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近郊独游
文||罗润民
昨天晚班十二点,手机日期更新显示重阳节,一念之间略有感触,对这一传统的老人节最初是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了解的,后来因为漫长的工作和生活,便悄无声息地将它遗忘在曾经的课本里。只是好几天前,一些诗词群里的诗家们都躁动不安,或征稿或自赋诗词,精彩纷呈,热闹非凡,弄得混日子的我满头雾水,不知道此节阳历属哪一天。
我虽略有感触,却无灵感,不能成诗,于心不甘,但总不能为作诗词强说愁吧。工作、生活两点一线的忙碌和身心的疲惫,早已把我拘禁在现实的囚笼里,哪有闲心去悠哉游哉登高赋诗呢!虽已满头秋霜,还没退休,但也不宜提前去凑热闹赶重阳吧,其实还真想化身去过一个明明白白真真实实的儿童节,混在其中,与我同代的懵懂少年谁也认不出我,若能穿越,那该多好!
人生如梦,现实已很骨感。今天天气特好,站在自家阳台,推窗远眺,匡庐峰岭,峦烟似海,重阳日暖似春回,哪似“寥廓江天万里霜”那样阔远和冷峻,“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如此胜日,哪能安心睡觉在梦中度过,于是决定下楼出去走走。
去哪?庐山,虽可远目,不便远足,再说,当年也爬过几回“好汉坡”的。今日重阳,流霞溢彩,“五老”云峰齐聚,定是庆酒欢筵,不可打搅,还是独步近郊为好。
于是走出小区,沿着马路下一道长长的山坡,地势渐趋平缓,顺着右边小路前行,右边山脚住着几户山里人家。左边地势低而平坦处,是西洋垅小区一排排一幢幢整齐的居民楼,这里几年前我曾来过,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已是大变样了。
原来的垅田沟渠上建起了一座座拱形木桥,连接着休闲广场和生态种植园,古朴典雅,错落有致。桥边绿柳依依,袅娜随风。沟渠遍种茭白,已被采收,虽显狼藉,但绿意犹存,挺拔的条叶上时有蜻蜓歇足。俯身细听,晃晃流泉,琴韵不息。溯流而往,对面苍山莽莽,已是层林尽染,好一幅色彩斑斓的秋山图!
站在桥上,前面是一大片草莓种植园,虽早已被采收,略显荒芜,但规模还在,连片的棚架在秋光下熠熠生辉。而身后是大理石打造的特大广场,广场边设有大理石长椅和健身器材供人休闲健身。
时近中午,游人少至,只见几位园艺师在广场周边割草剪枝。我上前问其中一位师傅,这广场和山体生态园是什么时候建的,他不确定地说,起码也有五年吧。
五年,唉!多少个五年,居家、工作两点一线地奔忙于红尘中,错过了多少眼前的风景!这里曾经来过,可眨眼间已晃如隔世,时光飞逝,感慨之中欲哭无泪啊!
伫立桥上,自拍,童颜无斑,臭美颜,不要。最后还是与灵魂谈判,作出妥协,把美颜调到“2”,拍了几张头像,才自欺欺人地安慰和粉饰一下屈辱的灵魂,哪怕今日阳光当着我的面对我的厚颜曝光。此时,我向时光挥挥手朝山边走去。
通过移步换景来到山边广场一角,发现一美嫂垫着报纸坐于草地,双手来回推捏右小腿和膝关节,我想,刚才不是苦于找不到人帮我拍照吗,这岂不是柳暗花明嘛!我便壮着胆问“哎,师傅,你脚是不是山上下来扭了?”她说,不是,脚有点痛,揉揉舒服点。我“哦”了一声,也没问其它原因,但我看她推捏的几个穴位(足三里、阴陵穴、阳陵穴等)和裹着的护腿布,估计是寒湿引起的单侧坐骨神经痛。我避开她脚的问题,单刀直入地请她帮忙给我拍一张照片,她居然爽快地答应了。她便起身帮我拍了两张要求不带美颜的生活照。我真心口头谢过她后,就沿着实木台阶,拾级而上向山上走去。
山上林木幽深,两边大树参天,即使地上秋叶枯黄,也只在接近山顶的时候能筛漏下斑驳的阳光。木阶右侧,有一狭窄岔道,出于好奇,便探身前往。小路蜿蜒崎岖,两边灌木丛生,再往前一看,前面拱起一座孤坟,墓碑耸立,一路本就无人,凉气嗖嗖,身上立马起了鸡皮,急忙退返正道,连走带跑继续前行。
不一会,眼前豁然开朗。原来山上建有圆形广场,四周设有落地照明灯,有的已被毁坏,残损的电线已暴露于外,可能是地偏人少,疏于监管所致。
下山时,一位老师傅迎面上山,拿着手机听着舒缓的音乐,看得出来也很惬意。是啊,重阳节,如此丽日美景,却少有人至,颇感可惜,可能是山体不高,面积不大,资金不足,开发欠完善且失于监管吧。但即使维持现状,对于附近居民来说,也是休闲游乐和健身的好去处,应是得天独厚无可挑剔的!
下了山,徜徉于山脚,那不知名的一颗颗一丛丛绿草在脚下平坦的山地蔓延,金色的菊花清芬四溢,泌人心脾。一株株香泡树,挂着金黄的果实,馨香飘逸。抬头回望,大片毛竹青翠颀长,顺势而生,杂居隐没于大树丛林之中。
今日郊游,丽日晴暖,神清气爽,满心惬意,却小有遗憾。穿行于山林,不识佳木,不辨茱萸,辜负了胜日重阳,归来似觉行囊空空,却也欢心满满。
2023-10-23重阳节
作者简介:
罗任明,笔名罗润民,江西省庐山市(原星子县)人,定居九江市。
九江市诗词联学会、浔阳江诗社、中原诗词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第九届半朵中文网高级专栏作家,爱好象棋和文学。诗作散见于各纸媒刊物和微信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