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打卡“秀市早酒”
文/朱洪涛
久闻丰城秀市早酒,可是作为地道的丰城人还没去过,六月的一个星期天,应小舅子一家之邀,终于打卡秀市,为了领略乡村美景。我们没走高速,而是走了一条风景不错的乡村公路。
仲夏时节,天高云阔。八点左右,我们从樟树出发。汽车在平坦蜿蜒的沥青公路上穿行着,公路两边茁壮的禾苗长得一尺来高,这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禾苗在阵阵清风中碧波荡漾,汽车也仿佛穿行在绿色的海洋中,道路两旁的小树在清风中摇曳,恰似一群少男少女在展示他们婀娜的舞姿,亦或在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一栋栋白墙红瓦,漂亮的楼房掩映在绿树之中。沥青路也从公路延伸进了村庄,显示出一派祥和恬静的田园景色。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我们抵达了秀市镇。小舅子一家人早已等候在路口,并告诉我们从南昌赶来的小姨子一家人也马上到了。只见小镇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镇中心的马路两边早已停满了慕名而来赶早酒的小车。停好了车,妻子的外甥带我们一行去早酒市场,一路上给我们讲起秀市早酒的来历
古时候秀市镇叫“秀才埠”,早酒文化起源于古时候的码头文化,那时的商客、船工和搬运工人,常常在清晨劳作之后,来到秀才埠码头边上的酒家或摊点喝米酒,他们自己到附近菜摊买新鲜的牛肉、牛杂、猪肉、鱼虾、蔬菜等,到埠上的餐馆加工。后来赶集的乡民和本地的村民,也将喝早酒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并逐步在秀才埠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早酒文化。
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早酒市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古色古乡的两层建筑,只见正门上方悬挂着两个大大的红灯笼,预示着早酒市场红红火火。灯笼下面是一块巨大的牌匾,上书“人间烟火”四个描红大字。大门口的木栅栏墙上装饰着秀市早酒的徽标。更有趣的是,徽标下有一座镀铜雕塑,两个栩栩如生的商客正在推杯换盏、喝得正酣。此情此景,仿佛在我耳边想起了“五魁首呀、八匹马呀”的划拳声。整个早酒市场分两层,一楼是菜市场,琳琅满目的牛肉、猪肉、羊肉摊点让人目不暇接。还有鸡鸭鱼贩们正在宰杀着食客们挑好的食物。各种刚从农民自家地里摘来的时令蔬菜、青翠欲滴、让人眼馋。可谓是最新鲜的食材,最简单的做法,让你品尝最鲜美的味道。可能是因为亲友的分别要从南昌、丰城、樟树三地赶来,时间匆匆,就没有自己去采购食材,而是头天晚上就联系酒家老板点好了菜单。我们来到二楼,只见全部是一间间装修古朴典雅的餐馆,如“三贤居”、“探花郎”、“寒山亭”等。小舅子带我们来到了事先定好的名叫“将军府早酒”的餐馆。老板热情的招呼我们倒茶、让座。并端出一盆热腾腾、香喷喷有名的“秀市滑肉”,饥肠辘辘的我们先食为快,那种入口滑腻。鲜美可口的味道让我们大饱口福。此时不由得令我想起了小时候外婆家做的滑肉。滑肉是丰城的特产,但做法各有千秋。外婆做的滑肉是把腌制好的五花肉裹上薯粉后,到蒸笼蒸上两三个小时,蒸好的滑肉晶莹滑润,香气诱人。是老家过年餐桌必备的一道菜,记得小时候我去外婆家拜年,当热气腾腾的滑肉端上桌来时,我迫不及待用筷子去夹,由于滑溜总是夹不住,外婆索性叫我用手直接抓着吃。散席后,我会把盘中剩下的滑肉一扫而光。那种感觉已成为我永远挥之不去的味道。这时老板又端上名气仅次于滑肉的“秀市汆汤肉”。据介绍,它选用的是猪身上最嫩的前胛肉、细排骨、猪心肺等食材,不仅鲜香可口,而且营养丰富。精明的老板也许知道我们远道而来早已饿了,特意上了一盘香脆的油条,就着汆肉汤吃起来,那感觉就是一个爽。随后还有小炒牛肉、油炸小溪鱼、秀市豆泡、白切肚片等等,都成为亲友们推杯换盏的佳肴。这些富有秀市特色的菜肴,让大家的味蕾得到了充分的享受。酒足饭饱之际,外面传来了一阵阵少男少女的说笑声,我出门一打听,原来是一群骑友,专门从南昌骑行两个多小时来秀市打卡。也许这就是秀市早酒的魅力所在吧。据老板介绍,现在经常有南昌、抚州、乐安、新干、樟树等地的食客来秀市品早酒,秀市镇也因此成为丰城市的网红打卡点。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近年来随着秀市早酒的品质提升和推广宣传,打卡秀市早酒越来越成为男女老少,周末节假日,呼朋引友聚一聚的好去处。我们这次也是不虚此行,感受了秀市早酒的魅力,见证了不一样的人间烟火。二0二四年七月五日

作者简介:朱洪涛 .男, 江西丰城人,江西樟树市民政局退休。闲暇之余,喜欢写些零碎的往事回忆,纪实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