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和中学老师们
一年一度,今天又是教师节,便想起小时候上学的事儿来了。
小学的上课条件很差。一年级教室的桌椅破旧不堪。桌面粗糙,甚至有裂缝。南边东三间教室无木桌,用水泥板台子代替。一次偶尔去该教室玩,坐在水泥板上,只觉身下寒凉。
夏天还好说,冬季教室很冷。为了取暖,各教室门窗皆草帘子遮风,依然不敌寒气。学生用锯末填满小铁盆,盆沿钻两孔,拴上铁丝当盆系,点燃火盆,冒烟不断,直到表面锯末燃尽,烟方小些。小儿顽皮,课间往往手提火盆,空中轮圈,呼呼作响。上课时方将火盆提入教室,放在脚下,以便暖身,有学生因此上课走神。教师发怒,将其火盆扔在教室外边。烟大者亦令学生提之于教室外廊沿之上。学生下课时飞奔而出,先去视察自己心爱的火盆。
小学毕业,又在肖家坡上初中,条件才好了一些。
男孩子总是调皮的。一年级的时候,语文教科书中有一篇解放军雨后给老乡架桥的故事,其中有“老乡过河不方便”句。恰好我们班有位女同学,其伯父名字与老乡二字谐音,于是我们读到这里,兴奋地大声大气,几乎喊起来,那位女同学目瞪口呆,欲发作而不能。
到了初中,有些男生调皮依然。一年级数学老师是女的,一次板书解数学题,边写边读。先写念"解"字,后座一男生便应,"哎!"老师生气了,好一顿批评。
还有一次上英语课,上绘桥形,英语老师发英语音,说:"这是大桥"。一男生便说:"这是灞(爸)桥"。其调皮捣蛋如此。
学生顽劣。那时候的教育方式也跟现在不同。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犯了错,被老师罚站是常事。更有甚者,小学时被老师脚打拳踢。这样的教育方式现在是不可想像的。但家长丝毫不见怪,经常对老师说,孩子放到学校,就交给他们了,任凭教育。孩子们呢,毕业以后,见了老师,依然亲热。
我常想,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古语说,春风风人,夏雨雨人,风气使然而已。不管如何,老师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希望我们成才。春风有情,尚吹落花,不然何以秋实?
我的小学班主任有孙淑君、岳西宽、惠立农、施养民,其他老师记得的还有杨维汉、胡志选、杨凤民、胡玉芳等人。
一年级班主任孙淑君孩子满月后,只能抱着婴儿给我们上课。岳西宽老师在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北大,成了我一生仰慕的对象。施养民老师曾作我的语文老师,对我作文非常赏识,常言他若于县上任职,必以我为秘书。杨凤民老师言辞文雅,对人说话,常文辞相对。后来我才知道,他讲的是孔子的《论语》,当时非常罕见。惠立农老师待人温和,善于处事。一次我上台表演,出了差错,我以为必遭老师批评,不料轻易就过了关。胡玉芳老师待人非常和蔼,说话温声温气,经常借图书给我看。杨维汉和胡志选擅长篮球运动,几乎每投必中,特别是胡志选老师,投球远且硬,站立不动,挥臂远投,哐的一声,篮球应声进网。他们在下午放学后也经常打乒乓球,我们经常在下午放学后,看这些年轻的老师打球。
小学时的校长是杨彩贤。那时年纪小,同校长又不打交道,因此几乎没什么印象。惟一记得的是,四年级时男孩子调皮,在放学唱《打靶归来》歌的时候,不约而同地将“胸前的红花映彩霞”唱成“胸前的红花杨彩仙”。杨老师听后,似乎有所觉察,但又不能确定。大家瞧见,都觉得可乐。
肖家坡学校是带帽初中奌。前后三年的班主任老师是赵栓印、肖菊兰、侯宝仁,数学老师先后是肖俊孝、肖菊兰,肖有贤,语文老师先后是赵栓印、肖军民、侯宝仁,英语老师田改兰、刘恩鲜,物理老师肖胜利,历史老师杨生财,肖有贤老师还先后担任生物、化学教学。
肖家坡学校后,由于未参加中考,经父亲同班主任、政治老师肖恒轩老师联系,我留级到史家寨中学三年级一班,新认识的老师还有物理高宝印老师、语文王文龙老师、数学王振强老师、体育肖养善老师。
我那时性格懦弱,不善交际,加上近视,同初中老师们来往不多,有些己经记忆不太清楚了,有些尚有印象。
记忆中肖菊兰老师要求严格,严肃起来令人畏惧三分,但一旦打开了话匣子,则在课堂上无话不谈。肖军民老师为人和善,喜欢笑,说话滑稽可爱,同学私下叫他"火轱辘"(一种小圆柿子的当地说法),我始终不清楚这称呼产生的原由。田改兰老师为人热情,喜欢唱歌,很好听,尚带少女性情。刘恩鲜老师讲课声音很大,在单词发音上特别讲究。杨生财老师的面容肃穆,从来不笑。高宝印老师讲课不仅声音大,激动起来就忘了一切,不说口若悬河,亦若悬瀑飞落。王文龙老师脾气很好,很有耐性,学生过言,亦不急不恼。王振强老师人比较瘦,数学基础扎实,讲话思路也清晰敏捷。肖恒轩老师身材高大,很爱干净,性子很要强,讲话也很有条理。肖养善老师文体兼备,不仅体育教学非常专业,并且那时就开始练书法了。
印象最深的是肖胜利老师和肖有贤老师。这二位的共同特奌是专业基础扎实,讲课有条不紊,声音不高不低,节奏徐急有度。听他们的课,是一种享受,当时颇有高山仰止之感。我偏重文科,对数学不敏感,但理化却是我的强项,就同他们的影响有关。
肖胜利老师平时话语不多,也很少笑,我那时还有些畏惧,平时少有交道。直到我上初中专以后,一次老师家里出事,我去看望,近距离接触老师,才知道老师是这样的可亲。以后尽管就学和工作原因,不常相聚,却时常想起,师生的情谊便一直保持到如今。人生难得心灵交通,我觉得师生若此,亦不负此生了。
肖有贤老师知识渊博,谈吐雅致,在史家寨中学又多打了一年交道,接触多了,便觉亲近,毕业后每聚,无话不谈,涉猎甚广,亦有诗词唱和。三十年矣,亦师亦友,相交至今。
谈到初中,不能不提到我上学时在肖坡任职主任的翟雪梅和校长杨新义老师。
记得初三时翟雪梅老师一度带政治课。一次上课布置作业后老师出教室,男同学便不安分起来。一向老实的我,当时不知出于什么心理,竟然学秦腔中员外出场,所发声音甚大,男同学们哄然大笑。翟老师听见了,批评了一顿,最后竞又和缓,说我也可能是无意之失。当时觉得翟老师异于别的老师,批评起来很讲艺术。
后来在蓝田县城工作时,见过翟老师,竟然还记得我,得知我没有成家,便热情介绍对象。
新义老师,其实我并没有打过交道。只记得当年上学时,一次翟老师讲起校中事务,说他二人配合如何相得,由此知道杨老师是我们的校长。初中毕业后曾见过面,然由于羞怯,竟也没打过招呼。后来听别的老师说,杨老师很生气,谓当年的学生出息了,连校长也不认了,如此云云,我当时就很惶恐。1994年一次和养蕊回家,在洪寨车站恰巧碰巧见到杨老师等车,便特意打了声招呼,杨老师很高兴。
如今细想杨、翟二位言行,小学校的校长和主任,就跟大家长一样。我们在他们眼里,大概也就是孩子吧。学生毕业就像父母送孩子出门工作。多年之后,父母还能想起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大多时,便将父母忘到脑后了。
至于史家寨初中校长石养海,作为学生,也是不打交道的。只有一次出早操后,领导讲话,强调学校卫生,云操场上有人大小便,大便成丘,小便成泉。此语听起来颇不一般,才知道了这是我们的石校长。
在我眼中,石校长一直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初中专毕业后,一次刘恩鲜老师进县城,我随刘老师见了石老师一面,才发现石老师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神秘,很是和蔼可亲。
石校长任职期间,中学的教学质量是相当高的,前后出了不少人才。后来和别的老师接触,才知道石老师在管理上抓大放小,能放开手,这种领导方式,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也是那些年史中能出成绩的原因吧。
初中专毕业后,我在蓝田县工作了八年,后自学先后上了硕士、博士,又在大学任教。视野既广,见识自然不同。回过头看,同以后相比, 中小学习到的知识显然浅薄得很。然而,这个阶段却给我打下了一生的基础。人必有师,方能成长。我们的老师们,或许没有高深的学问,没有显赫的名声,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却手把手把我们牵进了知识的两扇大门。老师与我们,或言传,或身教,或雅趣而同好。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春去秋来,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老师们呢,有许多都不在了,如小学的杨凤民老师、杨维汉老师,初中的肖军民老师、赵拴印老师、肖恒轩老师。田改兰年纪尚轻的时候去世,令人扼腕。岳西宽老师去年也因多年劳累去世了,叫人叹息。胡玉芳和孙淑君老师自小学毕业后,一直没有见过面,最近听说孙老师也去世多年了。
近读亚贵兄《新义先生》一文,方知杨新义老师之生平。因学生逃学而贴布告,见而怒责甚至动手。又身入十八丈古井沥淘,可想其即为校长,凡事认真,亲力亲为。因其勇于任事,后来被调入高中,统筹建校事宜,因缘际会,为本川唯一任过高中校长之人。后师资到位,学校蒸蒸而上,新义老师亦享名日盛。然高中究与初中、小学不同,事务繁杂,教师的独立性高,校长亦应于教学深有研究,于是新旧矛盾增多,协调难度亦增加,新义老师遂被调任肖坡学校,成了我的校长。
任过高中校长,为新义老师极重之经历,故而自尊心益强,对己要求日高。教书育人,谁料变生肘腋。次子考上大学,本为欣喜之事,竟事与愿违,伸手莫及!新义老师得知儿子出事后,对别的老师说,生子若此,深感惭愧,对不起被害之人!爱子恨子,对自重身份的新义老师而言,宛如心如刀割,身经油滚,寝食难安,不知忍受多少煎熬!最终重病临身,近花甲之年便不治而去。如今思之,不能不为我的初中校长叹息!
生者一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师生是天生的缘份。年纪越大,越觉得师生情谊的可贵。这几年,我利用回乡之便,和相关的老师聚了两次,师生把酒言欢,其乐融融。又请王文龙老师和肖养善老师留下两幅墨宝,以作师生此世的纪念。
老师们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现在花落成泥,青春已去,祝这些尚在世的老师们安渡晚年!
写到这里,不觉感慨,赋诗几首。
(一)
村隔三两里,
相识就学时。
君老我亦老,
依然为我师。
昔时似青葱。
今日鬓如霜。
闻道有先后,
师生相两长。
夙世结前缘,
师生皇甫川。
多少人不见,
巍巍看终南。
(二)
浩荡东风绽桃李,
芬芳不语自成蹊。
君看硕果满园日,
花落悄然已作泥。
杖藜徐步立芳洲,
花落飘飘逐水流。
春日东风夏天雨,
秋来果实满枝头。
落花春去何足叹,
硕果君看秋满园。
最是世间有情物,
东风化雨总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