天,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夜晚,将是婆母最后一次坐在轮椅上,经过这条普普通通的商业街。
这次入院的第三天下午四点,我和护工在护士的带领下,推着婆母的病床从22楼肿瘤科到一楼的磁共振室做肺部检查。在医用电梯等候区等待电梯的间隙,等候区高大而明亮的窗户敞开着,夏日午后的阳光像一大匹金色的锦缎滑进窗来,在等候区的地上涌动耀眼的光波。护士和护工为躲避光波的热浪,在等候电梯时,她们的脚很自然地往阳光照不到的阴影里缩。病床上的婆母,双眼微闭,似睡非睡。我握着婆母冰凉的手,躬身问道:“妈,您想不想晒晒太阳?“婆母闭着眼睛,轻轻地回应我,说道:“好。“我于是把婆母带滑轮的病床轻轻地推移到从窗户外漏进室内的阳光里。婆母安详地闭着眼睛,静静地感受光波如熨斗在皮肤上停留。我听到婆母喃喃自语地说:“这才熨得舒服呢!”
我多么希望那样的阳光,永远地汇聚在婆母的身上,温暖其虚弱的病体和其饱受疾病摧残却依旧热爱生命的美好心灵。在婆母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位普通人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最艰难的旅程中,热爱生命,珍视亲情,对人生所秉持的善始善终的可贵操守。
进入鹤架山后,步行几十米,到达仙云台。长满绿植的青山如温柔的屏障从四面八方温暖地合抱而来,清泠的雨气如飘渺的雾岚,在绿植间徐徐游曳、飘移。鹤架山的空灵寂静,令人仿佛踏上了一条远离尘世的通往天堂的隐秘之路,让人瞬间了悟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循环的大道理。谁能说鹤架山的每一株生意盎然的绿植,不是逝者的生命,以另一种姿态自然而然地长存在天地之间呢!
我们前脚刚踏入鹤架山,细雨转化成瀑布,倾泻而下——苍天好像理解我们的心情,挥舞激烈的雨柱,似乎在表达对被祭奠者沉痛的哀思。
在祭奠婆母的和光堂前,一池睡莲在雨中′开得恬静而热烈。那玉白色的睡莲像一朵朵轻云,带着一颗颗火热的心,在水中端端正正地绽放;那玫红色的睡莲,像一团团火焰,也带着一根根火热如灯芯的内焰,在水中静静地燃烧。它们的形态,让我想到了婆母严于律己,完美绽放的一生。几只淋雨的石雕丹顶鹤,沐浴着雨水,油光可鉴,白羽黑尾红嘴,栩栩如生。它们立在睡莲池中深青色的石头上,或提脚展翅欲飞,或侧颈引吭高歌,或低头向水中敛神屏息地凝视,莫不呈现出生命怡然自得的意趣。
我在心里向婆母祷告:妈,您安息吧!一向热爱生命的您,在这清幽静谧的鹤架山,灵魂一定会像在人间珍爱温暖的阳光一样,在这里安享极乐世界的祥和与幸福。
当我们离开鹤架山时,雨势渐弱,像婆母轻轻的叮嘱声,绵长温润,不绝于耳。我们在雨中慢行,鹤架山离我们越来越远。乡道上的那些银杏树,在雨后散发出更加清新的活力,英姿飒爽,仿佛化悲痛为力量的强者,让永不消逝的母爱,为自己的人生托底。
2024-07-11
作者简介:彭翠萍,出生地湖北洪湖。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十堰市作协会员。二级心理咨询师。有诗歌、散文和小说分别发表于《长江文艺》《长江丛刊》《楚天都市报》《湖北诗歌》《黄石日报》《襄阳日报》《十堰晚报》《武当风》《汉江潮》《湛江晚报》《枣花》《洪湖报》等报刊和杂志。作品多次获奖。2023年3月获得第三届“猴王杯”华语诗歌大奖赛新诗、格律诗双入围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