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满有辉煌人生颂
榆林横山区石湾镇麻地沟村,吴满有贫穷到辉煌的传奇人生。他兄弟姐妹6人,吴满有为兄长,没有进过学堂,从小就给富家拦羊干活,1928年时横山大早年馑,他因逃避灾荒携带家人来到了延安县柳林区二乡的吴家枣园。当时该地还是国民党统治的地区,他一边给一户徐姓人家做佃农,一边还要每天砍柴烧炭到城里去卖,但一斤木炭才能换几个铜钱,可粮食却是万分的贵。虽然好心的徐家给了他们一点救济粮,但还是杯水车薪,无奈吴满有就先将11岁的女儿以24元钱卖给张家做童养媳。可还是不够吃,随后又把3岁的小女儿以5升粗糜子让曹姓老汉家带走(不久3岁的女儿就病死了),3年后妻子也病故。

1935年,陕北红军领导土地革命,吴满有分得一架荒山,大约60垧。过去受苦半生,草都不存一根,革命给了他这么大一块土地,他知恩图报,觉得自己不种好地就对不起政府。他送三弟吴满旺参加红军,自己带领孩子勤奋耕种。开荒种地越来越多,劳动积累也越来越多,全家人有吃有穿,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已经是孑然一身的他迎来的命运的转机。在当时的土地革命后中他分得了一座荒山。之后因其善于经营、吃苦耐劳,很快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农民。

在分地的次年,他就打粮11石,送交公粮2石;1937年,打粮17石,送交公粮5石;1938年,打粮20石,送交公粮8石。他还有了牛2头、马1匹、驴1头、羊50只。到1941年时吴满有一家开荒种地33垧(西北地区每垧约3亩)到秋收时打粮34石,送交公粮14.3石、公草1000斤,还购买了公债150元、公盐代金665元。也是在1941年,吴满有不仅入了党,还被选作乡参议员和乡优抗主任。他是一个抗属,但是却谢绝了公家的优待,他说:“打仗是中国人的责任,没啥稀罕,我有的吃,有的穿,还要什么优待?”但是对于乡上的抗属,却做得很周到,分配任务也很公平,全乡的群众没有一个说他不好。在他的影响下,边区群众踊跃缴公粮。
而当时的边区,正因为国民党的封锁而陷入了经济的极度困难之中,甚至连基本的粮食保障也难以满足。全党上下都在努力生产自救,此时吴满有的表现自然吸引到了政府的目光。
最初1942年初的延安县各区区长检查春耕联席会上,柳林区区长尹登高就介绍了吴满有的事迹,说他“地种得多,荒开得多,粮打得多,缴公粮踊跃争先,数量既多,质量又好,是一个抗属,模范的农村劳动英雄。”逃荒至延安的艰辛历程;他分得荒山、勤奋耕种的感恩与喜悦;他成为模范、事迹传扬的荣耀与影响;他的辉煌人生,激励后人继承先辈遗风,再创辉煌。吴满有的事迹为主线,突出了他的勤劳、坚韧、爱国和奉献精神,展现了一个从贫穷到辉煌的传奇人生,同时也表达了对党的感恩之情。


赞劳动英雄好模范吴满有横山石湾好风光,窑洞土炕好地方。
麻地沟有大栋梁,贫苦育才意志强。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
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吴满有他心善良,姐弟六人为兄长。
少小牧羊山岭上,没有进过上学堂。
汗水浸透破衣裳,慈祥孝顺爹和娘。
逃荒圣地远离乡,延安租地自开荒。
异地同仁共举觞,土地革命来开放。
昊满有分地60垧,受苦种植草不长。
秋季收成无谷粮,自感觉对不起党。
送弟参军把兵当,三弟名叫吴满旺。
吴满有他有方向,带娃种地粮满仓,
吃糠咽菜难心肠,树皮充饥饮食粮。
红军领导得解放,土地革命恩泽长。
山勤耕作分得荒,感恩戴德心欢畅。
连年丰收献公粮,爱国热情似海洋。
购买公债表心肠,支持政府保家乡。
尹登高赞与影响,模范事迹四方扬。
莫艾记者话沧桑,延安精神永放光。
贫穷辛苦永坚强,逃荒感恩党恩长。
吴满有他树形象,劳模精神正气扬。
劳动英雄领群芳,辉煌人生谱华章。
清正廉洁志如钢,勤劳坚韧美名扬。
勤奋耕种责任强,牢记使命心向党。
同丹共济忠义扬,家国情怀爱无疆。
爱国奉献树榜样,辉煌事迹永流芳。
后人铭记吴家将,争当自强好儿郎。
继承先辈吴氏网,再创辉煌谱新章。
激励后人争自强,喜看石湾新气象。


总编辑审核:摄影师,吴静心
作者简介:张治莲,笔名芳叶。陕北榆林人
陕西喜秦传统戏剧文化 研究会爱心委员会会长
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虹霓公益事业基金妈妈力量团爱心大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