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科工粉
眼下的中国成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实现了工业化,圆了洋务运动先贤们实业救国之梦想。实施这一巨变的主流劳动者无疑是科学家工程师,所以我不由自主地成了科工粉。
考斯特由香格里拉出发前往金沙江上的旭龙水电站采访,期待之情自不待言。车子方向低海拔,盘旋下滑,远望窗外是雪山云雾,近景是森林绿植。不时闪过娇灿嫩黄的油菜花,粉白细碎的洋芋花。盛夏时节的高原,就是如此这般的比内地慢几拍。
终于俯瞰金沙江了!江水呈褐黄色,时急时缓,两岸陡峭,只是一些疏疏浅浅的灌木,视觉远古复洪荒。一到水电站,头戴安全帽的专家技工们,早早迎候着,虽然一概陌生,却都热烈握手一如老友。
先看电站简况录像片。我憋了好几个小时,不顾大局溜在外面先过烟瘾,耳朵能听见就行。几个年轻安全帽微笑着跟我打招呼,呈上纸杯水。我问你们都是工程师吧?他们就推介一位出列,自豪说这就是总工名叫何品杰,一脸稚气,几分羞涩。我赶紧要求合影,掏手机加微信。何总才三十三岁,年龄恰好是我的一半,不由赞叹:生子当如何品杰!其安家重庆,奔事业,难得照顾妻小。我说你们都是少年英雄,登月工程团队也都是你们同龄人,了不起太了不起了,少年中国!
旭龙水电站位于川滇两省交界处,是金沙江上游规划的13级电站中的第12梯级,坝高213米,蓄水9亿立方。参观正在凿空山体、设置厂房的巨大隧洞,震撼!深200米、宽30米、高80米可填充一栋33层楼房!计划2029年建成投产,届时年发电量高达105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315万吨。
再次联想到嫦娥六号带回近两公斤月壤。科学家说月壤中含清洁无害能源氦-3达100万吨,而地球上氦-3仅百余公斤;10吨氦-3即可满足全中国一年能源所需,100吨氦-3则能满足全球一年所需。于是冒出三个问题:一吨月壤能提纯多少氦-3 ?在月球上提纯还是由航天员带回地球提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拥有10吨氦-3 ?
我虽科盲,却也喜好“战略思维”。就是说上述三个问题得到比较明确回答之后,地球上的能源建设规模与速度,当相应调整是吧。
藏文明之一
拜谒香格里拉近郊的噶丹松赞林寺,又见赵朴初题额。印象里的中国佛寺,十之八九出自赵题。赵书雅静肃穆,看上去来自苏轼,杂以赵孟頫等。尤以大雄宝殿四个字最是驰名,鲜见第二人题写。
我在长篇《后花园》里写了一个陀毗寺,有好事之读者问在哪里?我说虚构的,现实里不可能找见。让人生小说化,是写小说的最大乐趣。同步遐想:既有大雄宝殿,当有小雌贝堂——比丘尼修行之禅院吧?因为一阴一阳谓之道,也符合修辞艺术之对称美。一个汉语写作者如果没有找到对应的、制衡的一面,意味着不理解存在的立体感与复杂性。
小雌贝堂,信手毛笔,废纸上一挥而就。拍发朋友圈,引来一摞笑声。花絮一哂。
我生于持斋世家,上大学前未动过荤。佛是我的父辈祖辈,所以我在佛前比较放任,不存在什么顾忌。佛的脾气太好了!一如我的父辈祖辈,从不曾训斥过我。
与佛教相比,某些宗教森严刻板,脾气大,少些幽默感,不好玩儿。即使言其好,也可能因某处细节欠准而犯忌惹事,致使写作者、出版者不时遭遇尴尬。你懂的。
佛是智慧,是慈悲。是俗人,是你我他。
我有个微型小说《钟声与大海》,里面有句自我得意的话:我就觉得佛不傻。发表时偏偏被编辑删了!心疼我了好几天。收入书里,责编开恩,保留了。我很感激。
松赞林寺金碧辉煌,地位非同一般,有“小布达拉宫”之称。该寺坡下一个湖,清澈平静,名叫拉姆央措。手数念珠的喇嘛讲解员说,藏族的身后事分天葬、水葬及树葬。这源于布施他物、回归自然之信念。我觉得这是藏文明之一,值得推广。
词条香格里拉
梅里雪山常年云雾,若想一睹真容,那得跟抓阄一样,全碰运气了。且诵读藏族诗人扎西尼玛的《雪山》,纸上过个瘾吧:
群山之上
一座雪山停止了
奔跑
一群山
凝固了浪涛
藏匿在风云之中
他们有过亲切的名字
雪山能奔跑吗?云雾在奔跑,雪山看上去也在奔跑,逆向奔跑。梅里雪山十三峰的十三个名字,都很美好。分别叫什么?咨询度娘便知。
在已知星球上,唯地球确认有水。水是液体,却也时而固体时而气体,又可化云作雾、变霜成雪,只看在什么温度,及其他条件辅助下。温度是阳光施舍的,实在神奇,不信太阳神不由人。海水淡化术也曾是高科技,只是成本高;可是太阳呢,只须随便照耀抚摸一下海洋,海洋就乖乖地留下盐分及各种杂质,只把蒸汽升上天空,化作云朵云团,云阵云浪,奔赴所有陆地,或降雨或落雪,从而化育了万物。
雪山距离海洋遥远,雪山可谓海洋大使,两者托云借风,昼夜通联。
扎西尼玛宽阔醇厚,面呈高原青铜色,大概是标准的康巴汉子吧!他一路向导,介绍风俗间以男女笑话,让人忘了颠簸劳顿。他当过小学教员,乡镇干部,没有他不知道的事。他说澜沧江藏语的意思是月亮河,但百度解释为藏语发音“拉楚”,意为“獐子河”。獐子与月亮距离太大啊。或许某时某处某人看见獐子过江,恰好碰见异乡人打问此水何名?答曰獐子河,就被那人传播出去了,局部替代整体了。推想百度词条撰写者,属于民间热心人士所为,欠准确,不够学理也正常。
那么谁说的为准呢?我看无关宏旨,诗意的地方本就诗、本就诠释无限量,不存在也没必要追求标准答案。
由梅里雪山前往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一路下行至澜沧江,继续沿江行。趁着车过隧道光暗时,快速脱掉毛衣线裤换上短袖。迪庆州境内海拔最高6740米,海拔最低1486米,落差5254米,几个小时就跨越了四季。
人老了爱读辞书。辞书干巴巴,却全是干货,每读几条,必长知识。香港作家董桥说辞书如老妻,虽不再赏心悦目,却是一天也离不得的。
现在,我冒充辞书编撰者,试给香格里拉词条撰写释义——
香格里拉首先是一个地名,市名,即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迪庆州下辖一市、一县、一自治县,二十六个民族。横断山脉地,三江并流处。
有人说云南地图像孔雀,又说像雄鸡。依我看,倒像是毛公鼎,香格里拉位于毛公鼎的左耳上。
香格里拉一词,最早出现于英国小说家希尔顿193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虚构的一个神秘的东方国名,多民族杂居,和睦相处,大致位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结合部。小说本是虚构,有好事者便要寻找对号,终于找到迪庆州,四处一看,结论是:香格里拉就在这里!
可见香格里拉是个外来语音译词,感觉有点洋派。不过藏语蒙语维吾尔语,也都多少有点洋派。其实傈僳族语本就有香格里拉发音,用于送别,大意是:亲爱的朋友,欢迎你再来。
藏语香格里拉意为“心中的日月”,饱含着崇拜与赞美,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香格里拉一念出口,便觉清脆芬芳、齿颊生香、温柔曼妙。可译为不同的汉语,比如世外桃源,比如人间乐土,比如最宜居人类的美丽地方。
若要简洁,我看两个字也行:仙乡。
2024年7月15日草忆
本文手稿之一页

诗人扎西尼玛
德钦县的藏族女歌手

香格里拉近郊的噶丹松赞林寺
赵朴初题,大雄宝殿最驰名

年轻的旭龙水电站总工何品杰


背景金沙江第一湾留个影

金沙江岸的村庄

难得见树

很少见青草,黑山羊们吃什么


发表于《边疆文学》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