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易中天说龙说起4望子成龙与望子成人
庞进
网络上流传着易中天先生的一段视频讲演。易先生说:“我是观点很明确地,旗帜鲜明地反对励志,旗帜鲜明地反对培优,旗帜鲜明地反对成功学,旗帜鲜明地反对望子成龙。我的口号是望子成人,不是成龙,龙其实是没有的,龙是虚构出来的,虚构出来吓唬人的。它在古代叫皇上,正因为皇宫里有一条龙,全国各地遍布的是地头蛇,地头蛇就叫小龙、小皇上。我们这个民族吃皇上的亏还不够吗,你还在整出地头蛇来吗?所以要望子成人,成人我有四个标准,第一叫真实,第二叫善良,第三叫健康,第四叫快乐。八个字,真实善良健康快乐。达到了这四条就成人了,至于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行当拿多少钱全是次要的。”
易先生的上述话语,含有几个“易氏等式”:(1)龙=皇上;小龙(即蛇,易先生称“地头蛇”)=小皇上。(2)皇上是坏的(让我们民族吃够了亏)=龙是坏的;小皇上也是坏的=小龙(蛇)也是坏的。(3)望子成龙=望子成为皇上或小皇上;望子成为皇上或小皇上是坏的=望子成龙是坏的。
笔者分析过,古往今来,龙在演化、发展中,经过历时性地累加,形成了“司水灵物、通天神兽、吉祥符号、人杰喻体、皇权象征、民族标志”六大功能。“望子成龙”的语意缘起和价值作用,主要因于龙的“人杰喻体”功能。
龙与人杰的关联,可以追溯至东周时期的孔子在拜见老子后,称老子“其犹龙乎”。之后,汉代的司马迁被后世称为“人中龙”,三国时的诸葛亮、魏晋时的嵇康有“卧龙”之名,宋代的苏东坡被王安石称为“人中龙”、辛弃疾被誉为“词中之龙”,等。正因为龙有象征杰出人才的功能,历朝历代都多有以龙为名字者,比如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公孙龙,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赵子龙,明代的文学家冯梦龙,当代的电影艺术家李小龙、成龙,等。龙还进入了生肖民俗,十二属相中有龙。中国现有十四亿多人,大概率来算,至少有一亿多人属龙,还有一亿多人属小龙即属蛇,加起来,两亿多人与龙有属相关系。
显然,在古往今来的中华文化语境中,望子成龙之“龙”,喻指的是“人杰”,即优秀杰出的人才,而非易中天先生认为的“皇上”——对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而言,成为皇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成为杰出人才的可能性就非微乎其微。那么,所谓望子成龙,不过是广大的家长们,希望子女在学业或事业上有出息、有作为,最好能成为某个领域杰出的人才而已。这样的希望错了吗?没错。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要不断地发展、进步,就需要杰出的人才做贡献、做引领、做榜样。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人类,能有今天的文明成就,若无优秀杰出的人发挥作用,是不可想象的。当然,望子成龙有一个因材施教、酌情适度、不可拔苗助长的问题,若对孩子的期望超过孩子能够承受的程度,从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及亲子关系造成伤害,也是不可取的。
显然,望子成龙与望子成人不构成对立关系,望子成龙本质上也是望子成人,即成为优秀杰出的人。至于能否成为优秀杰出的人,也只有试一试、努力一番才能知道。易中天先生提出的,成人的八字标准:真实,善良,健康,快乐,也完全适应于望子成龙;也即,真实,善良,健康,快乐,也可以成为成龙,即成为杰出人才的基本要求。
至于励志,一味的反对也不可取。古今中外的杰出人才,几乎都有励志的经历,其成就、贡献,都与励志相关联。就说易中天先生本人吧:有文章讲,易先生少年时一度喜欢戏剧,曾报考某剧团并通过了考试,“但由于父母强烈反对,易中天只能远离舞台,潜心学习,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当地最好的高中”。据此,笔者说易先生的父母也是“望子成龙”,大概率符合事实。高中毕业后,十八岁的易中天深受苏联小说《勇敢》的影响,自愿报名去支援新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生活的十年间,易中天于艰苦环境中,攻读、写作、发表作品,成为中学教师。1978年,易中天越过大学本科,直接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后,由武汉大学到厦门大学,由讲师而教授,2005年登上央视《百家讲坛》,以主讲《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品三国》名扬天下……显然,易先生的生命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励志史。将这样的励志史纳入龙文化的言说系统,笔者称易中天先生是“人中龙”,反对的人大概率不会很多。
自己本身就是“人中龙”,却“旗帜鲜明地反对望子成龙”,不知易先生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2024年7月15日于加拿大枫华阁)
作者简介: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理事,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中华龙文化》(上、中、下)《庞进文集》(一至十九卷)等著作五十二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pang_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