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出发
驱车赴临海,
一路见青山。
平畴水村外,
白鹭绿田间。

游桃渚地质公园
青橘覆道风入松,
午后登临石柱峰。
云雷激荡西南外,
十三渚皆入眼中。
又游桃渚故城
古城漫步细沉吟,
苍苔青石遗旧痕。
烽火楼台遥相忆,
临海平倭戚将军 !
藤萝附壁树苍苍,
墙上后人牧白羊。
举目遥思东海外,
盛平必危忘国防 !
桃渚古城,明洪武年间备防倭寇,所筑五十六卫所中仅存的古迹。该所设置以后,初址离海只有一公里左右,受海漫侵,向西北方向凡二迁,乃至今址。"不为封侯事,但愿海波平。"当年戚继光平倭之后,为筑固东南屏障,对该城重加修建,形制乃全,城以人显,该城名字与戚将军紧密联系在一起。
古城位于东西川道之中,该川道南北有山,犬牙交错。古城石砖垒就,北倚高山,三面环河,正扼要道。东、西,南各设城门一道。城门外皆设有翁城,翁城城门皆南向。此种布置,出则南控东西走道,入则有利于防御南来围城敌军,布局不可谓不巧。
古城今墙体除垛口在大跃进中遭到毁坏以外,基本保持完整,东西主街和南北辅巷的建筑依然保持原貌。漫步墙上,见青石久经风雨侵蚀,苍苔纵横墙面,诉说着岁月苍桑。荒草漫布,城内沿墙不时可以看到绿木苍苍。在南城墙上,甚至看到一位乡民放羊,墙外的池塘中,几只白鹅在斜阳下悠闲的游着。不觉概叹今日古城人民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平安生活,古城早己失去了防卫功能,成了游人赏览和凭吊往事之所。但是遥望东海,海上并不平安。时逢升平,忘战必危,保持强大国防,成为东南屏障,仍不可缺。这也是今天登城吊古,纪念戚继光的一点收获吧。
12日船行三门海上,捕捞海鲜
海上望青山,
船行绿波间。
饥餐海鲜肉,
同伴尽兴还 !
青山白云绿水间,
出岸东吴万里船。
紫菜长竿立海上,
海疆千顷作良田。
海边捉蟹
晚潮未见涌,
山下闻鸣雀。
聊兴童子心,
揭石捉螃蟹。
13日早起早起
近山晨鸟鸣,
远海升红日。
早起众渔民,
种蛏海涂里。
近岸红林绿,
水中捕蟹笼。
日升观不足,
堤上踟踌行。
游蛇蟠岛
蛇蟠岛上洞中洞,
青竹轻萝不老松。
池光倒映奇岩上,
帘瀑直飞绿水中。
蛇蟠岛,固三门县三门湾内岛也,后因填海,遂于大陆相连,而成半岛。前人伐山取石,年久日深,洞穴密布大蛇山,大洞小洞,洞中有洞,竞有千数,故又名千洞岛。伐石工作业,暂居洞穴,后遂有土人亦搬入洞穴为家,水火起居,一同平常之家,后人称为野人。今政府因形就势,开发景区,称为"野人洞"。
深洞人家
绿萝门上壁间挂,
深洞进处有人家。
出入衣带烟霞色,
庭前绿池水莲花。

游海盗村
蛇蟠岛昔日亦曾为海盗之家,今政府亦利用现有洞窟展示海盗文化,列有孙恩、卢循、方国珍、汪直和郑芝龙五人海上事。以上五人,皆一时称雄海中,官方称之为盗。孙、卢、方之时,政昏时乱,故能成事,聚众据岛,以窥大陆,今人称之为义军。若汪直者,因政府禁海,遂武装走私于海上,雄于日本,固有不得己处,惟联于倭寇,劫掠大陆,残害同胞,死而不能辞其疚。至于郑芝龙者,亦武装走私者,官方亦称之为贼,然其建仓于台南,后肇其子郑成功开台之基,不为无功。郑氏后招安于南明隆武,降于满清,官贼之分,果皂白分明哉?民出海为盗者,杀富劫户,赖以谋生,虽为政府所不容,亦一严密组织者,二政府也。如政事清明,富民教民,民康且乐,岂有盗者?故诗曰:
大风起兮云乱飞,
纵横海上逞雄威。
千古声名何足论,
成者王候败者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