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的贵族——驴肉
邵兵娜
(2024年7月16日)
自古正定商贸繁华,各种饮食在这里荟萃,碰撞出独有的饮食文化特色。在百姓的餐桌上,有经典的饸饹、烧麦、扒糕等特色小吃,也有美食的贵族——驴肉。
驴肉是走兽肉的上品,被称作肉中贵族,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驴肉肉质细嫩,没有猪肉的肥腻,也没有羊肉的膻味,具有高蛋白、高氨基酸,低脂肪、低胆固醇特点,“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给予驴肉极高的赞誉。
吃驴肉的历史由来已久,《本草纲目》记载:“驴肉补血、治远年老损,煮之饮、固本培元。”《药典》认为:驴肉一补气养血,可用于气血不足者的补益;二养心安神,用于心虚所致心神不宁的调养。
驴肉的鲜美味道并不只是舌尖上的享受,它更承载了我许多珍贵的记忆。

小时候,我常常跟随父亲去市场买驴肉,常听父亲念歌谣,“吃驴肉,不长肉。要长寿,吃驴肉”。驴肉火烧倒是吃了不少,但是我的记忆却定格在老魏家驴肉店,那还是第一次吃驴肉大饼,那家店的驴肉大饼,是我最美味的记忆。大饼外皮金黄,内里柔软,保持着食材本身的麦香味,卷上切成丁的驴肉块儿,驴肉的鲜香与大饼的麦香完美结合,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记得那碗清香的荷叶粥,为夏日带来一丝清凉,解暑降火,消烦止渴;而那碗浓郁的驴肉饸饹面,更是冬日里最温暖的慰藉,汤汁浓郁,肉质鲜嫩,喝上一口,暖流瞬间传遍全身。
等我在外地求学后,家乡的味道和父爱越发浓厚了。家乡的味道成为一种深深的情感,一种永恒的记忆,而那份温暖的父爱,也随着驴肉的香气,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老了,女儿也长大了,我带着家人又走进了老魏家驴肉店,“肉中贵族,平民价格”,让来这里品尝驴肉的人络绎不绝。这个时候,老魏家驴肉店已经在正定开了三家。店里的菜品也丰富起来,种类繁多,但我依然爱吃那个味道,驴肉大饼,荷叶粥,驴汤饸饹......嗯,还是那个味儿。
制作驴肉大饼的关键在于选料。选用的驴肉必须新鲜、肥瘦相间,然后用老汤炖煮,最后再配以各种香料,才能烹制出那独特的美味。因为驴子生长周期长,多为3年左右,老魏家驴肉为了保障驴肉食材的优质纯正,竟然自己开办了一个驴肉养殖场,驴子的品种多是从内蒙、关中等地贩卖而来,养殖的200多头驴子,成为开驴肉店的底气。大饼选料也十分讲究,面粉的粗细、温度、湿度等都会影响到大饼的口感。

驴肉大饼的制作工艺独特,每一步都需要匠人的精心操作。驴肉的烹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将驴肉与花椒、大料等十余种香料巧妙结合,经过精心炖煮,长时间慢火炖煮,使得驴肉充分吸收调料的精华,肉香浓郁而不腻,口感醇厚,余味悠长。而大饼的制作也同样复杂,需要经过揉面、擀皮、烙制等多个环节,饼皮需要加入驴油,使烙出的饼皮脆香可口,即使大饼放凉了,香味依然。
正定百姓爱食美味,闲暇之余点上一份驴肉大饼,夹上几片脆香的驴板肠,细细品味,那是童年的记忆,是父亲的陪伴,是家乡的情怀,是那一份独特的驴肉香。

作者简介:邵兵娜,中共正定县委办公室工作。从2005年起在《河北省委党校报》《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石家庄日报》《正定风采》等刊物发表多篇散文和理论文章并获奖。系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民俗学会会员,石家庄作协会员,正定县民俗文化协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