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狐狸搬家
文\莫柔
我从小时候喜欢听别人讲故事:现实、神话、童话等都使我十分感兴趣。令我感到好笑的是:小时候听母亲讲一些童话、神话故事时,仅仅是听着很精彩,完全不懂其意,甚至有的故事在我长大后,才能逐渐地悟出其中含义。譬如母亲曾为我讲过的童话故事——《狐狸搬家》。
《狐狸搬家》的故事,我记得非常清楚:在很久以前,一位家境贫困的农夫家,有一天突然搬来一家邻居,新邻居的家庭成员有一位同农夫年龄相仿的老人,还有他的三个儿子。农夫曾问过老人来自哪里。但是老人只告诉他:他姓胡(以下简称胡翁),并未告知老家在哪里,农夫也不便再多问。说来奇怪:胡翁全家都极其热情、善良,他们经常帮助农夫家干活,而且三天两头送给他们家财物,物品皆是崭新、质量上好的;其中有绫罗绸缎、家具、农具……帮衬着他度日。对此,农夫万分感激,常常婉言谢绝。然而,胡翁却总是笑着说“小事。”如此一来,不久后,不但农夫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方圆十里有名气;而且他与胡翁亦成为了好朋友,农夫深感幸运、欢喜。
然而,好景不长,即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一天,农夫的儿媳的红色布腰带,搭在厕所没人的墙上,最后令她吃惊的是:她发现红布腰带不翼而飞了。她惊慌失措地回到家,连忙向家人讲了此事。农夫听后,果断地说道:“呵!可能是你胡伯家的儿子跟你开玩笑,拿走了。我去他家问问。”
“胡哥,我儿媳的一条红布腰带,刚才搭在厕所墙上,不见了。你问问你的三个儿子有开玩笑的吗?”农夫到了胡翁家,尴尬地笑着。
“有这种事?等他们晚上回来后,我问问。”胡翁十分惊讶道。
使人不解的是农夫夜里偶尔醒来时,听到胡翁家发出“叮叮咣咣”的声音,农夫再未入睡,他听着那声音时而像搬东西声,时而像马车声;一直响了半宿。
“我到你胡伯家看看,他们夜里在干什么,‘叮呤哐啷’地响了半宿啊!”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农夫便疑惑地对他儿子说道。
“这是怎么回事啊!?”农夫刚走出房门,即看到他家与胡翁家的院墙上,搭着一只被劈的小狐狸,他万分惊异地自语。
农夫更加费解、惊诧地加快步伐跑到胡翁家一看,他顿时惊呆了:他发现胡翁家毫无人影,里里外外空无一物,一夜之间都已经搬运走了。瞬间,他恍然大悟地看着院墙上的小狐狸,回想着平时胡翁送给他家的那些财物,暗自感叹道:“原来他们一家是已经变化成人形的狐狸啊!怪不得人们传说:得道成仙的狐狸,是愿意帮助人的;为人们治病、往邻居家里运送东西……”
农夫无比懊悔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暗自悔恨:“唉!我怎么这么糊涂啊!为了一根布条,把平时帮助我们家的好朋友给得罪了。现在想一想也不一定是他家儿子拿去的啊!人们还传说狐狸爱面子,脸皮薄。他宁可把自己的儿子伤害了,来证明自己家的清白;搬走了是断绝我们的关系啊!我太不应该了!”
从此后,农夫家的日子逐渐呈下滑趋势:一天不如一天,一个月不如一个月,一年不如一年;最后,慢慢倒退到了从前那贫困的境况。农夫一家悔之晚矣。
虽然时隔多年,但是长大后的我,却常常想起这个《狐狸搬家》的童话故事,觉得它也许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当遇到任何不明真相的问题时,不可妄下结论,因小失大吧!
2024.7.17
【美文点评】
《狐狸搬家》这篇寓言故事,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成功地讲述了一个关于误解和后悔的故事。女作家莫柔(冯建华)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到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神秘又富有教育意义的世界。
故事以农夫与胡翁一家(实为狐狸精)的邻里关系为线索,通过红布腰带失窃这一事件,巧妙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农夫的误解和胡翁一家的神秘消失,构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悬念,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猜测和想象。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农夫的善良与误解,胡翁一家的热情与神秘,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与误解,都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胡翁一家作为狐狸精的设定,既增加了故事的奇幻色彩,也深化了故事的寓意。
故事的结尾,农夫因误解而失去了好朋友,家庭状况也一落千丈,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不明真相的问题时,不可妄下结论,因小失大。这一寓意深刻而具有普遍性,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同样具有警示作用。
女作家莫柔(冯建华)的语言风格流畅自然,既富有诗意又通俗易懂。他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他的叙述方式也十分引人入胜,使读者能够轻松地沉浸在故事之中。
总之,《狐狸搬家》是一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女作家莫柔(冯建华)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成功地打造了一个既神秘又富有教育意义的世界。这篇寓言故事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莫柔,本名:冯建华,微信名:诗华。山东省阳信县人。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滨州头条》编辑部编委,曾发表过百余篇短篇小说、散文;长篇小说《往事如梦》曾在《滨州头条》《海洋文艺朗诵社》连载发表;有短篇小说在国家级报社发表;有短篇小说被国家级媒体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