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北京国基创新教育中心刘胜平主任的精心安排下,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三标课堂”走进在昆明举办的“甘肃武山骨干教师培训班”,引发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受到与会者青睐。在“高快感悟与演讲”环节,与会者通过个体感悟、对子演讲、小组推选、全班遴选的流程,评出了“今日高快感悟与演讲之星”六人。今选四门中学张兴艳老师的演讲稿《知行合一,做真学之人——从听过看过到真学过》,以飨读友。

“听过看过,不算学过;思过讲过,才算学过;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孟国泰语)这几句简短的话,却蕴含了深厚的教育哲理。在信息的洪流中,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但真正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却需要经历一个从“听过看过”到“思过讲过”再到“做过用过”的递进过程。
一、听过看过:知识的初步接触
最初的学习,往往是从“听过看过”开始的。我们通过书籍、网络、讲座等途径,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然而,这种初步的知识接触,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和记忆上。我们可能对这些知识有所印象,但并未真正理解和消化。因此,仅仅“听过看过”,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学习。
二、思过讲过:知识的深化与理解
在“听过看过”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过讲过”。这里的“思过”,是指我们要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理解其背后的逻辑、规律和原理。而“讲过”,则是将我们的思考和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和交流。通过这一过程,我们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做过用过:知识的实践与运用
然而,真正的学习并不止于此。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检验其真伪和价值。因此,在“思过讲过”之后,我们还需要“做过用过”。这意味着我们要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运用,来检验其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这一过程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其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财富。
四、结语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听过看过”到“思过讲过”再到“做过用过”的不断深入和升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让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实践和运用所学知识,努力成为“真学过”之人!
演讲者:张兴艳(武山县四门中学骨干教师)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