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沙漠胡杨:再返集体户
精华热点
再返集体户
作者:沙漠胡杨
盛夏,
烈日炎炎,
沿着一条清清小河边,
我们驱车十分钟,
便驶进了当年下乡的大山。
河两边的森林陏陏葱葱,
当年的小树苗拔地参天!
昔日的稻田,
已变成修建高铁的车间,
再也不见稻浪翻卷!
五十多年前的光阴,
仿佛还在昨天!
生产队的一草一木,
还是那么的亲切自然。
我们指点着山坡上的土地,
这里我们曾挑粪上山,
那里我们曾修大寨田。
村里建起了一座座新房屋,
不少是城里人建的庄园,
我们住的三间茅屋早已不见。
当年几十户社员,
绝大多数已搬迁。
只剩3户还守望着昔日的家园。
我们有幸见到了两位当年的队长,
他们一位八十有一,
一位七十有五,
好在他俩身体还很康健。
而我们也过了古稀之年,
五位老人相遇,
个个华发苍颜,
怎能不感慨万千!
改革开放40年后,
他俩仍不富裕,
每人每月退休金仅100元。
75岁的王队长还去城里卖点菜,
否则吃饭都困难。
我问他前些年怎么没交社保?
他苦笑着说:哪来钱?
辛队长常年住城里儿子家,
靠孩子才能安度晚年。
今天他们虽然不愁吃和穿,
但离小康生活还很遥远!
解决两极分化已刻不容缓!
没有共同富裕,
再快的高铁也难通向明天!
再返集体户我心情很沉重,
虽然我晚年生活富足,
但我没有更多的自豪感。
两位队长都曾是农村的中坚。
“生于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上帝让我们托生在了不同的地点,
睌年的差距几乎在天壤之间。
2024年7月
吉林 白山。
查看全文