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果
文/廉波
秋分的阳光像俏姑娘一样妩媚,风儿似玩童横冲直闯,搅动得村里处处飘荡着花果香。
我像往常一样,疾步走进村委会办公室,陷进舒适的椅子里,品着茶,眼睛不由瞄向整齐划一的挡案柜,注视着一盒盒凝聚着我们每个人汗水和心血的文档,感叹万千。
“咯吱”门被推开一条缝,我闻声望去,探进一个谢顶的园脑袋,盯神一看,是我原来的帮扶户,心里“咯噔”一凛,现在找我肯定没好事,尤其是这个时候。眉头紧皱:“平安,有事?”
潘平安拄着双拐“咯噔、咯噔”吃力地挪进来,眨巴着细眼,摇摇头又点点头。
放下手中的茶杯,拉把椅子,热情地说:“来,坐下说。”潘平安扭了扭身子,半个屁股挨着椅子边,双拐抱在怀里,红着脸,腮帮鼓得像蛤蟆,努了句:“你,闲啦?”
“参加完公务员招录考试,走流程呢。”四年前,我农大毕业在父母的劝说下,考了公益岗,分配到他们村驻村帮扶。清新优雅的村庄吸引了我的好奇心,朴实的村民接纳了我这不谙世事的半大小子,一切感到新鲜,像鱼儿一样在村里快乐而忙碌。潘平安的家庭情况特殊,他家的事我没少跑腿,相处日子久了,彼此熟络。我给他递杯水,半晌,他不说话,一眼盯着档案柜发呆。他的憨态让我好笑,便调侃道:“怎么小媳妇似的,还羞答答哩,咱哥俩别见外。”
“听说,你要调走?”
“说不准,服从组织安排。”
“以后见你就不容易了。”
“哪里话。”
“以后遇到大事小情的……”潘平安终于道出了来意。
尽管怯怯的,像蚊子的声音,但我觉得十分刺耳,过日子不靠自己难道总贴在驻村干部身上。心中有点不快,但强装笑脸,“你的小日子像铁锅里炒豆子,欢势着哩。”
平安的手一颤,水险些洒在桌上,脸涨得通红,嘴唇哆嗦,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我呷口茶,继续调侃:“如今你是门里窗里都进钱,真是财财源滚滚呵。”
他颤惊惊欠起身,摆摆手,慌忙争辩说:“那能,那能呢。”
潘平安的家境收入、支出、消费、购置一项项我比自己的收支账都了然于胸,帮扶四年,一笔笔记得清清楚楚,账册记得明明白白,一目了然。我的苦和累他心里明镜似的。我自己呢,整天窝在村里,三十大几了连个对象都不好找,真是的。转念一想,平安挺不容易,小时高烧,落下脑膜炎后遗症,但人憨厚老实,体格健壮,一身好苦,干活不惜力,跟随建筑队当小工。谁知老天故意捉弄人,十年前的一个晚上,打工回来的路上,被一辆疾驶的拉货车轧断双腿,尽管交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查到肇事车,我和村干部协调让司机承担全部医药费,但平安落下残疾。媳妇虽然是个高中生,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面黄肌瘦,身子骨更是恹恹的,走路颤抖抖,风一刮都要倒下去的样子。好在有个聪慧的儿子,是他们的心尖尖,也是他两口子的精神支柱。上初中的儿子,精伶乖巧,身强体健,学习成绩全年级冒尖,一家人指望他有一个好的人生。
平安虽然走路不得劲,脑子反应慢,得病后,喜欢扎人堆。有天,听说栽富士苹果能赚钱,想试。妻子挺支持,跟着村里的能人栽了三亩苹果树,夫妻俩很上心,像伺弄孩子一样,日夜守候。妻子脑子好使,学会了修剪,拉枝,疏花。前几年,果品价格一路走高,他家日子着实让村里人羡慕。近年,苹果像平安的身子骨,萎靡不振。我帮扶后,利用所学专业,帮他们苹果树整形、套袋、果面贴字,提高了商品率,帮他家打开销路。她媳妇精巧,农闲学会网上招商,不仅卖自家的,捎带大伙的苹果、葡萄、酥梨、石榴,近年还搞起带货直播销售,他家像新闻发布中心一样热闹,夫妻俩成了村里的红人。
望着眼前熟悉而陌生、衣着整洁合体、但萎靡不振的平安,我缓缓站起身,笑笑,进一步开导他:“车子不倒只管推,人活一股精气神咧。”
平安抚摸着双枴,神情有点慌乱。他看了我一眼,涨红着脸,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目光里藴含着渴望与内疚。缓了缓,语无伦次地说:“我晓得,我晓得。”
我说了好多鼓励的话,尽管他比我年龄大许多,但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倾听。走时他精神好多了,脸舒展了许多。
平安一瘸一拐,渐行渐远,我的心情异常沉重,直愣愣望着档案柜里的一叠叠资料、一摞摞挡案盒发呆。是啊,一对残疾人,花开多久,果香飘多远,灿烂的阳光真的能永久普照在他们身上吗?倏然,扫见桌子腿靠个蛇皮手提袋,暗自念叨,这个潘平安,脑子真不好使,丢东忘西的,顺手抓起,果香扑鼻,解开缠绕几圈的绳结,楞怔:红彤彤的苹果上闪耀着“平安果”三个字,个个硕大浑圆!
噢,明白了。他心怀感恩,让我分享他们丰收喜悦的。想起自己刚才的言行,脸阵阵发烫。我知道,潘平安和村民们最在意他们的钱袋子,更渴望平平安安,和气生财。有道是平为福,和为贵。
我心头一热。椅子硌人,再也坐不住了,走出村委会,沐浴着明媚柔和的阳光,急匆匆地朝平安家的果园走去。
秋天的黄土丘岭,犹如一幅五彩缤纷的丰收画,树叶沙沙,果香飘荡。绿荫间,果农们忙碌着,热情地向我打招呼,不时有人让我品尝他们的丰收果实。远远看见,平安腋窝撑着双拐,挺直身子,稳稳地站立在坚实的土地上,脖子高扬,双手紧握长长的不锈钢果杆,娴熟地摘下一个个鲜红艳丽诱人的大苹果,他吃力地尽量保持平衡,不至于摔倒;绿荫如盖的果树下,他媳妇脖子上挂着自制精美的编织袋,精心地挑选着,采摘着,像一只美丽的蝴蝶,飞来飞去把最称心的果子小心翼翼地放在袋里;果树间堆放着印有“福禄寿禧”字样的果筐,“平安果”更是夺目耀眼。一筐筐,一袋袋,装满了他们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我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树枝摇曳,果红人美,多姿多彩的画图里凸显着一对站直了的人。潘平安夫妇感染了我,眼里一层水雾,我不忍心抹去。
作者简介:
廉波,男,山西省永济市人。曾在《山西农民报》《运城报》《运城晚报》《中国乡村》《西北文艺》《南方文艺》《河东文学》等报刊、微信平台发表小说、散文数三十余篇。多篇小说、散文获征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