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
——追忆母亲
文/李安全
小时候,因为父亲远在千里之外的铁路上工作,母亲带着我们姐弟四人在四川老家农村生活,与母亲朝夕相处,母亲的言行对我影响很大。
母亲常说,万事靠自己,不要依赖任何人。1959年至1961年全国三年自然灾害,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因饥饿和疾病相继去世,父亲每年只回来探亲休假20天左右,母亲带着我们子女又当爹又当娘。在老家母亲没有任何人依靠,要强的母亲为了让我们生活得好一点,学会了许多男人都不会做的编织箩筐、背兜、筲箕等生活用品,遇上房屋漏雨时还上房顶盖瓦,女工方面的针线活更是十分拿手,被乡亲们夸奖为心灵手巧的女能人。
处处留心兼学问,母亲虚心好学。母亲有气管炎,一到冬天时常复发,以前交通不便,去乡镇医院看病需步行五里羊肠小道,在医院扎了针取了药回家,常常次日还要去医院打针,往返很不方便也耽误时间,为此母亲虚心向医务人员学习,久病成医,买来针筒和消毒酒精及相关设备用品,学会了给自己扎针。附近的乡亲们得知后,生病从医院取了针药回来找母亲帮忙扎针,母亲来者不拒,热情帮忙,不收取分文报酬。母亲扎针技术不亚于医院专业护士,经母亲扎针过的患者从没发生过身体不适情况。
母亲心地善良,不惹事也不怕事。乡亲们大多非常淳朴,给予我们家许多帮助。也有极个别人认为我父亲常年不在家,家里没有壮男人便仗势欺人。记得村子里有个独子,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有次大弟弟和他发生口角,他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对我大弟弟一顿毒打。母亲得知后找到独子的父亲,对他说如果是我儿子不对我一定严加管教,但你不问缘由对我儿子痛打肯定是不对的,你做得对与不对我儿子长大是记得住的。独子的父亲感觉理亏,连忙对我母亲说对不起。母亲教育我们说不要在外面惹是生非,该忍让的要忍让,但不能逆来顺受,任人欺负,该反抗的要反抗,要学会保护好自己。母亲的教育让我们明白了不惹事,也不怕事的道理。独子的父母后来非常敬重母亲的为人,对我们家人很好,母亲不计前嫌,牵线搭桥给成年后的独子介绍了一门满意的婚姻,独子家人对母亲非常感激。父亲去世时自家门前山上安葬有困难,独子家人主动提出他家的山随便占用,父亲得以顺利安葬。受母亲的影响,我们几个子女从小到大都很有个性,爱憎分明。
母亲外表柔弱,内心刚强,对我们要求极严。小时候家里穷,经济条件差,总觉得啥都好吃,啥都没有吃够过。一次,我放学回家肚子饿的心慌,到生产队的地里拔了一把花生来吃,被人发现后反映到母亲哪儿,回到家母亲让我跪下,用一根细树条在我身上猛抽,一边抽一边教训说:就是饿死也不能拿公家的财产,不让你长记性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就会偷金。我抹着眼泪对母亲说以后再以不敢了。大弟弟带着小弟弟在生产队的稻草树旁边玩,玩火不小心点燃了草树瞬间被烧光。母亲向生产队赔礼道歉并赔钱20元(当时相当于父亲半个月工资收入),对大弟弟进行了严厉的家罚教育。我们几个子女犯了错误,母亲从不娇惯我们,从小到大既深切感受到了母亲的细致关怀,又体会到了母亲的从严管教。
母亲经常教育我们对人要真诚,为人要仗义,交朋友不要怕吃亏,舍得吃亏打得拢一堆。母亲小时候家里穷,只读了小学4年书,12岁了才上一年级,母亲是班上年龄最大的,经常协助老师做事情,很受老师喜欢。我记得小时候母亲年年都要请她的两个老师马老师和牛老师到家里做客,曾经带着我进县城给退休的两个老师送农产品。母亲告诉我她在学校学习期间,这两个老师对她最好,她永远都要回报老师的好,做人要讲感情不能忘恩负义。和父亲一道从家乡走出去参加铁路工作的一名同事,因病去世后,他的妻子儿女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非常困难,母亲不躲不避,主动送钱送衣物接济,逢年过节还请到家里做客热情招待,他家人感恩母亲的帮助,子女成年后每年都要到家里来看望母亲。
1981年7月我接父亲的班到铁路上工作,安排在列车上担任炊事员,母亲写信来叮咛我干工作不要怕吃苦,要抢着多干活,你人勤快眼里有活,师傅才会把最拿手的烹调技术传授给你,你才能学到真本事,舍得付出最终吃不了亏!反复告诫我不要忘记了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要吃苦耐劳永保本色,为铁路建设多做贡献。我按母亲要求一心一意钻研烹调技术,虚心向师傅学习,学会了做许多美味佳肴饭菜。参加工作至今,我谨记母亲教诲,干一行爱一行,23岁在单位入了党提了干,后来还成了铁路局机关的一名干部。
虽然母亲2006年去世离开了我们,但母亲的一言一行,谆谆教诲我将永远铭记心中并向子孙后代相传下去!
撰稿人: 李安全 定稿时间:2020年8月18日
联系地址: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二段11号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安全监察室
邮政编码:610081
作者简要情况
李安全,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籍贯四川省青神县,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7月参加铁路工作,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西安铁路局、郑州铁路局、中铁快运、成都铁路局工作,从一名普通铁路职工,成长为铁路基层站段领导干部,2013年7月从中铁快运调入成都铁路局安全监察室工作至今。工作中大部分时间长期从事文字工作,主要负责单位文件、电报起草,以及年度总结和先进材料、通讯报道撰写等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至今撰写的各种体裁文章数百篇先后被国家、省、市报刊和杂志刊登。
邮箱3751439749@qq.com
青神县河坝子“爱情山”七夕征文启事
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在2024年七夕节即将来临之际,为提升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爱情山】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三苏文学特举办“爱情山”七夕征文,欢迎文朋诗友们积极响应,多多支持。
1、“爱情山”七夕征文时间从即日起至8月10截至,在8月12日揭晓获奖者名单。
2、投稿请注明:“爱情山”七夕征文。
3、“爱情山”七夕征文的体裁不限,诗词、歌、赋、散文、小说、随笔等均可。
4、“爱情山”七夕征文作品将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展示。
5、“爱情山”七夕征文设一等奖一名,要求浏览量3000以上,点赞、在看各500以上,奖红包100元。
二等奖2名,要求浏览量2000以上,点赞、在看各400以上,各奖红包80元。
三等奖3名,要求浏览量各1000以上,点赞、在看各300以上,各奖红包50元。
6、在“爱情山”七夕征文期间,作品打赏在10元以上的,打赏的80%归作者,20%作为奖励红包,如有赞助,奖励红包将同时提高。
7、在“爱情山”七夕征文结束之后,所有参加征文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今日头条《三苏文学》专栏、VV平台上陆续展示。
欢迎文朋诗友们投稿支持,投稿请加微信/ZWB612462,作品发私聊窗。
三苏文学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