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山织雨》脚注
刘万成
到过厦门者甚众,知道“一国两制”“三民主义”者也多,然而,留意过鸿山公园里刻在一方巨石上的这首好诗者恐怕不多。《鸿山织雨》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尤其神话传说、道教俗神入诗与当地风情相得益彰,既写出了鸿山雨景的婀娜多姿,又为雨的生成增添了不少神秘动人的色彩。然而,估计不少朋友阅读此诗会有一定的语言障碍,在下不揣冒昧与浅陋,在去厦门已经时隔五年之后,今对诗人和诗中的三个词语稍作注释以志游,实乃南池公杰作美若“莲韵流芳”。
鸿山织雨
林兆鲲
海气蒸成云,顷刻化为雨。
迷离惝恍间,疑借鲛人抒。
天孙织七襄,余霞散成绮。
雨师忒好厅,也展经纶技。
(一)关于作者:林兆鲲,福建莆田人,著名诗人。字南池,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张书勋榜进士殿试第二甲,官翰林院庶吉士,后升翰林院编修。著作《林太史稿》《蜩笑草》传世。《荔隐居纪遗》云:“南池大前辈散馆后,以亲老假归,遂不出。授徒讲学,如郭仲伊、黄监皆游其门。同年李中丞殿图序其序”。
林兆鲲曾给大和尚质严六十大寿题诗并书之以赠,墨宝被制作为一套十二幅的巨大屏风,该屏风高7米,宽3.6米,字体为乾隆时期风格,又采用满工雕刻,端庄大气,确为屏风中之精品,世间罕见。
(二)有关词语:①惝恍:失意,伤感;朦胧,模糊。惝(chang)读三声,恍(huang)读三声,组词连读时,惝变四声,恍不变。②鲛人:神话传说中的人鱼。③好厅:闽南小餐馆。此句比喻、拟人并用,意为雨神很喜欢在鸿山寺的周围一带布雨,鸿山时常风云际会时就像一个好餐厅。雨师是道教俗神,如萍翳、玄冥等都是雨师。
脚注者言:刘氏万成,笔名止若。终南樵叟,臧穀牧羊,睦邻草木,笑闻书香。无来由,自欢谑,有酒方成礼仪,无茶自作惆怅。无事多凭栏,莫入名利场;您看那金乌西坠、玉兔东升,曾几何时,并非空忙?不妨花几两碎银,及时了却一丝尘缘,耕的是云彩,种的是月光,成也善、败无殃,切勿跟犬吠论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