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口腔医院优秀知名专家风采 |种植科中心 孙永宁——业精于勤 仁爱致远原创 北京口腔医院 北京医院 2024年07月08日 09:31 北京
孙永宁,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北京口腔医院种植科主任,北京市优秀医师。1997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两年后来到北京口腔医院工作至今。他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先后获得北京口腔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口腔医院“十佳青年”、北京口腔医院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并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救火队长”和“拼命三郎”。
1.精勤不倦,追求卓越
孙永宁进入临床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种植外科,一晃已26个春秋。工作中,他技术过硬、努力钻研,积极配合科室主任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带领科室领先同行技术水平。
“把事情做好、努力做到极致”是孙永宁对自己的要求。开展新技术前,为了保证不出差错,他提前对各个细节推演很多遍,直到确保没有问题之后才放心应用于临床。正是这份对工作极强的责任心以及对患者“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多年来早来晚走已成为孙永宁的一种工作常态,“披星戴月”亦是对她工作的真实写照。
2.以身作则,带头冲锋
孙永宁在工作中总是严于律己,永远冲在第一线。新冠疫情之初,向领导申请驰援武汉,虽最终未能成行,但他迅速配合医院安排,先后抽调7名医护骨干参加北京口腔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并与医疗队队员及家属保持密切联系,时时关心并及时了解医疗队家属所需,带头去家中看望并送去防护用品和食品等,用心解决前方队员的后顾之忧。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孙永宁带领团队连夜加班,迅速完成医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改造。为梳理发热门诊空间及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他带头倒班,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后,才放心地让医护进入发热门诊工作。
为增强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应对信心和救治能力,孙永宁多次组织大家进行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标准预防、防护装备穿脱、高流量吸氧、密闭吸痰、ECMO护理等学习与培训,规范开展相关应急预案演练,以确保医院防控和医疗工作的万无一失。
实施乙类乙管后,孙永宁更是加班加点,将近一个月没有回家,自己感染了仍坚持工作,4小时一片止痛药,始终坚持冲锋在第一线。他很少有“豪言壮语”“慷慨激昂”,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大家团结凝聚在一起,进而带领医护团队很好地完成了重症患者医疗救治的各项任务。
树立起典型榜样的同时,孙永宁获得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北京急诊抗疫先锋、北京口腔医院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2年被评为北京口腔医院优秀科主任管理者,连续3年获得北京口腔医院优秀医护管理奖。
3. 惟善惟诚,至精至微
孙永宁在工作中,始终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换位思考,给予患者及家属最真切的关心和爱护。2023年,他带领医护团队实现全年无责任投诉及护患纠纷,并收到家属专门致电12320(公共卫生服务热线)的表扬。
对多病患者实行全口种植牙手术,后来患者家属还专门来医院对他表达谢意。这件事情让他更加深化了对“仁爱为本,慎独为魂”北京口腔医院医师理念的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下去。
4. 团队建设,春色满园
自2016年7月起,孙永宁负责科室医护人员的管理工作。他根据科室医护理人力结构进行动态调整,做好各级医护人员的调配与分流,很好地契合了医院工作格局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大全科—小专科”的特色模式,注重挖掘潜力并持续培养人才,打造出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科室多元化医护人才梯队。
2023年,孙永宁还承担并带领科室医护团队顺利开展国家级和北京市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持续将优质医护资源扩容下沉,提升广大基层医疗机构医护应急能力。他还多次担任北京口腔学术会急诊专科医护培训授课老师以及急诊容量管理大会的授课嘉宾,分别在中华口腔学术会全国口腔全科学术年会和灾害学术年会进行壁报展示和大会发言,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著。医护团队于2021年获得“东城区优秀协作团队”,2023年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孙永宁从事口腔工作二十多余载,发自内心地对患者好、对同事亲,积极乐观扛得住压力,带领医护团队不断前进,努力做好医院的“领头羊”。他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并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孙永宁, 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口腔医院种植中心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委、口腔全科医学杂志编委,口腔额面修复学杂志编委,中华口腔正畸学编委。自1999年开始,主要从事口腔种植修复的基础与临床工作和口腔正畸矫正治疗工作。200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7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颅额面缺损的种植修复技术,做为子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家十五科技公关项目“口腔额面部缺损的种植修复临床研究",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获颅额面种植发明专利一项。目前主持省部级和局级课题2项,参编论著现代种植学,主译及参译口腔种植论4部,正畸矫正学5部,发表口腔种植及正畸治疗等相关文章1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