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精神,砥砺奋进新时代
文/图作者:饶晓辉
有这么一位老人,用七十年的心血,保存着一份入党申请书。透过微微发黄的纸笺,见证了老人对党绝对忠诚和光明磊落的一生。
老人名叫饶光辉,1932年出生在东乡虎圩乡艾田石塘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50年,刚满十八岁的他便投身军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兵第二年,饶光辉所在的部队奉命入朝作战。在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饶老积极进取,多次荣立战功且身负重伤。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饶光辉因伤情留下的后遗症,无法再适合部队高强度的训练,组织上批准他复员回到家乡。按照国家当时的政策,他本可以被按排工作,但饶老主动放弃组织分配,坚持回到老家农村,扎根沃土,被人们赞誉为“东乡的甘祖昌”。
退役几十年来,饶光辉从不以功自居,无论是妻子病重还是家庭生活再困难,也从不向党组织提任何要求,默默地恪守入党时的誓言。在基层农村,充分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用七十年不变的初心,守住那份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使命担当,在当地干部群众中,树立起光辉的形象。
山因脊梁而雄伟,国因精神而强大。“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这种精神依然是我们前进路上的重要动力,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无愧时代,致敬英雄,就是要学习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致敬英雄,就是要学习他们德为楷模、行为人师的国士风范;致敬英雄,就是要学习他们胸怀“国之大者”,秉持家国情怀的恪守奉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在“光辉”精神的感召下,虎圩乡党委始终秉承“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经济目标,积极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使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不断显现。近几年来,在发展秀美乡村建设上,我们通过建成何张、下邹、徐家等多个文明乡村示范点,使全乡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庄变美了,环境变好了,但我们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将眼光放得更长远,那就是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在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通过政府牵头搭台,先后在陈塘、陈桥、林塘等地,建起了多个钢架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面积高达一千四百余亩,是目前东乡区最大规模的蔬菜种植基地。此外,三年前通过整合土地资源,把荒山荒地等闲置土地连片规划,140余亩艾田蓝莓种植园,已全面挂果收益,成为我们乡村振兴的一幅最“莓”蓝图。如今,腾飞的虎圩如虎添翼,大美的虎圩,正在谱写一个全新的春天的故事。
苍天不语,江河哽咽。公元2024年4月16日,饶光辉老人“走”完了他93年不平凡的一生。饶老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更是光辉的一生。老兵不朽,精神常在。我们将从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思想伟力,激发前进动力,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