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孟国泰先生在“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体系中,提出了教育的“新五乐”,即: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对于“智乐”的内容,他是这样表述的:注意集中、观察敏锐、记忆快准、思维灵动、想象宽广。现就“智乐”内容,创作小品文系列(十五)——沟通是一种能力。
我们每天与人打交道,其实,这打交道,就是一种沟通。一个人的沟通能力,主要体现在与他人沟通、与对手沟通以及与自己沟通的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争执,大多是因为彼此的观点不同而引发的。观点不同,并不是说一方观点是对的,另一方观点就是错的,而很有可能是,双方的观点都是对的,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就拿看一块石头来说,甲乙两人想对而立,中间隔着一块石头,甲指着石头说,这石头像是一头猪,而乙指着石头说,这石头像一只猫,于是甲乙两人围绕这块石头是像猪还是像猫,争执不下。其实,甲乙两人说得都对,站在甲的角度去看,这块石头像猪,而站在乙的角度去看,这块石头像猫,如果甲乙两人都能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一看,就不会发生这般争执了。
一个人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处决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即不能光站在自己的角度、光考虑满足自己的利益和需求,而要懂得换位思考,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到别人的利益和需求。但设身处地,不是“身”到就行了,更要感同身受,还要“心”到,即用“心”去感受别人苦处、难处、痛处,“苦”别人所“苦”、“难”别人所“难”、“痛”别人所“痛”,你才能真正站在别人的角度和位置、利益和痛痒去看问题、想问题、办事情,才有利于构建好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与人沟通,有时还面对着与对手的沟通。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一个并非人际关系的例子。某地设计建造一座公园。在公园的规划内,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如果铲除它,不仅要耗费不少的人力和财力,还要延误工期,设计者为此伤透脑筋。一位智者听了设计者的烦恼后,问:为什么要铲除它呢?留着它,作为公园的一处风景来设计,不是更好吗?这句话让设计者茅塞顿开,最终采纳了这一建议。
与对手沟通,同以上消除障碍的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消除障碍的最好方法,不是去铲平它、摧毁它,而是去接纳它、包容它,这也正是与对手沟通的最好方法,不是把对手放到自己的对立面,而是以宽大的心胸,把对手拉到自己的一边,化敌为友。
沟通不仅仅存在于与他人的沟通,很多时候还面对着与自己的沟通。一个人独处的时光,正是与自己沟通的最好时机,这时独自与自己相处,与自己的身体和灵魂相处,与自己的喜、怒、哀、乐相处,若是一位智者,会好好地利用这静静的时光,沉淀生活里的浮躁和喧嚣,用反思和自省,自己与自己对话,自己与自己沟通,检视平时的言行和举止,检视内心的品性和修养,让自己变得更纯粹、更美好、更受人欢迎。一个人与自己沟通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因为一个与自己沟通能力强的人,最懂得在沟通中推己及人、感同身受,最懂得在沟通中像接纳自己一样接纳别人。
沟通是种能力,它有利于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心结,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一个人沟通能力的强弱、沟通程度的深浅,影响到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国泰先生指出:沟通沟通,有沟才通,小沟小通,大沟大通,不沟不通。

黄小平简介
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责编:铁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