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城市素描(19)
宁古塔——宁安
作者:龚强
市它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镜泊湖滨、牡丹江畔;古老、秀丽、富饶的美名在龙江大地盛传;渤海文化、流人文化、宁古塔文化及近代革命历史文化,铸就了这里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莺歌岭遗址,最早记载了中国北方肃慎人繁衍生息所在地,渤海上京龙泉府将我国中世纪地面建筑保存最丰富、布局最完整的古都遗址完美呈现;大祚荣于此创造海东盛国——渤海国;民族英雄,首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历任数十年“忠直无隐”“家无余财”、抗击俄寇英名长传;名胜“西阁”、望江楼倾诉着清代流放地的“往岁愁涯”,大石桥、泼雪泉叙述着昔日从中原经盛京(沈阳)到宁古塔的山高路远,旅途艰难;关东大地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七子诗社”,其影响时至今日依然意义深远;流人张缙彦、陈志纪、王定之、吴兆骞……把宁古塔的所见所闻所感,凝集成现实主义风格的边塞诗篇:描绘了冰寒壮美的千里塞北风光,升华了奇彩纷呈的少数民族闪光靓点;讴歌了关东大地的沃野林涛,记述了边疆军民抗俄的滚滚烽烟。革命教育基地张闻天工作室,记录下在这里发动群众,反奸清算,分配土地,建立政权;“五四”运动青年领袖之一,周总理的亲密战友马骏,曾率领京津万名学生代表大闹天安门,被誉为民族英雄“马天安”;“五四”运动后,马骏与周恩来创建了中国最早的青年进步组织“觉悟社”,马骏还领导了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创建;邓颖超亲自为马骏纪念馆题写馆名,马骏英勇战斗的一生在这里展现……悠悠宁古塔,往事越千年,它记录了历史沧桑,它传承着红色经典,它描绘着宁安古往今来,它见证了宁安的文化灿烂……
宁安,原名“宁古塔”。清初流人方拱乾撰《绝域纪略》载:“相传当年曾有六人坐于阜,满呼六为宁公、坐为特,故曰宁公特,一讹为宁公台,再讹为宁古塔矣。”新编《宁安县志》称:“‘宁古’为满语,汉译为‘六’或‘六个’,‘塔’是满语‘特’的讹音,汉译为‘居址’,合译‘六居址’,是指当时宁古塔地面上的六个大部落而言。”

宁古塔是满族的祖居地之一。汉晋为北沃沮之地,南北朝属勿吉,隋初称靺鞨。公元698年(唐圣历元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据东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市境内),建立震国,仍称靺鞨,史称“旧国”。713年(唐开元元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遂去靺鞨号),以其辖区置忽汗州,授其都督实职,亦称“渤海都督”。755年(唐天宝十四年),渤海三世王大钦茂从“旧国”迁都于上京龙泉府(忽汗城,今渤海镇),历时171年。辽属东京道,金属胡里改路,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属奴儿干都司阿速河卫。清初,1653年6月(清顺治十年五月),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1662年(清康熙元年),将宁古塔昂邦章京改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将军衙门始驻宁古塔旧城(今海林市旧街乡古城村),后因水患和为抗击沙俄用兵需要,1666年(清康熙五年),于牡丹江边觉罗城西南5里处修筑新城(今宁安镇)。新城告竣后,将军衙门从旧城迁至宁古塔新城,是清代边外七大重镇之一。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宁古塔将军衙门移驻吉林乌拉城,留协领萨布素镇守宁古塔地方。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萨布素升任宁古塔副都统,宁古塔正式设副都统衙门。1727年1月(清雍正四年十二月),于宁古塔设置泰宁县,隶属奉天府;因距奉天府甚远,领属不便,1729年5月(清雍正七年四月)裁撤泰宁县。1903年1月11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奏准,于宁古塔副都统辖区的三岔口(今东宁章京改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将军衙门始驻宁古塔旧城(今海林市旧街乡古城村),后因水患和为抗击沙俄用兵需要,1666年(清康熙五年),于牡丹江边觉罗城西南5里处修筑新城(今宁安镇)。新城告竣后,将军衙门从旧城迁至宁古塔新城,是清代边外七大重镇之一。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宁古塔将军衙门移驻吉林乌拉城,留协领萨布素镇守宁古塔地方。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萨布素升任宁古塔副都统,宁古塔正式设副都统衙门。1727年1月(清雍正四年十二月),于宁古塔设置泰宁县,隶属奉天府;因距奉天府甚远,领属不便,1729年5月(清雍正七年四月)裁撤泰宁县。1903年1月11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奏准,于宁古塔副都统辖区的三岔口(今东宁县三岔口镇)设置绥芬厅,同年3月(清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委官试署。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将绥芬厅升改为绥芬府,移驻宁古塔城。隶属吉林省东南路道。与此同时,裁撤宁古塔副都统。1910年5月(清宣统二年四月),以府治移驻宁古塔城,就宁古塔取义,改为宁安府。中华民国时期,1913年3月,将宁安府改为宁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划归滨江省,1937年7月划归新设之牡丹江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4月,宁安县隶属绥宁省管辖。同年10月,撤销绥宁省,改隶牡丹江专区。1947年10月,隶属牡丹江省。1948年7月,撤销牡丹江省,划归松江省管辖。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由黑龙江省直辖。1983年9月3日,国务院批准,宁安县划归牡丹江市领导。1993撤县建市。宁安市,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宁安市, “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宁安市境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镜泊湖,湖光山色,美轮美奂;百里长湖,生态公园;距今10000年前,火山喷发及岩浆流淌形成溶洞群,在原生裸地上形成阔叶红松林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中原汉唐文化与东北地方古民族文化相融汇的典型代表,是珍贵的、无可替代的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有鞑子秧歌、满族东海莽式舞,这里有萨满鹰神祭祀、宁古塔满族捕鱼,满族神话萨满……卧虎山山势险峻,景色秀美壮观;在这里,能俯瞰宁安城市美景,能感受清爽山风拂面;能体验登山攀岩的乐趣,能寻访古迹寺庙之悠然……蚌河公园,绿树成荫,花开四季,色彩斑斓;漫步花海,万紫千红,满园秀色,芬芳无限……这就是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实、民俗风情浓郁、自然资源富集、开发前景广阔、发展潜力无限的宁安。(资料来源:宁安市人民政府官网)三岔口镇)设置绥芬厅,同年3月(清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委官试署。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将绥芬厅升改为绥芬府,移驻宁古塔城。隶属吉林省东南路道。与此同时,裁撤宁古塔副都统。1910年5月(清宣统二年四月),以府治移驻宁古塔城,就宁古塔取义,改为宁安府。中华民国时期,1913年3月,将宁安府改为宁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划归滨江省,1937年7月划归新设之牡丹江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4月,宁安县隶属绥宁省管辖。同年10月,撤销绥宁省,改隶牡丹江专区。1947年10月,隶属牡丹江省。1948年7月,撤销牡丹江省,划归松江省管辖。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由黑龙江省直辖。1983年9月3日,国务院批准,宁安县划归牡丹江市领导。1993撤县建市。宁安市,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宁安市, “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宁安市境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镜泊湖,湖光山色,美轮美奂;百里长湖,生态公园;距今10000年前,火山喷发及岩浆流淌形成溶洞群,在原生裸地上形成阔叶红松林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中原汉唐文化与东北地方古民族文化相融汇的典型代表,是珍贵的、无可替代的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有鞑子秧歌、满族东海莽式舞,这里有萨满鹰神祭祀、宁古塔满族捕鱼,满族神话萨满……卧虎山山势险峻,景色秀美壮观;在这里,能俯瞰宁安城市美景,能感受清爽山风拂面;能体验登山攀岩的乐趣,能寻访古迹寺庙之悠然……蚌河公园,绿树成荫,花开四季,色彩斑斓;漫步花海,万紫千红,满园秀色,芬芳无限……

这就是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实、民俗风情浓郁、自然资源富集、开发前景广阔、发展潜力无限的宁安。
(资料来源:宁安市人民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