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孟国泰先生在“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体系中,提出了教育的“新五乐”,即: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对于“智乐”的内容,他是这样表述的:注意集中、观察敏锐、记忆快准、思维灵动、想象宽广”。现就“智乐”内容,创作小品文系列(十一)——不用的东西才容易坏掉。
据科学家介绍,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没有一丝光亮的黑暗中,眼睛就会逐渐失去对光的感应而失明。眼睛的功能是用来“看”的,如果眼睛长期不“看”,就会失去其“看”的功能。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进废退的道理。一个人再聪明,如果不勤奋、不努力,不用其聪明,也会失去其聪明,这有如一把宝刀,长期不用,也会锈掉。
一台机器,久不转动,机器就很容易生锈,最终,机器就会因生锈而转动不起来,而彻底坏掉。机器久不转动,是不是机器的一种“懒惰”呢?
一个人也似一台机器,如果肌体不愿“转动”,灵魂不愿“转动”,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懒惰。懒惰的结果是什么呢?懒惰的结果,就是让肌体“生锈”,让灵魂“生锈”,最终,“生锈”肌体和灵魂,就会像一台生锈的机器一样,而彻底坏死。
我的一位朋友,托人到国外买了一块名表,舍不得用,藏之高阁,几年后,实然想起这块表,准备拿出来用,一上发条,发现表是坏的,表针一动不动。朋友把表拿去修,问修表的人,说一块名表,怎么没用就坏了呢?修表的人问明情况后,说是因为搁置太久没用的结果,表太久没用,表里的机油就会挥发殆尽,齿轮之间没有机油的润滑,摩擦力加大,从而产生齿轮转不动、表针走不动的现象。
《吕氏春秋•尽数》中有这样一句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意思是说,流动的水不会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这都是因为经常运动的结果。所以,不要以为懒惰,不要以为不动手不动脚不动脑,就能保存体能,其实懒惰也是一种消耗,甚至是一种更大的消耗,就像不流动的水,就像不转动的门轴,只会使人的体能和智能过早地失去生命的机能和活力。
用起来才不容易坏,不用的东西才容易坏掉,眼睛、机器、手表、流水和门轴,还有我们的人生,均如此。如果我们因懈怠、因懒惰,而使我们的青春、热血和汗水闲置不用,那么就会让我们的人生生出许许多多的毛病来。
哪怕是读万卷书,如果读而不用,也是白读;哪怕是行万里路,如果行而不思,也是白行。正如孟国泰先生在《不做知识的搬运工》中所写:书读万卷而不用,恰似知识搬运工;路行万里而不思,好比行走一僵尸。

黄小平简介
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责编:铁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