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强
它地处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东麓,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它素称“中国猴头菇之乡”“北药之乡”,境内有中国雪乡雪谷,东北虎林园,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特色魅力城市,它还是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全国平安县。一部书家喻户晓——《林海雪原》,一部戏尽人皆知——《智取威虎山》,讲述了曾在这里发生的故事,记录了这片英雄土地的昨天。它就是风景秀丽,四面环山,有林海雪原美誉的海林市,小城独具风韵,海林美名盛传……
海林因海浪河而得名,海浪河是牡丹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张广才岭的“海兰窝集”,“海兰窝集”是满语“榆树林”的意思。
上古,牡丹江和海浪河流域就有满族人的祖先肃慎(又称“息慎”、“稷慎”)人在此居住、生活和繁衍。肃慎人早在夏朝以前舜的时代就同中原取得了联系,古文献多有记载。东汉时期,肃慎转称“挹娄”,但肃慎之名仍然并存。当时海林市域属挹娄人居住的地域。南北朝时期,挹娄转称“勿吉”或“靺鞨”,“肃慎”之称亦有使用,到了隋朝,则只称“靺鞨”。
海林市域当时是靺鞨七部之一的拂捏部的居住地区。唐朝,靺鞨人以今宁安县渤海镇为都城建立了渤海国。海林市域当时系渤海国辖区。辽灭渤海国建东丹国,仍依渤海旧制。海林地区归属与渤海国时期相同。撤销东丹国以后,曾几次强迫渤海靺鞨人南迁,留居的渤海人同由北南来的黑水靺鞨人融合为女真人,海林地区居住的是生女真人。金代仍同。元代,在山海关以北到西伯利亚及库页岛的广大范围内,设有辽阳行省,下设七路,路下设所。海浪河流域隶属于开元路古州千户所,而牡丹江流域的柴河镇、二道河子镇及三道河子乡隶属于水达达路斡朵怜军民万户府。明初,建州女真曾在海林地区居住,后迫于野人女真的侵扰辗转南迁。
海林地区则居住着野人女真,称为东海窝集部宁古塔路。明清时期,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努尔哈赤统一宁古塔路,在宁古塔城派驻军队,作为继续统一东海诸部女真人的军事基地;顺治十年(1653年),正式设昂邦章京驻宁古塔城;康熙元年(1662年),改宁古塔昂邦章京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下属之梅勒章京改为副都统;康熙五年(1666年),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移驻宁古塔新城(今宁安镇),原宁古塔城改称“旧街”,此后直到清朝灭亡,海林地区一直隶属于设在宁安城的军政机构。中华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隶宁安府;民国二年(1913年)3月,隶吉林省东南路道宁安县公署;民国三年(1914年),隶吉林省延吉道宁安县公署;民国十八年(1929年)4月,隶吉林省延吉道宁安县政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伪满洲国建立;同年5月,隶吉林省宁安县公署;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隶滨江省宁安县公署;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隶牡丹江省宁安县公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0月,隶东满总省牡丹江省宁安县公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5月,隶东满省宁安县公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一五光复,日本侵略者投降。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正式成立新海县人民政府,驻海林街,隶绥宁省;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成立五林县人民政府,驻五林街(今林口县五林镇),管辖今海林县柴河镇以北地区;同年9月,五林、新海两县同隶牡丹江省;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新海、五林两县合并为海林县,隶属于松江省。1980年,海林县隶牡丹江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0月,牡丹江地、市机构合并,实行市管县的领导体制后,海林县改隶牡丹江市。199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海林县设立海林市(县级),由省直辖;同年8月,黑龙江省民政厅文件,阐明海林市行政关系由牡丹江市代管。
海林,文化底蕴深厚。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是满族的发源地之一,为清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有16处商周以来的历史遗址,被誉为黑龙江三大历史文化亮点的金元文化、渤海文化、宁古塔流人文化,在海林都留有印迹。
海林,区位优越显著。地处东北亚区域中、俄、朝三角地带的中心环节,是东北亚经济圈的人员流动、物资集散、信息传递中心。境内公路、铁路、航空四通八达。周边有四个国家一类口岸,陆路可直达俄罗斯境内;哈牡客运专线在海林设有海林北、横道东两个车站,融入“哈大齐一小时经济圈”和“哈长城市群”,牡丹江新机场落户海林。海林,生态环境优良。海林山川秀美,河泽纵横,森林覆盖率达到78%。境内大小河流144条,水资源总量78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03万千瓦,大河流总长度2930公里,大气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1.5万个,高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新空气标准10倍,冬季空气湿润,夏季清凉宜人。东北最大的人工水体——莲花湖,湖面133平方公里,蓄水量是镜泊湖的2.4倍,建有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有莲花水电站、荒沟电站、林海供水工程等国家重点水电项目。海林,矿产资源富集。现已探明金、铁、铜、铅、石墨、水晶、沸石、重晶石、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等各类矿藏36种,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海林,产业基础雄厚。三大优势产业各具风采。机械装备产业——与一汽集团、徐工集团等国内外500强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石油钻具、矿山机械、汽车配件等产业链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现有规上企业41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初步构建起了机械制造和食品医药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绿色食品产业——“海林猴头菇”,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位居全国第一,被称为中国“猴头菇之乡”。
海林黑木耳也是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还有蕨菜、刺嫩芽、松籽等100多种森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国家山区产业化基地。按照“北菜南运蔬菜基地”和“对俄出口蔬菜基地”定位,建设海浪河流域蔬菜产业带,各类无公害绿色蔬菜远销韩国、俄罗斯、深圳、上海、广州等地。医药产业——有“北药之乡”美称,全省中草药示范县,山市镇为省中医药特色小镇,柴河镇为省中药材基地示范强镇。
海林,生态旅游独树一帜。有“雪虎山水情”五大特色旅游资源,包括中国雪乡、威虎山、佛手山3个国家森林公园和莲花湖地质公园;有世界最大的东北虎林园、全国最早的高山滑雪场、莲花湖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有浓郁俄式风情的百年历史文化名镇横道河子,现存俄式建筑256栋,其中104栋为文物保护建筑,有俄罗斯老街,中东铁路遗存等;位于海林市郊东山的报恩寺,黑龙江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寺院,融汇佛教文化、古典建筑文化、现代建筑文化于一体,典雅古朴、雄伟壮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杨子荣烈士陵园,位于海林市的最高点,这里是杨子荣的安葬地。侦察排排长杨子荣在剿匪战斗中,曾只身打入匪穴,与战友们里应外合,活捉了匪首“座山雕”张乐山。后在海林北部闹枝沟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英雄的名字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青史永垂!“九叠泉——北方小九寨景区”的二道镇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风光优美的海林农场、柴河九寨、东北虎林园名扬四海。
海林,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广袤无垠的林海雪原上,它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它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它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它高楼林立,城市发达,它街道宽广,整洁干净,它夜景曼妙,尽显繁华,品海林美食,关东八炖(酸菜炖白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海带炖豆腐、鲶鱼炖茄子、排骨炖豆角、牛肉炖罗卜、土豆炖白菜),尝满族杀猪菜,风味血肠、满族酸汤子、满族火锅、满族“三套碗”,让你满口飘香,乐不思家。海林,一个底蕴深厚的地方,海林,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海林,一个潜力无限的地方,海林,一个越来越美的地方……
(资料来源:“海林市人民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