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猕猴桃产地销售价格
作者/李占峰
我们村的村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种植猕猴桃,在果园建成后,经历了猕猴桃销售价格的跌宕起伏,现简略记之。
在最初几年,以秦美猕猴桃为主。有一年村民们经历了每市斤两块钱的价格,许多村民欣喜若狂,比种庄稼收入高得多。许多果农就把桃子卖给了客商,结果过了两三天,客商把桃价出到了每市斤两块二毛钱,农户又高兴了,又有一部分人把桃子卖了。没想到过了一晚上,价格就飚升到了两块六毛钱,先一天卖了桃子的农户后悔的不行,大呼一晚上把一辆崭新的摩托车钱不见了。当时农村摩托车还是很少的,大多数人还买不起摩托车,有人气愤地骂道:“这是鬼行情!”
十年前,当时的海沃德猕猴桃每年每市斤两块五毛钱左右,长达五、六年,可以说是稳价。但有一年我和妻子开着三轮车到邻村上孟村去卖化肥,碰见了一农户正在卖海沃德猕猴桃,价格是每市斤两块四毛钱。因为我家是幼园,客商不愿来,我只好给客商的代办人买了一盒好烟,代办假意不要,我硬塞进了他的口袋。代办根据我描述的情况给我了十八个筐子,让我自行卸桃,然后给他送到上孟村收购点。我们家卸了十七筐半猕猴桃,送到后客商代办要按十五筐过秤,两筐半算白送给了他,原因是怕我家卸的桃里面有小桃,他们又不愿意拣,否则他们就不要桃了。客商代办又说明天就成了每市斤两块了,我和妻子只好违心地同意了。其实白送的两筐半桃,价值二百多元,客商代办在给客商交货时,多出来的桃子钱就装在了自己的口袋里了,代办捣鬼给自己弄了些钱。

第二天我们又去上孟村卖化肥,仍旧是昨天的客商在收桃,桃价果然成了每市斤两块。客商代办又说明天就成了一块五毛钱了,我还真不信。第三天我们又去另一邻村二屯村去卖化肥,又碰见了这位客商代办在收桃,价格果然成了一块五毛钱了。就这样的价格我们村的许多人还跑去请人家来我们村收桃,人家还不来呢!
猕猴桃价格出现断崖式掉价,根本原因是先一年收桃的客商赔了钱,有些客商宁愿冷库闲置也不愿意收桃,出现了客商太少的尴尬局面。
我村李某有一年将猕猴桃每市斤五毛钱卖了,有些村民当面斥责:“你怕没见过钱?!”过了一段时间,猕猴桃行情下滑得特别厉害,李某不好的桃卖了五毛钱,别人比他品质好、果型好、大桃多的猕猴桃园子,每市斤才卖三毛钱,村民又夸李某有眼光。岂不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还有一年,先两天我们村有一农户将海沃德猕猴桃以每市斤一块二毛五分钱卖了,我就想人家卖了一块二毛五,咱卖得下一块一毛钱。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名客商,人家只给九毛钱。我又把客商领到了邻家两户地里看了看,邻家比我的桃好,每市斤客商只给一块钱。两邻家都嫌价低不愿卖,客商说我给你们的价位是一个星期以后的价,你们不愿意卖就算了。我赶快给我表弟打电话,我表弟说:“赶快卖,我们这里都成了八毛五分钱了。”结果我就收了客商的订钱,第二天卸桃。晚上我睡了一觉后醒来,妻子对我说:“把桃白送人家了,我睡不着。”

等过了两天,价位就掉到了每市斤七毛钱,收我桃的客商当时说给我的价位是一星期后的价位,没想到现实更残酷,仅仅过了两天,就掉到了七毛钱。原来我的两个邻家,一块钱没卖,只卖了七毛钱,就这还是通过亲戚关系客商才收了。
在卖猕猴桃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卖法叫"摇园子”,就是除过单个桃六十克以下的不要,歪瓜裂嘴的不要,大扁平的不要,日灼的不要,其余客商全部收走。农户叫人摘桃、运输到汽车边过秤,然后客商还要从总净重斤两中减掉三百斤、二百斤或一百五十斤,原因是你这个园子七、八十克的界限桃占了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一百克以上的大桃太少了,总之要给你找个缺点。农户如果不同意,这笔交易就不会成功。农户为了尽快的卖掉全年的果实,只好对这种"不平等条约"予以承认。同时客商在给农户付款时,还要少给五、六十块钱,理由是他们收购的司机等人要你管顿饭,现在扣了你的钱,就等于你管了顿饭。一上午他们收了三家的桃,三家都要扣饭钱。厚道的农户只有接受这个看似有理的现实。
有一年,当时的翠香桃收购价是每市斤四块七、八,有许多人赶快卖了。还有许多农户要价四块九、乃至五块,没有客商出这个价,农户只有再等。没想到天公不作美,连续下了十天淋雨,长在树上的翠香桃等不及了,纷纷变软落下.这下农户急了,而客商却“疲”了,以每市斤两元的价格收购,收购的条件更加苛刻了,稍微有手感的桃不要,这不要那不要,最后卖桃的农户和雨前相比,每家损失几万元。同时每天晚上打着雨伞或穿上雨衣要到地里看桃,害怕贼偷。心灵上还要受到极大的煎熬……
总之,在猕猴桃的产地销售价格战中,客商和农户要互相理解。用农村的话来说“要打颠倒想问题”,用文明话来说就是要“换位思考”。客商要理解农户作务猕猴桃的不容易,不要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要给果农留一点利润空间。同时果农要理解客商的不容易,猕猴桃作为商品被客商收购后,就进入到了流通领域,客商要承担库存费、各个环节的损耗、大量的人工费等等,还有意想不到的花销。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客商在收购了你的猕猴桃后,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嫌钱,还有赔的倾家荡产的,甚至个别客商赔的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要了。果农和客商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扶持,才能共赢。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吴建辉(兼)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